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家業(yè)》里很多人都說楊紫戴的這塊布是在披麻戴孝,其實并不是,這是明代潮流單品,“幅巾”,還有就是明代的披麻戴孝,服飾是偏黃色的,不是純白色,這塊幅巾有很多功能,比如頭發(fā)油不想洗頭就可以佩戴,用在更多的地方還是祭祀、冠禮、燕居等重要場合。日常中也可以佩戴,幅巾無論男女都可以佩戴,主要集中在文人雅士上面,起到一種文藝的效果,幅巾和女子搭配就會展現(xiàn)出一種天然的柔弱美,幅巾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顏色,明代佩戴最多的就是黑色或者藍色,
下圖就是一塊保存完好的明代幅巾,藍色棉布幅巾,明代幅巾面料大部分都是以棉、麻、絲為主,圖中的幅巾有三尺,將布裁剪成方形,從而包裹住頭,幅巾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防塵,男士佩戴會顯得儒雅。
而女性大部分是絲。因為這個布料柔軟還仙氣,佩戴在頭上有種楚楚可憐的味道,幅巾原本是男士所佩戴的,是士大夫的專屬首服,后面才開始逐漸的進入到儒生的群體,每年初一和十五的釋菜禮上儒生還要穿深衣戴幅巾祭祀孔子,明末時期流行女扮男裝,幅巾開始不只屬于男性了,秦淮八艷的柳如是就很熱愛佩戴幅巾,在這里也為女子感到十分悲哀,就像高跟鞋原本就是男士專屬。
幅巾給人的感覺十分仙氣,又自帶飄逸美,這就是明代女子為什么喜愛的原因,之所以佩戴黑色幅巾的居多,是因為黑色在古代地位很高,還有就是會給女子增加幾分神秘氣息。幅巾最早出現(xiàn)在漢代,文獻《后漢書·鄭玄傳》中明確記載到:“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見”,漢代人已經(jīng)提前享受到幅巾的魅力,幅巾在明代確實更盛行許多。
還有《三國志·魏志·武帝紀》中也有提到:“漢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為雅”,幅巾“雅”這個名聲已經(jīng)響當當了,明代算是重新流行了回來,幅巾會包裹住整個頭,包一半只能說現(xiàn)在的人為了觀賞性。
幅巾的長度就看女子喜歡哪種,肩膀處的幅巾會更日常,哪怕干活也不怕累贅,長幅巾可以達到腰身的位置,這個長度的幅巾會更仙氣,如果扎的是長發(fā),和幅巾搭配就會有種靈動美,短幅巾大部分都是將頭發(fā)盤起來,或者扎高髻,不然看著不美觀。
幅巾早期普通百姓只能用葛布,文人雅士使用的是絲帛,已經(jīng)有階級之分了,不過也沒有限制不讓百姓佩戴,因為很多物品都只屬于有權(quán)力的人才能擁有,百姓不能,明代時期也依舊如此,百姓只能使用素色普通布料佩戴,而有身份的大家閨秀就可以使用輕薄的絲織物,無論在哪里都是百姓苦啊。
看到這里就會發(fā)現(xiàn),幅巾大部分都是黑色,不過明代也確實黑色更火一些,也有白色,不過屬于冷門,白色會更有仙氣的味道,有種清純小白花的氣質(zhì),以現(xiàn)在的眼光看很像“孝巾”,但古代的孝巾是麻布,偏黃色材質(zhì),和純白色差異很大,所以白色幅巾也不能稱之為孝巾。
楊紫的幅巾唯一錯的地方就是沒有全部覆蓋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