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畫幅攝影仿佛可以產生一種無窮無盡的“巨場”,攝影評論家卡爾文·托姆金斯(Calvin Tomkins)說:“當我第一次看到古斯基作品的時候,我有一種瞬間迷失的感覺……”
安德烈斯·古斯基( Andreas Gursky )
安德烈斯·古斯基,出生于1955年,德國著名攝影師,藝術家。主要使用大畫幅相機進行創(chuàng)作,也是最早使用數(shù)碼技術合成照片的攝影師之一。
出身于攝影世家,中學畢業(yè)前就接觸了商業(yè)攝影,在德國Essener Folkwangschule學習紀實攝影。又在杜塞爾多夫國家美術學院學習,師從貝歇Becher夫婦。
注:貝歇夫婦是德國著名的攝影藝術家,幾十年如一日地拍攝德國工業(yè)建筑,極具類型學。他們也是德國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學院的教師,其學生除古斯基外,還有世界知名攝影藝術家Thomas Ruff托馬斯·魯夫、Thomas Struth托馬斯·施特魯斯等,被稱為杜塞爾多夫Dusseldorf學院“瘋狂”的一群人。
古斯基的作品拍賣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被譽為“天價”相片。
雖然命名為《99美分》,卻賣出了334萬美元的高價,如此反差也只有古斯基的作品才能做到。
《99美分》曾于2007在倫敦索斯比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以334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刷新了攝影作品拍賣價的最高紀錄。
《萊茵河》曾于2011年佳士得拍賣會中拍出了433萬美元的高價,再度榮登榜首。
無限蜿蜒的地形圖使人眩暈,遍地被耗盡的資源,直觀、強烈地沖擊著人類……架著大畫幅相機的古斯基始終以局外人的視角,冷靜地俯瞰這個世界。
巴林島,2005
萊斯梅??h,2016
墨西哥,2003
雷庭根游泳池,1987
古斯基暗示我們,全球化是個大市場,每一個人都是超級市場中的匿名商品,迷失在汪洋的社會中。
萬得城,2016
全球化資本的瞬間匯聚和悄然流失,人們沉迷在資本的空間中,日復一日,循環(huán)往復。
紐約商品交易所,1999
芝加哥交易所,1999
科威特證券交易,2007
城市化的進程中,建筑空間也陸續(xù)被建造起來。緊湊的空間,看似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實際人們卻在空間的工業(yè)切割下,變得愈發(fā)疏遠。在封閉的、沒有盡頭的空間中,人們時刻面臨著丟失生活意義的險境。
巴黎,蒙帕納斯,1993
五一節(jié),2006
巴西圣保羅,2002
上海,2000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類重新回歸整齊劃一的集體性的存在形式,個性被驅除,成為廣漠世界中的匿名者,被統(tǒng)稱為“群眾演員”、“手工勞動者”……
“我是誰?”成了無從解答的問題。
平壤,2007
芽莊,2004
擁擠的城市空間中,人們連放松、休閑的方式都顯得如此焦灼。城市沙灘、拳擊表演、圖書館、網上書店、夜店、金屬朋克現(xiàn)場、運動會……當大量的娛樂空間被制造出來,人們反而再次陷入了迷失。
拳王克利奇科,1999
圖書館,1999
亞馬遜商店,2016
繭,2008
死褲子樂隊,2000
沙田,1994
古斯基用大畫幅相機制造了無限循環(huán)往復的影像巨場,仿佛是人類現(xiàn)代進程中無解的答案。盡管會使人們面臨迷失的危險,也提供給人們反思和想象的無盡可能。
透過大畫幅的巨場視界,古斯基讓我們看到每一個“我”在巨場現(xiàn)實中的荒謬。
在當代的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中,無論使用膠片后背還是數(shù)碼后背,大畫幅特有的現(xiàn)場感、歷史感和收藏價值,提供給了我們恒久不衰的震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