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時刻,為深切緬懷抗日英烈,傳承偉大革命精神,近日,著名抗日英烈趙伊坪外孫單勃先生攜親友、戰(zhàn)友及家鄉(xiāng)代表一行十余人,專程前往河南南陽,瞻仰了彭雪楓將軍故居紀念館和姚雪垠先生故居(文學館),追尋先輩足跡,感悟家國情懷。
在彭雪楓將軍故居紀念館,單勃一行駐足良久,重溫這位1907年出生于南陽鎮(zhèn)平的杰出軍事家的光輝事跡。作為我軍著名高級將領、中央軍委確定的36位軍事家之一,彭雪楓不僅是趙伊坪的同學,更是引領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入黨引路人。令人痛惜的是,1944年9月,年僅37歲的彭雪楓在河南夏邑八里莊戰(zhàn)斗中壯烈殉國,其犧牲令全黨全軍深感痛失。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敬獻挽聯高度評價其功績與精神,毛澤東主席更在親筆挽詞中號召學習他的英勇精神。陳毅元帥亦賦《哭彭八首》寄托哀思。
此行另一重要地點是文學巨匠姚雪垠先生的故居(文學館)。南陽鄧州人姚雪垠,其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家喻戶曉,曾獲茅盾文學獎并獲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肯定。姚雪垠與趙伊坪相識于河南杞縣大同中學,情誼深厚。館內展示的書信、合影見證著兩人真摯的友誼。尤為感人的是,姚雪垠根據趙伊坪講述的“紅燈籠故事”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紅燈籠的故事》,該作在東南亞廣為流傳并被譯成俄文出版,成為反法西斯斗爭的精神號角。姚雪垠先生始終坦蕩申明素材來源,其品格令人敬佩。
此行雖因故未能參觀南陽鄧州籍抗日英烈梁雷故居,但在鄧州花洲書院歷史文化館及姚雪垠文學館內,單勃一行仍看到了梁雷烈士的照片與生平介紹。梁雷與趙伊坪在杞縣大同中學是并肩戰(zhàn)斗的同事和摯友,梁雷任教務主任,趙伊坪任訓育主任,兩人配合默契,與創(chuàng)始人校長王毅齋并稱學校“三大靈魂人物”,培養(yǎng)出大批優(yōu)秀學子。這兩位才華橫溢的革命者均英年早逝:梁雷1938年在山西偏關對日作戰(zhàn)犧牲,年僅27歲;趙伊坪1939年在山東聊城(高唐)英勇就義,年僅29歲,犧牲極其慘烈。他們崇高的犧牲精神被后世銘記,均被追認為著名抗日英烈。
陪同單勃先生參觀的有其戰(zhàn)友鄭亞明,朋友傅敏、盧彤、沈曉坤夫婦、丁成順、胡青宇、孫光照、董偉、沈浩男、陸晶、宮經昊等,以及來自趙伊坪漯河家鄉(xiāng)的作家包廣杰、伊坪小學原校長趙紅磊。除瞻仰革命先輩故居紀念館外,一行人還參觀了南陽的文化地標花洲書院、臥龍崗、漢畫館和醫(yī)圣祠,感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
參觀過程中,大家深受觸動,紛紛表達心聲:
· 單勃(趙伊坪外孫):“站在先輩們生活戰(zhàn)斗過的地方,觸摸著歷史的痕跡,那份沉甸甸的家國情懷從未如此真切。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犧牲,是我們后人永遠的精神燈塔。這次尋訪,是對血脈根源的致敬,更是對信仰力量的傳承。”
· 戰(zhàn)友鄭亞明:“彭雪楓將軍的軍事才能和犧牲精神,梁雷、趙伊坪烈士的英勇無畏,是軍人永恒的榜樣。和平來之不易,守護和平、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我們這一代人責無旁貸?!?/p>
· 作家包廣杰:“當看到彭雪楓將軍與夫人林穎的合影,特別是林穎同志懷抱幼子撫摸將軍墓碑的那張照片,我的淚水止不住地流……花洲書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臥龍崗岳飛手書的《出師表》碑刻,無不昭示著‘愛國、敬業(yè)、奉獻’的中華魂。少年時同在花洲書院求學的姚雪垠、梁雷,正是受此滋養(yǎng)。此行發(fā)現的珍貴素材,將為我未來的創(chuàng)作注入深厚的力量?!?/p>
· 伊坪小學原校長趙紅磊:“梁雷、趙伊坪烈士在大同中學教書育人、傳播火種的事跡,是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材。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何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要把他們的故事帶回學校,讓英烈精神滋養(yǎng)下一代的心靈?!?/p>
· 友人代表傅敏:“姚雪垠先生與趙伊坪烈士跨越生死的友情,以及他對創(chuàng)作源泉的坦誠,展現了知識分子最珍貴的品格?!都t燈籠的故事》從戰(zhàn)火中誕生,激勵了世界反法西斯斗爭,這是文學力量與革命情誼共同鑄就的傳奇,令人動容?!?/p>
· 青年代表董偉:“彭雪楓、梁雷英杰才俊,滿腔熱血拋灑疆場;姚雪垠以筆為槍,勇擊日寇侵略鋒芒。他們都是中華民族不朽的脊梁!作為新時代企業(yè)家,我們要傳承發(fā)揚他們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奉獻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矢志奮斗!”
· 青年代表沈浩男:“目睹烈士們如此年輕便為國捐軀的壯舉,內心深受震撼。他們的人生雖短暫,卻如流星般耀眼,劃破黑暗,照亮了民族解放的道路。作為年輕一代,我們定當銘記歷史,珍惜當下,將這滿腔愛國熱忱,化作建設祖國的磅礴力量!”
青年代表陸晶:“參軍時便學習了無數先烈的英雄事跡,但作為本土南陽人,這次有幸陪同抗日英烈趙伊坪的后代一行,共同走進彭雪楓、姚雪垠紀念館和故居后,內心更加的激動。仿佛穿越時空,觸摸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仿佛感受到他們仍在守護這片山河,令人肅然起敬!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更應銘記英雄,傳承他們無畏的精神,在新時代更加奮發(fā)的砥礪前行?!?/p>
此次南陽之行,是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洗禮。先烈們的英勇事跡、崇高精神與南陽深厚的文化底蘊交織融合,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心中。
作 者 簡 介
包子哥,原名包廣杰,醫(yī)生,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省兒童文學學會會員,漯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源匯區(qū)評協主席,在《人民政協報》《時事報告》《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博愛》《黨的生活》等國家級、省級報刊、《長江叢刊》《佛山文藝》《椰城》《牡丹》《躬耕》《名人傳記》等正規(guī)文學期刊以及《少年作家》《作文》《兒童大世界》等兒童文學期刊、知名網絡平臺發(fā)表文學作品約65萬字。曾獲河南省文聯年度文藝評論長評獎、河南省文聯連續(xù)兩屆 “大地文心 河之情” 生態(tài)文學獎、漯河市“五個一工程”獎、漯河市文藝精品獎、重點扶持獎等榮譽。
著有18萬字小說、隨筆、童話合集《檢驗科的那些事》、15萬字評論集《金秋放歌》、16萬字散文集《幸福湖》。
有作品入選《詩涌沙澧》(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18年度中國精短散文》(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2019河南文學作品選.小小說卷》(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