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的“徒弟”、原軍統(tǒng)局總務處少將處長沈醉寫了一本《我所知道的戴笠》,戴笠的“好友”,曾任軍統(tǒng)局北方區(qū)區(qū)長、東北辦事處兼東北行營督察處處長、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督察處處長、任徐州“剿總”前線指揮部中將副參謀長、代參謀長的文強,也寫了一本《戴笠其人》,后來這兩本書結集出版,名字就叫《戴笠其人》。
特赦后的文強擔任了全國政協(xié)文史專員辦公室學習組組長,沈醉和董益三是副組長,所以用文強的書名也是很符合常理的,但是我們細看這本書,就會發(fā)現(xiàn)文強和沈醉對戴笠的評價并不是完全相同,比如在描述戴笠墜機一事上,沈醉用的小標題是《惡貫滿盈,死于非命》,而文強則主要講述《戴笠死前的幾件事》,還寫明了“戴雨農將軍之墓”是吳稚暉題的,戴笠墓志銘是“章士釗所撰并書”——章士釗是什么人,就不用筆者介紹了。
文強更注重寫實,沈醉則更喜歡揭丑,就連戴笠的槍法,也在沈醉嘲諷范疇之內——在親眼看見戴笠用手槍射擊五十米脫靶,二十米上靶,三米十環(huán)之后,暗笑著補充了一句:“跟他二十多年的一個副官賈金南,也在背地里笑他手槍打得很蹩腳?!?/strong>
筆者小的時候,似乎沒有“禁槍”之說,農場場(團)級干部都是配槍的,不但有手槍,還有一種叫“全自動”的長槍,現(xiàn)在想來,可能就是五六式全自動步槍,也叫“五六沖”,能裝三十發(fā)子彈,裝十發(fā)子彈的常被稱為“五六半”,當時的農場公安局槍庫里還有駁殼槍,但只有需要民兵設卡抓討飯時才會拿出來,但大家后不愿意往里裝子彈,怕走火。
開槍是個體力活,現(xiàn)在看很多電影電視和小視頻,那里面的槍似乎沒有后坐力,一個弱女子也能不抵肩射擊,突突的時候也沒見槍口跳動,而據(jù)筆者親身體驗,不長期訓練的人用八一大杠打三個彈匣,肩膀就會腫,能用六四式在五米距離打中撲克牌就很不容易了——筆者沒打中過。
六四式綽號“小砸炮”,說的是殺傷力不大,但每次開槍,手掌手腕的震動也還是不小的,五四就更不用說了——有人握槍不穩(wěn),槍口跳起來能直接砸到腦門。
拍影視劇的時候,可能用真槍,但打的一定是空包彈,所以后坐力不會很大,而射擊視頻上那些幾乎沒有后坐力的長槍,子彈應該是減裝了火藥。
之所以先鋪墊這么多,筆者只是想說打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打仗更是個體力活,戴笠在沈醉面前“表演槍法”,用的是“一支短管的二號左輪”,筆者查閱資料得知,那可能就是史密斯威森二號左輪手槍,也叫柯爾特單動式陸軍轉輪手槍,短管便于攜帶但精度不足,只適合近戰(zhàn)防身之用。
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書中這樣描述:“戴笠的第二件寶貝是手槍,他愛手槍是專講數(shù)量和質量,重視在使用方面的優(yōu)點、特性,以及殺傷力的強弱,要求使用攜帶均方便,射擊準確,不發(fā)生故障。許多人看到他愛槍命,并且天天身上老掛著手槍,不肯一刻離開,連洗澡時要帶進浴室,便產生許多神話似的傳說。如某次某地如何手槍射擊了什么人,甚至一下可以擊中飛過的麻雀頭部等,絕大多數(shù)特務都深信不疑?!?/strong>
沈醉一入行就追隨戴笠,對這些傳說,當然也是深信不疑。
這里順便說一下:沈醉當特務(當時還不叫軍統(tǒng),而叫復興社特務處),介紹人就是著名的叛徒余樂醒——余樂醒叛變后很受戴笠器重(后來是忌憚)并成了軍統(tǒng)“特工專家”,也有人管他叫“祖師爺”,這個余樂醒是沈醉的姐夫,跟文強在上海搞諜戰(zhàn)的時候也有合作。
