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這樣一句話覺得很符合自己:“我時常覺得自己像一座沉默的火山,胸腔里翻滾著滾燙的巖漿,卻始終尋不到噴薄的裂口。那些細膩的、洶涌的、甚至支離破碎的情緒,在暗處生長蔓延,最終蜷縮成心底一團模糊的霧?!?/p>
我是一個不太會表達的人,看到藍天白云會下意識舉起手機,感覺好平靜;下雨很久了,終于天晴,陽光灑在我的身上,感覺好溫暖;出門旅游美麗的風(fēng)景和路途中的見聞,忍不住和別人分享,但是表達出來的卻不及眼睛所看到的萬分之一,自己也失去了分享的興趣,聽者也感覺索然無味。
但最近慢慢想通了。有人說 “你語言的邊界在哪里,能表達的感受的邊界就在哪里”,以前總覺得是語言困住了感受,但其實不是。語言更像把鑰匙,能打開一道門縫,至于這門縫能開多大,還是看心里的想法有多寬,畢竟詞都是人創(chuàng)的,真有需要,總能慢慢攢出新的詞來?,F(xiàn)在覺得詞不達意,其實是因為詞匯,慢慢積累總會好的。不要因此否定自己似乎有那一絲輕微的與他人不同的感受,人是很復(fù)雜的生物,特別是精神世界,這也是人之所以為人。
就算現(xiàn)在說不明白也沒關(guān)系,那些感受到的溫暖、平靜、心動,都是真的;慢慢學(xué)著把它們說出來的過程,也很珍貴。
點擊預(yù)約趁早2026效率手冊發(fā)布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