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清朝的劍,斬明朝的官?!?/p>
只是一張魯迅先生夾煙的藝術墻畫,沒想到卻惹到了一位女士,她直接反手一個舉報,投訴這幅在室外的夾煙圖會誤導青少年。
而面對舉報沒成,網友抵制,這位女士絲毫不慫,竟還多次挑釁舉報,而隨著她的賬號被深扒,有網友直接曝光,這位女士的目的不簡單,那她背后到底有什么勢力?
事情還要從浙江紹興的魯迅紀念館講起,這個為了紀念魯迅而建的場館,有一面網紅打卡墻,墻上畫的是魯迅先生手里夾著香煙,凝眸沉思的樣子,有不少游客來此處和這篇墻拍照打卡。
有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有的拿著打火機隔空“給先生點煙”,還有游客拿著香煙要隔空給先生遞煙,在社交平臺搜索“給先生點支煙”,就能搜到不少打卡照,其實這樣的互動好像穿過了時空,其實還蠻有意思。
尤其是魯迅先生是大家都熟知的一位優(yōu)秀的革命作家,除了他以筆為刀寫下的那些文字,他抽煙的形象也是深入人心,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先生手里的香煙早就成了一種精神寄托。
香煙對魯迅來說,是貫穿他一生的靈感之物,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長期抽煙是值得提倡的,但魯迅先生嗜煙是在特地的歷史背景下,和我們如今的禁煙標準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但最近這位孫女士,就偏偏要用今日的標準來衡量歷史的魯迅,損女士說,她是在8月20日的時候,在社交品平臺上,突然刷到了紹興市率魯迅紀念館魯迅夾煙的打卡墻畫。
和大家刷到的“點煙圖”不同,孫女士刷到的“禁煙圖”,一個女生在打卡墻前用雙臂打叉,就是這張圖激發(fā)了孫女士,即使她沒去過紀念館,即便她并不在浙江,但是這并不妨礙她舉報。
一不做二不休,8月22日,孫女士在浙江的便民服務應用“浙里辦”上向越城區(qū)文廣旅游局進行投訴,投訴的內容就是,紹興魯迅紀念館這幅魯迅夾煙圖會誤導青少年。
而她的理由是,魯迅先生是在室內抽煙,這幅畫是畫在室外,有提倡人在戶外抽煙的嫌疑,還有就是原因描畫香煙煙霧的筆觸很細小,但是墻畫給畫大了,這也有引導人抽煙的意思。
孫女士不僅舉報了,她還將自己的舉報內容分享到了社交平臺上,這事情一出,網友直接炸了鍋,眼見著輿論被孫女士挑起,不少人都在她賬號評論區(qū)下和她爭論,8月24日記者也聯系了孫女士,知道她到底有什么目的。
孫女士表示自己就是一名控煙志愿者,沒有什么目的,就是為了公共場所禁煙行動,她還表示,這次投訴得到了越城區(qū)文廣旅游局的回復,告訴她這事情歸市文旅集團主管,于是她進行了第二次投訴。
而24日當天因為是周末所以市文旅集團并沒有回復,倒是紹興市紀念館回復了記者“已經在處理了”,這消息一經報道,直接掀起了網友們的情緒。
不少網友覺得她實在是“小題大做”,如果紀念館因為她一個投訴,就去改畫是在浪費公共資源,要知道,這只是一張藝術墻畫,如果真這么斤斤計較,為啥不去舉報“岳飛紋身”“李白酗酒”?
也有少部分網友覺得有些道理,來魯迅紀念館的很多都是初高中的學生,看到大家“點煙”“遞煙”的,確實容易有不好的引導,一時間互聯網上為此吵得不可開交。
孫女士還提建議說,可以把魯迅抽煙的圖改成,右手握拳伏案,這樣顯得更正能量和積極向上,但這一提議卻被看不慣她的網友懟了,表示“握拳有引導青少年打架斗毆之嫌”。
除了對于圖該不該換的討論,孫女士的舉動也引起大家懷疑,連續(xù)多次舉報,還多次發(fā)帖挑釁網友,甚者故意公開投訴,有網友懷疑孫女士在操作輿論,目的可能不只是“控煙”這么簡單。
就在大家“吵”的熱火朝天時,8月25日,紹興魯迅紀念館又再次回應,稱“不會因為一個人的投訴就盲目更換墻畫的”,還表示紀念館的職責就是“尊重歷史”,這話真是一點沒錯。
說實在是,魯迅抽煙是他的個人形象,是歷史事實,紀念館的目的酒店記錄魯迅的生平,總不能因為吸煙有害健康,就給魯迅抹掉吸煙的習慣,魯迅又不是動畫片里的人物,他是實實在在的歷史人物。
更何況,孫女士覺得墻畫有把“抽煙廣而告之”的嫌疑,但事實上這是館內的景觀,主要作用是“紀念”,而不是“宣傳”,青少年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是有基本的辨別能力的,不會看到啥就學啥。
紀念館這回應其實已經很直接了,如果真是為了投訴,也應該息事寧人了,但沒想到孫女士卻仍然不消停,在社交平臺上接著發(fā)帖和媒體硬剛,言辭很是挑釁,這下更是引起了不少網友懷疑。
懷疑一旦升起,就很難抹平,有網友懷疑孫女士可能是故意“抹黑歷史形象”,還有網友懷疑她“背后有反華勢力的指揮”,而不少網友開始深扒她的社交賬號,這一扒還真有收獲,有人曝光孫女士搞這一出,動機確實不單純。
有網友扒出她的賬號除了所謂的“控煙”內容和與網友互懟外,還有一個關鍵詞頻頻出現,那就是“尼古丁袋”,包括孫女士賬號的簡介上也寫著“煙草和電子煙不行,只可以尼古丁袋”。
而這尼古丁袋究竟是什么,這東西又叫口含煙,其實就是一種無煙草的尼古丁產品,外觀像一個小茶包,使用時直接放在嘴唇和牙齦之間。
但要知道尼古丁對神經系統(tǒng)有作用,很有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依賴性和成癮性,這東西主要也是外國在生產,國內沒有這東西。
網友的這一發(fā)現使得孫女士的所作所為就更可疑了,但是面對網友的質疑,孫女士統(tǒng)統(tǒng)否認,可孫女士越是否認,網友心里的疑團就越擰越緊。
她口口聲聲為青少年著想,卻對尼古丁袋的成癮風險避而不談,反倒一個勁在賬號里提這國內少見的外國產品,難免讓人琢磨,“控煙”當然值得提倡,但這不是拿藝術墻“上綱上線”的理由。
而紹興魯迅紀念館那句 “尊重歷史”,其實已經講的很明白了,歷史人物不是可以隨意修剪的紙片人,魯迅夾煙的形象里藏著那個時代的風骨,哪容得人拿今天的標準亂剪亂改?
孫女士還在社交平臺上硬剛,可她越跳腳,越讓人覺得她想借小事攪渾水、甚至往 “反華勢力” 上猜測,這也不能怪網友多心,而是她自己的所作所為,實在太讓人放不下心,大家覺得呢?
本文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