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漢生是一野名將,1955年9月全軍授銜前,資歷深厚的廖漢生發(fā)揚高風亮節(jié),只被授予中將。但此后他的軍內(nèi)職務卻非常突出,是足以匹配上將軍銜的,1954年便擔任了國防部副部長;1957年他更是接替老帥劉伯承,出任解放軍軍事學院院長。
但隨著客觀形勢變化,六十年代后期廖漢生經(jīng)歷蹉跎,不光重要職務沒了,直到1972才真正恢復自由。本以為能夠重新為軍隊做些工作,廖漢生十分激動,不久后卻發(fā)現(xiàn)沒有單位能接收他。一方面是缺少領導崗位;另一方面,或許還是避諱他之前的敏感經(jīng)歷。
閑置在家的廖漢生,就這么度過了近1年時間,內(nèi)心非常煩悶。就在這時他接到軍委通知,葉劍英元帥要找他談話。有什么指示呢?廖漢生心里有所期待,結果還真是工作方面的安排。原來就在前幾天,時任軍事科學院院長宋時輪同志,專門請示了葉帥,希望組織能把廖漢生派過來,出任軍科政委。
開國上將宋時輪,早年是位暴脾氣的將軍,不時跟領導、同事發(fā)生意見沖突。但骨子里,他卻有著俠義心腸。抗日戰(zhàn)爭中,宋時輪曾擔任八路軍120師716團團長,當時的副團長正是廖漢生,兩人是相知幾十年的老戰(zhàn)友。
其實在六十年代,宋時輪的情況不比廖漢生好,他被下放勞動、接受批判,直到1972年才重回軍事科學院,擔任院長。宋時輪恢復工作了,卻發(fā)現(xiàn)廖漢生一直沒有單位接收,他很擔心老友的狀態(tài),便主動去找了葉帥,希望把廖漢生要過來。
為什么找葉帥呢?此時葉帥正負責軍委日常工作,并且他本人就是軍科建立后的首任院長,往那邊調(diào)人比較便利。當年葉帥兼任軍科院長時,宋時輪還是第一副院長。在得知宋時輪的想法后,葉帥十分高興,說難得宋時輪這么重情義:既然軍科領導有這個意向,調(diào)動起來也就好說了!
很快老帥就把廖漢生約來談話,熱心腸的宋時輪也在場。廖漢生當然愿意去了,當聽說是宋時輪主動提的建議,廖漢生高興地握住老戰(zhàn)友的手,感激之情不言而喻。
當時軍事科學院還設有第一政委,就是開國大將粟裕,他在那里的地位一直很穩(wěn),從1958年就在軍事科學院任職了;73年12月廖漢生正式報到,出任了軍事科學院政委,為人厚道的粟裕也十分歡迎。經(jīng)過在軍科的一年多過渡,廖漢生的身心狀態(tài)及個人處境大幅好轉,于1975年被派往關鍵的南京軍區(qū),與丁盛司令員搭班子、任軍區(qū)政委。
廖漢生此后的生涯非常平順,八十年代官至副國級。晚年老將軍回憶起之前的起伏經(jīng)歷,常對家人朋友提起宋時輪的無私幫助,說:當年沒有單位肯接受我啊,只有宋院長不避嫌,把我要到了軍事科學院!
宋時輪將軍年輕時性格非常強硬,到了晚年脾氣沒改,但卻十分珍惜昔日戰(zhàn)友、關心大家的情況。不僅僅是幫助廖漢生走出低谷,他還在軍事科學院接收了多位處境不佳的干部,大家對宋院長都十分感激。直到1985年,宋時輪才從軍科院長的崗位上退下來,連續(xù)干了13年之久。1991年9月,84歲的宋老將軍在上海病逝。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zhàn)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yè)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jié)。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nèi)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