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之地的陜西有著悠久而厚重的三秦文化,在幾千年的沉淀下,成就了很多獨特風味的美食,有句老話說“吃在陜西,味在關中”。接下來我我特意為大家整理了10種經(jīng)典到不能再經(jīng)典的陜西特色美食,每一種都是經(jīng)過無數(shù)老陜?nèi)松囝^認證的“硬核存在”。保證你看完口水直流。
1. 肉夾饃—— “東方漢堡”中的頂流王者
特點: 一句話概括就是:“肉香饃脆,一個就能能頂半天餓!” 正宗的陜西肉夾饃,用的一定是現(xiàn)烤的“白吉饃”,現(xiàn)烤的外表焦黃酥脆,從中間破開,夾上肥瘦相間,燉得爛爛的,鹵制的臘汁肉,再澆上一勺滾燙的鹵汁,瞬間“噗嗤”一聲,香氣直往鼻子里鉆!
推薦理由: 來陜西不吃肉夾饃,就跟去北京沒爬長城一樣遺憾!從戰(zhàn)國時期一直演變至今,它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符號。你想想,酥脆的燒餅裹著軟糯咸香的鹵肉,肉的油脂滲透到酥脆的饃里,而饃的麥香又中和了肉的油膩,那種香味和口感極具層次感,那種體驗簡直絕了!陜西肉夾饃用的肉餡有三種,分別是純瘦、肥瘦和肥皮三種,我個人建議想保持體型的選純瘦,要好吃過癮的選肥瘦,老饕級的選肥皮。切記,正宗的肉夾饃里面是絕對不加青椒和香菜的!那是為了解膩的“異端”吃法,老陜?nèi)丝戳酥睋u頭。
2. 陜西涼皮—— 夏日里的“清爽一姐”
特點: 陜西涼皮家族太龐大了,有米皮、面皮、搟面皮、烙面皮等等數(shù)不過來,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秦鎮(zhèn)米皮和漢中熱米皮。秦鎮(zhèn)米皮講究“白、薄、光、軟、筋、香”,皮子透亮得像一層紗,拌上紅艷艷的辣椒油、香醋、鹽水、豆芽,光是看著就讓人食欲大開。辣椒油是靈魂,香而不辣,紅亮誘人。
推薦理由: 尤其是在夏天沒胃口的時候,來上一碗涼皮,一口下去瞬間就能喚醒你的味蕾!那酸爽、那香辣、那筋道的口感,哧溜一下就吸進了嘴里,別提有多過癮了。而且價格也是非常親民,絕對是街頭巷尾最受歡迎的小吃,沒有之一。如果你喜歡更勁道的口感,一定要試試寶雞的搟面皮,更加Q彈有嚼頭!
3. 羊肉泡饃—— 西安城的“硬核早餐”
特點: 這絕對是陜西美食界中的重量級選手。一碗地道的羊肉泡饃,就從你親自動手掰饃開始。把兩個死面餅(饦饦饃),細細地掰成黃豆大小的碎粒,把掰饃的過程當作一種儀式或者是一種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把掰好的饃交給廚師后加入濃醇的羊肉高湯、粉絲、羊肉片,大火快煮,出鍋時撒上香菜和辣醬。吃法上講究的是“蠶食”,不能亂攪動,要沿著碗邊一點點的刨著吃,這樣才能始終吃到鮮香燙口的味道。
推薦理由: 體驗感打滿分!自己動手參與制作的美食會格外香。特別是那口湯,絕對是精髓所在,熬了十幾個小時的羊骨湯,濃郁鮮香,沒有一點膻味。一碗羊肉泡饃下肚,暖心又暖胃,渾身都舒坦,能量值瞬間加滿!這可是當年皇帝都點過贊的美食哦!
4. biangbiang面—— “碗比盆大”的面食藝術
特點: biangbiang這兩個字電腦上打不出來(筆畫就多達56畫),但它的味道絕對能讓你忘不了!廚師在拉面的時候還要把拉長的面條在案板上摔打,面條碰到案板時會發(fā)出“biang biang”的聲音,因此而得名 biangbiang面。這種面條超寬超長,和以前的褲帶很像,所以也叫“褲帶面”。一個大碗中通常就只有三根面條,但就這3根面條就足夠讓你吃飽。 biangbiang面的配料超豪華,有西紅柿雞蛋醬、肉臊子、炸醬、油潑辣子等。
推薦理由: 視覺和味覺的雙重震撼!吃之前要使勁攪拌,讓每根寬面都均勻地裹上醬汁和辣子。入口筋道有嚼勁,各種香味在嘴里沖擊著你的味蕾,口感豐富到爆炸!
5. 葫蘆頭泡饃—— “老饕才懂的下水盛宴”
特點: 這個名字聽起來有點怪,其實“葫蘆頭”指的是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那塊肥厚的肉,因其形狀像一個葫蘆而得名。它和羊肉泡饃很相似,兩者的區(qū)別在湯底上的不同。葫蘆頭的湯是用豬骨、母雞、鴨架等熬制的濃郁白湯,鮮美無比。同樣需要自己掰饃,然后由廚師加入切好的腸、肚、肉片,用滾湯反復澆泖數(shù)次。
推薦理由: 這是考驗你是不是真吃貨的試金石!處理得極其干凈的肥腸毫無異味,口感肥嫩鮮美,浸泡在乳白色的高湯里,湯味醇厚,饃塊吸飽了湯汁,吃起來暖心又落胃。配上泡菜和辣醬,冬天來一碗,神仙都不換!
