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花的錢越多,我們賺的錢越少?!?/strong>
最近,奧克蘭西區(qū)一家小餐廳在網(wǎng)上曬出賬單,引發(fā)了網(wǎng)友廣泛關注。
“收入3/4被平臺吃了”
Lixiri’s Kitchen是奧克蘭西區(qū)Glen Eden的一家越南小餐廳。
餐廳經(jīng)理Zoe Do最近在網(wǎng)上分享了一張截圖,顯示餐廳通過Uber Eats平臺接單的一周收入情況。
總共299.5紐幣的訂單,扣去平臺傭金49.35,商品折扣135,廣告費22.4以及稅費后,最終餐廳實際到賬只有85.36紐幣,僅占訂單總額的28%。
對于小型餐廳來說,這樣的比例觸目驚心。
這85.36紐幣刨除食材成本、經(jīng)營費用、房租水電等,已經(jīng)沒有利潤空間,等于白忙活。
Zoe說,Uber Eats不僅收取高額傭金,平臺促銷活動還非常不透明。
她指出,餐廳曾被納入一次“買一送一”的活動,事前完全不知情,也沒有同意,但傭金仍按訂單總額收取,導致餐廳利潤大幅縮水。
為了抵消平臺高額服務費,Lixiri’s Kitchen在Uber Eats上的價格略高于店內(nèi)價格,但通常不會超過15%。
Zoe解釋:“我們盡量讓價格差異保持在最低限度,同時保證餐廳能維持運營?!?/p>
她將截圖發(fā)到社區(qū)公告里面,呼吁大家盡量通過進店或者電話的方式點單。
“Uber Eats就是你花更多的錢,但商家卻賺得更少的地方。顧客支付的錢在到達餐廳之前,還要不斷縮水?!彼龑懙?。
訂單越多、虧損越大
Lixiri’s Kitchen的經(jīng)歷是奧克蘭餐飲行業(yè)的一個縮影。
去年,發(fā)現(xiàn)君曾經(jīng)報道奧克蘭西區(qū)一家炸雞店,他們的遭遇更加極端:90%的營業(yè)額都被平臺拿走了。
該店老板Juri Loninia直接表示,“Uber Eats讓我們損失慘重。”
他說,自己簽約了Uber Eats后,訂單數(shù)量有所增加,但是一對賬,他笑不出來了:他發(fā)現(xiàn)通過Uber Eats來的訂單越多,餐廳虧損越大。
每份訂單平臺會抽取30%的傭金,餐廳需再支付15%的稅。
假如一個訂單20紐幣——不考慮廣告成本——餐廳能拿到的只有11紐幣。
此外,Juri表示,“Uber Eats有一些隱藏費用,比如廣告費和外賣折扣,所以我們最終得到的錢遠遠少于11紐幣。
“基本上,我們Uber Eats的訂單都在虧錢,我們得到的部分甚至不足以支付食材的成本?!?/p>
他給出了幾個例子,有一次Uber Eats訂單金額3天內(nèi)達到了819.07紐幣,但餐廳最終得到的卻只有84.11紐幣。
因為這是扣除了225.31紐幣的平臺費費用、407.07紐幣的廣告支出、33.83紐幣的商品及服務稅和68紐幣的“商品折扣”后的結果。
還有更極端的時候。
有一天他們通過平臺的銷售額達到了419.40紐幣,而餐廳得到的錢(扣除各種扣款后)僅為1.04紐幣。
再刨去食材和人工成本,餐廳瘋狂虧錢。
很快他也撐不住了,和其他餐廳老板一樣在網(wǎng)上求助,呼吁顧客避開平臺下單。
Uber Eats回應:可以選擇不用
對此,Uber Eats發(fā)言人表示,這家炸雞餐廳的經(jīng)歷并不能代表其他入駐Uber Eats企業(yè)的情況。
“這些結果根本不能反映我們平臺上新西蘭數(shù)千家商家的體驗?!?/p>
“餐廳應該自行做出商業(yè)決策,包括如何為在線配送定價、合適使用我們平臺,以及選擇那些我們的服務?!?/p>
