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郭士強這采訪,真得佩服這股韌勁 ——16 年前拿亞錦賽亞軍被罵到辭職,如今帶著半支新人隊拼下亞洲杯亞軍,滿屏都是贊譽。這反差背后,是他給中國男籃找到的那條 "翻身路"。
誰能想到這支球隊有多難?周琦、張鎮(zhèn)麟等 7 大主力全缺席,9 個首次打亞洲杯的新人挑大梁,決賽還跟澳大利亞咬到最后一秒,89-90 惜敗時那記絕殺偏出,多少人攥著拳頭喊可惜。但就這殘陣,愣是打出近十年最佳戰(zhàn)績,郭士強的 "三大法寶" 確實管用。
他說靠的是 "刻苦訓練、凝聚力、戰(zhàn)斗作風",說白了就是把訓練課摳到極致,讓一群新兵蛋子擰成一股繩,場上敢打敢拼。想想決賽領(lǐng)先 15 分時的氣勢,哪還有點 "低谷球隊" 的樣子?
更關(guān)鍵是他的選人標準 ——"想為國打球、有實力、能融入團隊、敢拼、狀態(tài)好"。這五條看似簡單,卻把那些 "出工不出力" 的篩了個干凈。就像他說的,"每堂訓練課都盯著看",能留下的都是真能打的。
從 2009 年被罵到辭職,到現(xiàn)在喊出 "不害怕,這是責任",郭士強把 "訓練" 兩個字刻進了球隊骨子里。他說 "抓好訓練和隊伍建設,肯定能進步",這話聽著實在,卻戳中了中國男籃最該補的課。
現(xiàn)在看這群新人,敢打敢拼的勁兒回來了,擋拆和三分也有模有樣。你們覺得這套選人標準和訓練哲學,能讓中國男籃在巴黎奧運周期再進一步嗎?反正我信這股子腳踏實地的勁兒,比啥都管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