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一份份來自中鐵六局一線項目的“團圓”邀請,開啟了充滿親情與關愛的“反向探親”之旅:親屬們收拾行囊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與堅守一線的建設者們團聚,關于親情、陪伴的溫暖故事陸續(xù)上演,幸福的氣息撲面而來……
“爸爸你快點呀,你看,我都要追上云彩啦!”五歲的劉宇程甩著胳膊往前蹦,白色的小T恤被風掀起衣角,像只振翅的小蝴蝶。爸爸在身后佯裝喘氣:“宇程等等我,爸爸這‘老橋墩’快追不上你這‘小飛俠’咯!”逗得宇程咯咯直笑,腳下的石階仿佛也跟著輕快起來……這是近日,12只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候鳥”飛抵中鐵六局路橋公司天隴項目建設工地,與堅守一線的農民工父母相聚時開展親子活動的一幕。
在中鐵六局交通分公司石家莊地鐵6號線項目部,提前準備好的“夫妻房”里,被褥、毛巾、牙刷、熱水壺一樣不落。項目負責人帶著農民工家屬,參觀了倉寧東路站智慧監(jiān)控室。中午休息時,會議室成了孩子們的“臨時課堂”。
“項目部的農民工兄弟長年扎根一線,和家人聚少離多,我們希望通過組織反向探親活動,讓家屬來到項目駐地團圓,加深親子情誼,共度溫馨施工時光?!表椖坎奎h支部副書記王立剛介紹說。
今年是中鐵六局交通分公司開展“反向探親”暖心活動的第5年。近5年來,活動已覆蓋全國50余個重點工程項目部,累計服務一線職工超過500人次,吸引職工家屬及子女1000余人次走進工地與家人團聚。
晚上八點,保定東站穹頂的燈光璀璨而溫暖,中鐵六局建安公司保定南站房項目部農民工師傅付志海高舉著“歡迎兒子”的手寫紙牌,翹首以盼的模樣滿載父愛。隨著閘機緩緩開啟,兒子付博揚穿越人海,如風一般奔向久候的父親。
這場跨越千里的“反向探親”,背后是兒子對父親的深深思念。來到項目部后,食堂第一時間送上細膩的關懷,“孩子,嘗嘗咱們保定特色驢肉火燒,多吃點,長身體可要補足營養(yǎng)!”老付望著小付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眼角的皺紋間滿是欣慰。
在父親的陪伴下,付博揚走進項目部VR安全體驗區(qū),通過VR技術,沉浸式地體驗了高空作業(yè)、危險機械操作等施工情境?!巴ㄟ^這次經歷,我真正體會到您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安全無小事。安全施工真的很重要!’”付博揚向爸爸感嘆。
走進中鐵六局豐橋公司雄忻項目部,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充滿童趣的“工程畫”:有“紅色大力士”——1000噸架橋機,有高高聳立的提梁機,還有正在梁體上緩緩移動的運梁車……每一幅作品,都是農民工家長與“小候鳥”們共繪而成,筆觸之間,流淌著滿滿童真,承載著濃濃親情。家長通過手把手的講解,讓“小候鳥”們了解架梁施工的“硬核裝備”,更拉近了親子關系。(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賴志凱 通訊員李沐霖)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