該發(fā)言人表示,餐廳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利用Uber Eats的廣告平臺來幫助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以及他們在廣告上的投資水平。
餐飲協(xié)會首席執(zhí)行官Marisa Bidois表示,外賣應用程序可以為餐飲業(yè)帶來寶貴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廣泛的受眾并提高品牌知名度。
不過,她表示企業(yè)應該考慮所涉及的成本。
使用平臺可能還會帶來高傭金、付款緩慢、價格上漲和配送失誤等問題。
“對于一些擁有自己的送貨司機和在線訂餐系統(tǒng)的企業(yè)來說,鼓勵顧客直接從餐廳訂餐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他們就可以避免第三方傭金?!?/p>
Uber強調(diào),平臺能為餐廳帶來曝光機會:根據(jù)其2024年經(jīng)濟影響報告,70%的客戶在應用上發(fā)現(xiàn)了新餐廳,58%的客戶之后還會去店里用餐。
一句話總結就是,你用了平臺,平臺也要瘋狂拔毛。
Uber被曝“在新西蘭繳稅太少”
這件事也引發(fā)很多人對Uber Eats公司的討伐,網(wǎng)友稱“平臺成唯一贏家”。
“Uber對所有商家都是這樣的,商家和司機工作最辛苦,錢最少,平臺卻是暴利。有時候他們甚至把商家逼到虧本經(jīng)營的地步?!?/p>
也有人問商家:“你知道Uber Eats貴,為什么還要用?”
“如果平臺不能幫你賺錢,你可以選擇不用,沒有人逼你?!?/p>
有餐飲店主出來解釋,跟Uber Eats簽約容易,解約難于登天。
“作為奧克蘭一家歷史悠久的餐廳的老板,Uber Eats至少找過我20次,我已經(jīng)拒絕過無數(shù)次,最后我只能用很強硬的話讓他們別再打電話給我。
“他們給的條件非常霸道。合同中沒有提到傭金35%是不含稅的,他們的代表還跟我保證是含稅的(她連合同都沒讀過)。
“如果想退出或有任何不滿,必須把信親手送到他們位于荷蘭海牙的總部,任何訴訟都將由荷蘭法院處理。
“最令人擔憂的是,食物一旦從餐廳取出,發(fā)生什么事餐廳都無法控制,也無法保證食物送達的時間。
“在顧客投訴的情況下,餐廳首先要被扣錢并退款給顧客,然后由餐廳證明自己沒有做錯。結果可想而知。”
有不少人提到最近公布的一項財報:Uber公司在新西蘭大賺特賺,繳的稅卻少得可憐。
根據(jù)2023年的數(shù)據(jù),Uber在新西蘭的總收入為3.65億紐幣,但其公司稅僅為121萬紐幣。
這主要是由于Uber將大部分收入以“內(nèi)部服務費用”的名義轉(zhuǎn)移至荷蘭等低稅率國家,從而減少了在新西蘭的應稅利潤。
研究人員估計,如果這些利潤未被轉(zhuǎn)移,Uber應繳納的公司稅可能高達5000萬至6000萬紐幣。
“Uber賺了這么多錢,新西蘭實際上獲得了什么好處呢?”這位網(wǎng)友問道。
ref:https://www.nzherald.co.nz/nz/west-auckland-restaurant-attacks-hidden-costs-of-uber-eats-high-commission-fees/33BCCJYVK5ERFIUQVD5HBBVP6Q/
https://www.nzherald.co.nz/nz/uber-kills-auckland-eaterys-sos-to-customers-to-order-direct-because-uber-eats-costs-is-killing-the-business/RHNF5I33SRDETHG6IB3S5B6AOQ/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