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紅
坐落在村口的老水井,誰也說不清它的淵源,只是青石板井臺被百年的繩索磨出深深淺淺的溝痕,寫滿了歲月的滄桑。
我記事時就知道,每天最早喚醒村莊的是老水井。清晨上工前,挑水的男人們赤著胳膊,扁擔在肩頭晃出沉穩(wěn)的節(jié)奏,水桶撞擊井壁的脆響能驚飛槐樹上的麻雀。挑水是個力氣活,一挑水大約六七十斤,挑在肩上,扁擔壓得“咯吱、咯吱”直響,扁擔變成了弓形。挑水還是技術活,掌握不好平衡,腿邁不開步,水桶容易碰到地上,水會撒一地。我們剛學挑水時,沒少鬧出這樣的笑話,好在熟能生巧,慢慢掌握了挑水的技巧。白天,大姑娘小媳婦們端著木盆、拎著要浣洗的衣物聚到井邊,一個挨一個地漿洗衣物,邊洗邊聊南街北村的趣事,那些小媳婦最開心最放肆,她們用曖昧的玩笑彼此打趣,不時引發(fā)陣陣哄笑。棒槌捶打衣物的砰砰聲里,混著東家長西家短的絮語。井沿那圈青苔總帶著濕漉漉的涼意,夏日里,剛從井里拎出的西瓜帶著水珠,一刀切下去,紅瓤里能滲出冰氣。
井壁是層層疊疊的青石,經(jīng)年累月被水浸得發(fā)亮。偶爾有頑皮的孩子趴在井沿往下看,能瞅見自己的影子在水里晃晃悠悠,驚得一群浮游的小魚倏然散開。老人們說這井通著東海,井底沉著塊鎮(zhèn)水的玉石,所以再旱的年頭也從沒干過。有年大旱,鄰村的井都見了底,唯獨這口井依舊汩汩地冒水,四里八鄉(xiāng)的人都來挑水,井臺邊的青石板被踩得油光锃亮。
夏季的傍晚,老井邊最熱鬧。這時,老井是男人的舞臺。那些從田野中歸來的被曬得紅黑的結實漢子,從井里提上一桶冰涼的水,舉起來,仰頭倒下。嘩啦一聲,是爽了心的涼,酣暢淋漓。有調皮的男孩子把涼水潑在身上,來一個淋浴,水珠從頭發(fā)上流下來,衣服瞬間濕透了,引得大人們哈哈大笑。
后來村里通了自來水,井臺邊漸漸冷清了。年輕人嫌打水麻煩,只有些老人還固執(zhí)地守著老習慣,說井水富含礦物質,熬出的粥是晶瑩的綠、清芬的香。若是早上,家家炊煙裊裊的時候,走在村莊的任一個角落,聞到的都是這誘人的粥香。
離開故鄉(xiāng)多年,我仍時常懷念那口老水井,回味那井水的甘甜。去年回老家,我和弟弟又來到了井邊,往井里看,井水依舊清凌凌的,倒映著頭頂?shù)幕睒溆?。風一吹,樹影在水里輕輕搖晃,恍惚間,好像又聽見了當年棒槌捶打衣物的聲音,混著轆轤“咯吱咯吱”的哼唱,從深深的井底,慢慢浮了上來。惹人鄉(xiāng)愁的,不僅是父母兄弟,更是這一口幽深蕩漾的老井。
喜歡就點個贊吧!
編 輯:車曉丹
美 編:房斌
責 編:宋子光
出 品:金普新區(qū)融媒體中心
偷得片刻之閑
與您悅讀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