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19日,“滬疆少年派 共赴未來時”青少年赴滬研學交流活動在上海舉行。本次活動以“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文化互鑒”為宗旨,通過系統(tǒng)化、多元化的學習交流機制,引導新疆巴楚縣的青少年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傳承及社會發(fā)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有效拓寬其視野,增強創(chuàng)新思維與社會責任感。
活動現(xiàn)場,“五老志愿者”熊英和庫爾班·熱西提向新疆少年講述了兵團先烈的英勇事跡,激勵他們繼承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隨后,新疆少年前往靜安區(qū)青少年體育訓練中心參與體育交流活動。在專業(yè)教練的指導下,他們迅速掌握了乒乓球基本技巧,并在友誼賽中共同進步、增進默契。
開啟紅色文化之旅,探索歷史、傳承精神。新疆少年走進錢學森圖書館,通過一批批珍貴手稿、書信與影像,深入了解錢學森毅然歸國、奉獻航天事業(yè)的感人歷程。緊接著,他們參觀了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在“黨章歷程”展廳借助文物與場景復原,深刻認識到黨章發(fā)展史背后的理想信念。
在靜安區(qū)文化館的“壹宅記”雙展上,老工匠們向新疆少年講述石庫門與砂壺藝術的淵源,打開海派文化之門;“滬疆童心聚靜安 稅悅同行促成長”結對助學五周年活動在市北高新園區(qū)啟幕,滬疆兩地學生共寫許愿卡,同繪未來藍圖。
法治與文化交織共融。新疆少年登上上海中心大廈75層,走進申浩律師事務所,知名律師張玉霞為孩子們開展法治講座,并組織模擬法庭,讓大家沉浸式體驗司法莊嚴。隨后他們前往上海千古情景區(qū),穿梭于特色街區(qū)間回味歷史風貌,更為《上海千古情》演出所震撼——尤其是《覺醒年代》片段中,被革命青年的熱血信念深深打動,紅色精神再一次沁入心靈。
隨著行程推進,新疆少年全力投入到活動彩排與正式演出。這不僅是一次展示風采的舞臺,更是學習協(xié)作、溝通與創(chuàng)新的成長平臺。他們揮灑汗水、默契配合,在交流中共同進步。隨后開展的浦江游覽,則讓大家于游船上縱覽黃浦江兩岸的璀璨夜景,深入感受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歷史文脈與現(xiàn)代活力。
活動還特別設置了漢服文化體驗環(huán)節(jié)。新疆少年身著典雅絲綢漢服,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習傳統(tǒng)禮儀,感知服飾背后悠久的文化積淀。活動接近尾聲,全體學員整齊列隊,接過印有個人姓名與精美圖案的結營證書,在鏡頭前綻放燦爛笑容,為這段難忘旅程定格珍貴瞬間。
此次“滬疆少年派,共赴未來時”研學活動由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揮部與巴楚縣委組織部統(tǒng)籌協(xié)調、全力保障,通過紅色文化教育、體育交流、文化互鑒、法治學習等多種形式,多方面多維度加深了滬疆兩地青少年的感情,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團結與奮進的種子,為促進民族團結和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
原標題:《體驗漢服文化、共寫心愿卡!這群滬疆少年架起團結友誼之橋》
欄目編輯:顧瑩穎 題圖來源:主辦單位供圖 圖片來源:主辦單位供圖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陳佳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