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晨 通訊員:肖玲 朱志文
近日高溫不斷,武漢公交636路技工團隊的師傅們,整個夏季都頂著烈日堅守崗位,化身“急診醫(yī)生”,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技術,對每一輛即將上線運營的公交車進行細致入微的“體檢”,及時發(fā)現并消除潛在隱患,全力保障了市民夏日清涼、順暢出行。
8月24日上午,驕陽似火,636路公交場站內熱浪蒸騰。技工蔣紅明像往常一樣,手持專業(yè)檢測儀器,穿梭在待發(fā)車輛之間,進行著每日例行的上線前“健康檢查”。當檢查到一輛即將投入運營的車輛時,他敏銳地察覺到電路系統(tǒng)存在潛在隱患。
“這里有點問題,必須馬上處理!”蔣紅明立即放下工具包,俯身打開引擎蓋。此時,場站地面溫度已超過50℃,引擎艙內更是熱浪撲面。汗水瞬間布滿他的額頭,順著臉頰、脖頸不斷滑落,深藍色的工作服很快被浸透,緊緊貼在背上。他全然不顧,眼神專注如鷹,雙手熟練地檢測著每一條線路、每一個接頭,如同經驗豐富的醫(yī)生在為病人“聽診”。
經過近20分鐘的緊張“會診”與精準檢修,隨著蔣紅明一聲“好了!”,電路系統(tǒng)隱患被徹底排除,車輛恢復了最佳狀態(tài)。空調系統(tǒng)運轉平穩(wěn),涼風徐徐吹出,為即將上車的乘客營造了舒適的環(huán)境。
“高溫天,車輛負荷大,任何小隱患都可能影響乘客體驗。我們多一分細心,乘客就多一分舒心。”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蔣紅明樸實的話語道出了所有公交技工的心聲。他們深知,場站內的每一次細致排查,都是對市民出行承諾的堅實守護。
今年夏季,636路技工團隊進一步強化了源頭保障意識。他們加密了巡檢頻次,優(yōu)化了檢測流程,實行“每車必檢、隱患必除”的剛性機制。技工們利用車輛回場保養(yǎng)、夜間停場等時段,對空調系統(tǒng)、電路、發(fā)動機等關鍵部位進行深度“體檢”和預防性維護。截至目前,他們已累計消除各類車輛潛在隱患17處,有效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tài),以“零隱患”的執(zhí)著追求,成為了保障市民清涼出行的最堅實后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