沈醉在姐夫余樂醒推薦下,直接被戴笠接見并培養(yǎng),有這樣好的“資源”,練習槍法是不用發(fā)愁子彈的,他在《我的特務生涯》中也自夸自己當重慶警察局偵緝隊長槍法如神:“這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不拿出點真本事,這幫人是不會服我的。這時,房間里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聲,我知道,這是老鼠在作怪。我住的這個大隊長辦公室,過去從沒人住過,所以老鼠很多。我突然靈機一動,一伸手從枕頭下摸出手槍,另一只手猛地拉開電燈,對著滿地亂竄的老鼠砰砰砰就是三槍,三只半尺來長的老鼠抽搐了幾下就不動了。”
臥室再大,最遠的距離也就是三五米,被燈光驚呆的老鼠在一瞬間可能也比較好打,但三槍全中,也確實不容易,當個特種兵似乎也夠格了。
沈醉秀了一把槍法,聞訊趕來的偵緝隊員自然要夸“大隊長好槍法”,沈醉那一晚也睡得很香甜,做了軍統(tǒng)局總務處長后,想練習槍法,條件當然就更方便了——中美情報合作的手槍射擊場,就是沈醉負責建設和布置的,很多集中營和看守所的“監(jiān)工”也是沈醉,至于他撈了多少油水,他在回憶錄中還真寫了,但因為與本文無關,這里就不再引述了。
據(jù)沈醉回憶,當中美情報合作所手槍射擊場建成后,他便請戴笠去視察,順便也想看看戴笠的槍法是不是傳說中那么神——如果傳說為真,他肯定又多了一次奉承的機會。
站在五十米的定點線上,戴笠有些猶豫,這也難怪,五十米用手槍射擊,別說命中靶心,像筆者這樣的生手,連靶紙都看不清楚,用八一大杠打百米靶更是全靠蒙。
戴笠讓沈醉先來,沈醉沒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槍,但精準度肯定不錯三發(fā)有兩發(fā)中靶心,一發(fā)偏左。
戴笠一看沈醉打得不錯,自己也來了信心,拔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殺傷力極強的“二號短槍管左輪”,也像沈醉一樣信手一甩,結果是子彈無影無蹤,靶紙干干凈凈,那一槍不知道打到什么地方去了。
沈醉看戴笠有點難為情,便馬上捧哏:“這種槍優(yōu)點多,就是槍管短點,射不很遠,可以走近點試試?!?/p>
戴笠很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走到二十米處,瞄準好了又打了一槍,這回總算上靶了,但打了多少環(huán),沈醉也沒說,他只描述了戴笠的窘態(tài):“他這時一言不發(fā),連著邁開大步,一直走到離靶子只有兩三公尺的地方,放了一槍,果然打中了紅心?!?/strong>
沈醉沒說自己用的手槍是什么型號,但據(jù)筆者了解,一般的自衛(wèi)手槍有效射程都很近,能在五十米處三槍全中切兩槍十環(huán)的,還真沒有幾種——除了駁殼槍,大多數(shù)手槍都只有準星沒有表尺。
二號短管左輪的有效射程是幾十米,筆者沒見過也不知道,但熟悉槍械的讀者諸君一定知道,所以大家就可以為戴笠的槍法打分了:五十米脫靶,二十米上靶,三米十環(huán),戴笠的手槍射擊水平怎么樣?如果是您站在那些位置上,可以自信命中幾發(fā)、幾環(huán)?
其實戴笠的槍法如何并不重要,如果真到了戴笠也得親自參加槍戰(zhàn)的程度,軍統(tǒng)特務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應該掛了,倒是戴笠為自己的槍法不精而愀然不樂有些搞笑:你好歹也是個主持軍統(tǒng)事務的“戴老板”,跟沈醉比槍法有意思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