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演員演技太好,成年人卻在尬演!演員長大換人直接看不下去
演藝圈傳著這樣一句話:大人永遠演不過小孩子!
《人生大事》朱一龍演技已經(jīng)夠好了,但觀眾的視線還是會被旁邊的楊恩又吸引。
當大人和小孩一起演同一個角色的時候,這個對比就會更加明顯。
甚至有時候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小孩子演技太好,以至于之后角色長大換成成年演員,觀眾一時間難以接受。
除了視覺落差引起的心理接受困難外,部分成年演員如果演技稍微生澀一些,還會被吐槽“演的不好”、“演技不如小孩”。
比如范丞丞在《小巷人家》里演了長大后的莊圖南,童年時期由王思堯扮演,少年時期由肖添仁,對比前兩位,范丞丞版莊圖南被吐槽“呆呆的像個傻子”。
其中肖添仁飾演少年莊圖南,聰明伶俐、陽光學霸,表演靈動自然;
而范丞丞飾演的成年莊圖南,被吐槽木訥、呆滯,眼神空洞,不能完美展現(xiàn)角色內(nèi)心的復雜情感,與小演員建立的印象割裂。
范丞丞演技被指責太過生硬,接不住小演員的戲;外形氣質(zhì)銜接不足;觀眾預期落差大,因此成年版莊圖南被質(zhì)疑“無效長大”。
除了范丞丞在《小巷人家》里演繹的成年莊圖南,影視劇中許多演員都陷入過這種“無效長大”的尷尬局面,演技備受質(zhì)疑。
《天才基本法》中王圣迪(小林朝夕)、林子燁(小裴之)等小演員演技自然真摯,收獲大量好評,觀眾甚至不舍得他們“長大”。
而張子楓(林朝夕)、張新成(裴之)成年組演技雖然不俗,但部分觀眾認為小演員們珠玉在前,成年線反差略顯突兀。
落差感在于:小演員表現(xiàn)過于驚艷,觀眾情感上更留戀小演員的戲份;成年組CP感被討論。
《北上》里韓昊霖(謝望和)、李洛伊(夏鳳華)等小演員表演極具“野生感”,生動自然,一鏡到底片段廣受贊譽。
而白鹿(成年夏鳳華)、歐豪等成年演員,被部分觀眾認為表演“痕跡”較重,不如小演員們渾然天成。
落差感在于:小演員的“本能”表演難以復制;成年演員的“努力”在對比下可能顯得刻意。
《灼灼風流》中裴佳欣飾演少年柔嘉公主,顏值氣質(zhì)出眾,驚艷觀眾,被贊“在逃公主”。
而王麗坤飾演成年公主,部分觀眾認為其年齡感與少年時期銜接有差距,未能達到小演員帶來的預期。
落差感在于:小演員顏值氣質(zhì)設定起點高;成年演員在外形契合度和狀態(tài)上會被被拿來比較。
《長相守》中陶奕希(小花木槿)等小演員演技顏值均在線,獲贊“未來可期”。而毛曉慧(花木槿)等成年主演的顏值和演技被部分觀眾認為“不及”小演員,甚至稱“辣眼睛”。
落差感在于:小演員與成年演員顏值落差大;成年演員造型、演技未能滿足觀眾期待。
《秦始皇》中翁斐然飾演少年嬴政讓許多觀眾心目中的少年帝王形象具象化了,陰郁、孤傲的帝王氣質(zhì)驚艷,短短幾集成為經(jīng)典。
而成年秦始皇由張豐毅等飾演,雖然他屬于演技派,但少年時期的嬴政驚鴻一瞥難以超越,以至于觀眾多年后仍念念不忘。
落差感在于:小演員詮釋的角色特質(zhì)過于獨特和驚艷,成年演員即便優(yōu)秀,也難替代觀眾心中的“白月光”。
影視劇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成年角色的演員總會因為各式各樣的緣故,被少年時期的演員“超越”。
所以,我們也會看到影視劇中許多大齡年齡,即便冒著被罵的風險也要挑戰(zhàn)少年角色,除了個人原因(不服老),也有追求視覺效果的緣故。
畢竟角色中途換演員,讓觀眾迅速接受并連接劇情,確實是需要一段時間。
但影視劇中也有一些小演員和成人演員都演的非常好的,被觀眾稱為“有效長大”,選角和演員表現(xiàn)就很好地承接了小演員的戲份。
有些劇組會找一些與成年演員相似的小演員,比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劇組,其中飾演長楓的成年演員和小演員是本人都認可的“長相神似”。
當然,大部分還是看成人演員的演技,在角色的某些角度和神態(tài)、動作方面,要與小演員的演繹有契合的地方。
《慶余年》中韓昊霖飾演的小范閑和張若昀飾演的成年范閑,外形上并非百分百相似,但張若昀通過精準的演技,抓住了角色機智、狡黠又帶點痞氣的內(nèi)核,甚至模仿了小范閑的一些小動作和語氣,讓觀眾相信了這就是同一個人自然成長后的樣子。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劉楚恬飾演的小明蘭和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兩人都是圓臉,且趙麗穎演技過硬,承接了小明蘭的聰慧堅毅,并賦予了成年后的沉穩(wěn)和藏拙,成長線清晰可信。
《喬家的兒女》中雖然小演員們(如張熙唯飾演的小四美等)也非常出色,但成年組的演員(如宋祖兒飾演的喬四美)憑借精湛的演技,成功地接過了接力棒,將角色各個階段的成長和命運曲折演繹得淋漓盡致,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由此可見,小演員到成年演員之間的銜接要想自然,想要“有效長大”,外形和演技缺一不可,而后者明顯更重要。
選角導演如果能找到和小演員在眉眼、臉型甚至神韻上相似的成年演員,觀眾的代入感會強很多。
但如果小演員和成年演員的外形條件相似度達不到的話,就需要成年演員在“長大”的銜接上多下功夫了,既要傳承小演員賦予角色的突出特質(zhì),也要展現(xiàn)角色的成長變化。
如果成年演員的呈現(xiàn)與這種期待不符,甚至顛覆了角色原有的可愛特質(zhì)(比如從機靈變木訥),失望感就會特別強烈。
總而言之,總的來說,小演員和成年演員的銜接是個綜合問題,涉及到選角、演技、劇本乃至觀眾心理多個層面。
我們希望制片方在選角時能更用心,成年演員能更努力,別讓那些驚艷了時光的“小戲骨們”,最終只成了遺憾的對照。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