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點半的微光里
總部樓下的大巴靜靜等候著
車窗映出的
是一張張滿懷期待的笑臉——
他們中,有見證公司一個個產(chǎn)品誕生的研發(fā)人員
有帶著團隊攻克數(shù)十個項目的管理人員
也有在基層崗位上把平凡日子過成勛章的老員工
這群與公司相伴二十多年的老師們
雙手曾擰過無數(shù)顆螺絲
記錄過無數(shù)組數(shù)據(jù)
撰寫過無數(shù)份報告
如今
新和成為他們開啟這場青甘之旅
讓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中
歇一歇
去觸摸一次西北的風(fēng)沙
增添一段與歲月相稱的鮮活記憶
01
黃河之畔 初遇的溫柔
蘭州的熱浪裹著黃河的氣息漫過來,顧不上舟車勞頓,大家早已漫步在蘭州的黃河之濱,水車博覽園、中山鐵橋、黃河母親像……都在向大家訴說著蘭州這座古城的記憶與時代變遷。
02
丹霞與雄關(guān) 歲月的沉淀
乘坐動車穿越戈壁,窗外的沙丘連綿起伏,像被風(fēng)揉皺的金色綢緞。七彩丹霞的紅土在陽光下泛著油光,紅的似火、黃的如金、紫的若霞……斑駁的色彩在光影里流動,仿佛大地在訴說著億萬年的故事。
一座嘉峪關(guān),半部中華史。嘉峪關(guān)城墻上的風(fēng)卷著沙粒掠過耳畔,“天下第一雄關(guān)”的匾額在風(fēng)中靜默。大家撫摸著城墻上古老的磚石,每一道肌理都帶著歲月的滄桑,書寫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蒼茫與遼闊。
03
敦煌風(fēng)沙 初心的印記
鳴沙山的沙子鉆進鞋里,帶著暖暖的溫度。爬到頂端往下看,月牙泉像塊藍寶石嵌在沙海里,岸邊的蘆葦在風(fēng)里輕輕搖曳。
莫高窟的洞窟里涼意浸人,壁畫上的飛天衣袂翩躚,色彩雖歷經(jīng)歲月,依然鮮亮,線條流暢飄逸,仿佛下一秒就要從墻上飛下來,帶著千年的故事飛向遠方。
04
風(fēng)雨與湖海 同行的暖意
旅途的魅力在于諸多未知。當我們前往水上雅丹時,一場沙塵暴來得猝不及防。頃刻間,風(fēng)勢驟急,沙塵蔽空,天地為之變色。雖然與水上雅丹擦肩而過,但這場沙暴卻讓大家終身難忘,感慨萬千:若無風(fēng)沙之侵蝕,何來雅丹之奇觀?自然之道,本就如此。
隊伍改道抵達翡翠湖,湖水因為蘊含各種礦物質(zhì),呈現(xiàn)綠黃交織的不同色彩,宛如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翡翠,在陽光照耀下五彩斑斕,仿佛置身于童話世界。
茶卡鹽湖的湖面如鏡,倒映著天空的流云,腳下的鹽粒細膩而溫暖,遠處的風(fēng)車緩緩轉(zhuǎn)動,身影倒映在湖里。一動一靜間,皆是風(fēng)情。
05
歸途與回望 情誼的綿長
青海湖似一顆耀眼的明珠,閃爍在這片西北高原上。遠處湖水湛藍,與天空相接,岸邊的牛羊悠閑地吃著草,偶爾抬頭望一眼過往的行人。塔爾寺則是另一番人文景象,站在塔爾寺斑駁的紅墻下,注視著那些磕長頭的信徒。他們的手掌與青石板摩擦發(fā)出沙沙聲響,額頭觸及地面的瞬間,眼神中閃爍著某種光芒,這應(yīng)該就是信仰的力量。
06
旅途中的故事與心聲
回程路上,翻看著手機里的照片:丹霞的紅、月牙泉的藍、戈壁的黃,還有那些被風(fēng)沙吹紅的臉頰……每一張照片里,都是風(fēng)景,都是回憶。
駝鈴漸遠,歲月悠長,青甘大地上的風(fēng)沙與星光,早已刻進靈魂深處。年少時憧憬的遠方,在此刻化作永恒的詩行——那是祁連山巔的雪,是莫高窟里的光,是塔爾寺經(jīng)筒流轉(zhuǎn)的信仰。帶著滿身故事歸來,我愿以腳步為筆,繼續(xù)書寫與山河的約定,在時光長河中,做文明永遠的追光者。
—— 嚴暉
踏上青甘大環(huán)線,仿佛穿越千年絲路,每一步都叩響歷史的回音。河西走廊的蒼茫戈壁、陽關(guān)的殘垣斷壁、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茶卡鹽湖的“天空之鏡”……都帶給我諸多震撼和遐思。歸途回望,祁連山的雪峰在暮色中泛著柔光。帶走的,不止是手機里的風(fēng)景,更有一種沉甸甸的體悟:我們都是時間長河里的塵埃,卻也是歷史血脈的延續(xù)。能在這條曾經(jīng)金戈鐵馬、駝鈴悠揚的古道上,印下自己微小的足跡,感受那跨越千年的悲歡在心底共鳴,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慰藉與力量。這力量,提醒我腳踏實地,也心懷敬畏。
—— 石小芳
八天青甘大環(huán)線之旅,是身體與心靈的雙重旅程。行程雖累,每日輾轉(zhuǎn)于不同城市,漫長車程讓人疲憊,途中遭遇的沙塵暴更是意外挑戰(zhàn),狂風(fēng)卷著沙礫模糊視線,卻因這些極致風(fēng)景與特別經(jīng)歷變得格外有意義。鳴沙山的細軟黃沙、月牙泉的澄澈、青海湖的湛藍……這段旅程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一段珍貴的回憶,也留下了很多美麗的瞬間,感謝公司給我們這次難忘的旅途之行。
—— 梁瑛
此行足跡遍及七彩丹霞、鳴沙山、茶卡鹽湖、青海湖等壯美之地,一路行來,感悟良多,更與我們的科研事業(yè)緊密相連。這不僅是一次身心的休憩,更是一次思想的啟迪。西北大地的壯美與堅韌,是對過往奮斗的禮贊,更是照亮前路的燈塔。我將心懷這份天地間的遼闊與堅韌,繼續(xù)帶領(lǐng)研發(fā)團隊,在科技探索的瀚海中,求真不止,勇毅前行。
—— 楊芝
這場青甘療休養(yǎng)是新和成"貢獻者為本"文化的生動詮釋:讓并肩奮斗的員工暫別忙碌,在山河壯美中舒展身心;以自然饋贈致敬默默堅守,讓每一份付出都被看見、被珍視;更通過這份溫暖激勵,推動"與企業(yè)共成長"的承諾扎根生長。
如今,第一批療休養(yǎng)的老師們帶著西北的遼闊與力量返程,第二批、第三批的行囊已備好。未來的路還長,新和成會繼續(xù)與每一位同行者攜手,讓每段奮斗都有回響,讓每次成長都有溫度,在彼此成就的旅程里,共赴更遠的山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