6. 岐山臊子面—— “酸辣香的狂歡派對”
特點: 岐山臊子面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點。它的精彩全在那一碗臊子湯上。湯底酸辣鮮香,用的是醋酸醇厚柔和的岐山本地醋。再配上紅色的胡蘿卜、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白色的豆腐、綠色的蒜苗。面條是手工搟制的,薄而筋道。
推薦理由: 吃面先喝湯,一口湯下去,酸、辣、鮮、香各種味道沖擊你的味蕾,開胃爽口,讓人欲罷不能。在陜西岐山,吃臊子面有“流水席”的傳統(tǒng),一頓飯能吃幾十碗,吃的就是個熱鬧和喜慶的氣氛!
7.甑糕—— 是一種穿越千年的傳統(tǒng)風味小吃
特點: 這可是用最古老的炊具“甑”(zèng)蒸制而成的甜品。糯米、紅棗、蕓豆在巨大的甑鍋里層層鋪開,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蒸制,糯米變得晶瑩軟糯,紅棗融化變成甜蜜的棗泥,滲入每一粒米中。吃起來甜而不膩,糯香撲鼻。
推薦理由: 它是《那年花開月正圓》里周瑩的最愛!是很多西安人從小吃到大的早餐甜點。一大早,街邊推車的老爺爺打開甑鍋,熱氣騰騰,棗香四溢,買上一塊,拿小鏟子鏟著吃,那種樸實的甜蜜和溫暖,是任何西式甜品都無法替代的。
8.葫蘆雞—— 始于唐代的陜西十大經(jīng)典名菜
特點: 葫蘆雞是被譽為“長安第一味”的西安傳統(tǒng)名菜,做法比較復雜,要經(jīng)過清煮、蒸籠和油炸三道工序,成菜后整雞的外形像個葫蘆,外表色澤金紅。表皮酥脆到離譜,筷子輕輕一戳就“咔嚓”作響,而里面的雞肉卻異常軟爛,脫骨流香。
推薦理由: 吃這道菜,有非常極致的口感體驗!外酥里嫩這個詞就是為了這道菜而生的。蘸著椒鹽吃,香到骨頭里!它是陜西菜的代表,一般在比較正式的陜菜館子才能吃到,請客點上一只,絕對有面子。
9. 鍋盔牙子—— 咸陽人的“肉夾饃PLUS”
特點: 可以把它理解為肉夾饃的“老祖宗”。它的餅叫“鍋盔”,比白吉饃更厚實、更瓷實,用刀劃開一道口子,像牙齒一樣,所以叫“牙子”。里面夾的是秘制的臘汁肉,但做法更古老。餅子麥香濃郁,嚼勁十足,肉香更加濃縮。
推薦理由: 如果你覺得肉夾饃還不夠扎實,那就來試試鍋盔牙子!一口下去,滿滿的實在感,餅子的面香和肉的脂香完美結合,越嚼越香,抗餓能力一流!是體驗古老陜西面食文化的好選擇。
10. 水盆羊肉—— 湯清肉爛的“治愈系”
特點: 和羊肉泡饃的濃湯不同,水盆羊肉講究的是“湯清如水,肉爛如泥”。一大碗清澈見底的羊肉清湯,飄著翠綠的香菜,湯里是燉得極其軟爛的大片羊肉。吃的時候配發(fā)面燒餅(月牙餅)和糖蒜。可以把餅掰開夾肉吃,也可以把餅泡在湯里吃。
推薦理由: 這碗湯極其鮮美,完美展現(xiàn)了羊肉本身的醇香,喝完渾身舒暢,特別治愈。尤其是在天氣轉涼的時候,喝上一碗,從胃暖到心。很多老西安喜歡把它當作早餐,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
吃貨的小總結:
1、怎么吃? 在陜西,吃泡饃一定要自己掰,掰饃是樂趣,也是尊重。吃面要出聲,“哧溜哧溜”聲是對廚師最好的贊美。
2、去哪吃? 別只盯著網(wǎng)紅店,有時候街邊不起眼的小店,或者本地人排長隊的館子,才是真正的美味所在。回民街可以去感受氣氛,但更深的美食藏在灑金橋、大皮院這些地方。
3、準備好肚子! 陜西美食主打一個“扎實”,全是碳水硬貨,建議人多一點,每樣少吃點,這樣才能嘗到更多種類哦!
結語:
好了,口水已經(jīng)流三尺長了!陜西的特色美食遠不止這10種,還有粉湯羊血、辣子蒜羊血、柿子糊塌、鏡糕、酸湯水餃等等等,等著你去探索!約上你的飯搭子,一起沖向陜西,開啟一場轟轟烈烈的美食之旅吧!保證你吃得扶著墻進去,扶著墻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