日常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財務(wù)安全,更要抓緊自家的小孩。一方面是要避免孩子發(fā)生意外情況,另一方面也是要注意別讓自家孩子"瞎逞能"。
01
寶媽小齊帶孩子外出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當時地鐵上人擠人,小齊牢牢地抓住自己5歲的兒子,正當大家安安靜靜乘車的時候,兒子忽然喊腳疼。
孩子媽媽勸兒子先忍一忍,畢竟人多不方便查看,但是兒子嚷嚷個沒完,非要小齊把包里的藥膏拿出來給自己貼一張。
小齊被兒子鬧得不耐煩,低頭一看,卻發(fā)現(xiàn)原來是自己的背包正在被人偷偷拉動,是小偷!
寶媽小齊看似無意地按住了自己的包,迎合兒子的"套路"去翻包包,同時手在包里偷偷報了警,等到地鐵到站的時候,乘警已經(jīng)等在地鐵門外了,立刻把那個小偷抓住了。
乘客們這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連忙夸小齊的兒子:這孩子真聰明!
像這樣聰明機靈的孩子是少見。生活中很多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更容易選擇當場大呼小叫,引起小偷的注意,反而會給孩子招引來危險,這樣的話就麻煩了。
家長平時一定要給孩子進行一些安全教育,尤其是公共場合遇到小偷的情況下,孩子最好不要自己擅自行動,免得自身遭遇危險。
02
家長應(yīng)當給孩子教這些方法:
1. 先考慮向大人求助
無論壞人是大人還是小孩,孩子都不能自己上去貿(mào)然行動,優(yōu)先的選擇是向大人求助。一方面小孩子不知道自己上去該干什么,可能會魯莽地打人或者拉扯,容易發(fā)生危險。
另一方面,即便是小孩偷東西,他們也可能是由人販子控制的團伙,孩子上去干涉可能會被攻擊,或者干脆也被人販子擄走。任何時候向大人求助都是最正確的做法。
2. 保持冷靜不要沖動
遇到不法犯罪行為的時候,孩子往往正義感爆棚,瞬間會很激動,就想沖上去維護正義,這種情緒和想法是好的,但是沖動行動的后果卻是很難預(yù)料的。
家長要給孩子多進行一些性格上的培養(yǎng),也可以在家中和孩子進行模擬演練,讓孩子感受到成年人與小孩之間的體能懸殊,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可能會遇到的危險,克制自己的沖動。
3. 別"瞎逞能"
有的孩子平時看了動漫、電視劇后,容易沉溺在對自己"英勇形象"的幻想中,期待自己有精彩的表現(xiàn),遇到壞人的時候不僅不顧著自己的安全,反而興致勃勃地進行干涉。
這種"瞎逞能"很明顯是不符合現(xiàn)實的,也容易給孩子帶來危險。家長平時最好給孩子多看一些真實案例,不要讓孩子總是沉溺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以免做出危險的舉動。
4. 成功之后別邀功請賞
保護自己和家人,或者見義勇為保護別人,成功之后都不要讓孩子習慣于邀功請賞。因為保護自己和家人是必須的義務(wù)和責任,保護別人是勇敢和維護正義,兩者都不應(yīng)當以牟利為最終目的。
家長可以隔一段時間之后再給孩子獎勵,有時候也可以不給獎勵,更重要的是要給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教育,不要讓孩子因為一點點成功就得意忘形,反而忽略了自身安全。
聰明的家長要懂得拿捏教育的分寸,讓孩子充滿正義感,有時候為了救助別人而勇敢做出嘗試,但是絕不會毫無理智地以身犯險,更不能將幫助別人視作為自己謀好處,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才能夠成長為正義勇敢的好人,更能夠得到別人的喜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