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7月2日上午,太子李建成中箭身亡,所有人都以為玄武門之變結束了。
但沒人想到,真正的血戰(zhàn)才剛剛開始,李建成的三個手下不愿意就此罷休。
他們要為死去的主君報仇,結果,李世民損失了兩員大將,差點功虧一簣。
兩年的布局
李世民不是被逼上梁山,他是蓄謀已久,武德七年,常何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黃金百兩,送禮人是秦王李世民。
常何當時只是個右監(jiān)門校尉,管著玄武門的日常守衛(wèi),這份禮物重得離奇。
常何的年薪不過幾十兩銀子,突然收到百兩黃金,他懵了,李世民笑著說:"將軍守衛(wèi)辛苦,一點心意。"話說得輕松,常何心里明白,這不是簡單的賞賜。
從那天起,常何成了秦王府的常客。
李世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同樣的黃金,敬君弘也收到了,這個云麾將軍掌管著玄武門的宿衛(wèi)軍,李世民對他說:"君弘將軍忠勇可嘉。"
敬君弘受寵若驚,他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李世民盯上了。
還有呂世衡,中郎將,十二衛(wèi)的關鍵人物,李世民同樣用黃金收買了他,三個人,三道防線,李世民把玄武門的控制權,一點點抓在了自己手里。
這就是李世民的可怕之處。
別人看到的是兄弟相爭,他看到的是權力布局,別人在明爭,他在暗斗,武德九年春天,李建成給李世民下了毒,李世民吐血數(shù)升,差點死掉。
這件事讓所有人都以為,是李建成先動的手。
但真相可能恰恰相反,李世民早就準備動手了,李建成的下毒,只是給了他一個完美的借口,歷史就是這樣殘酷,誰先下手,誰就占據(jù)道德制高點。
李建成以為自己在下毒,其實是在幫李世民找理由。
六月初三夜里,李世民找到父親李淵,"太子和齊王要殺我。"李淵聽了,決定第二天召見三個兒子,當面對質(zhì),李世民要的就是這個機會。
他已經(jīng)等了兩年。
玄武門的廝殺
626年7月2日凌晨,李世民帶著十個心腹,悄悄進入了玄武門,常何打開了門,敬君弘讓開了路,呂世衡提供了掩護。
李世民的800私兵,無聲無息地潛入了皇宮。
這就是收買的力量,別人要破門而入,李世民卻能大搖大擺地走進去,錢能通神,更能通玄武門,上午巳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宮朝見。
他們不知道,自己正走向死亡。
李建成騎著馬,慢慢悠悠,他以為玄武門是安全的,因為常何是他的人,他不知道,常何早就被李世民收買了,走到臨湖殿附近,李建成感覺不對。
太安靜了,平時熱鬧的宮道上,一個宮人都沒有。
李建成心里一緊,立刻調(diào)轉(zhuǎn)馬頭,"大哥別走!"李世民的聲音從后面?zhèn)鱽恚钤仡^就是一箭,沒中,又是一箭,還是沒中,第三箭,依然沒中。
李元吉的箭法,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
李世民搭弓還擊,一箭正中李建成后心,太子從馬上栽了下來,當場斃命,李世民追擊李元吉,座下的馬突然受驚,把他甩進了樹林里。
李世民被樹枝絆住,一時爬不起來。
李元吉縱馬趕到,抽出弓弦要勒死李世民,就在這時,蹄聲大作,尉遲敬德帶著70個騎兵殺到了,一箭射死李元吉。
李世民撿回了一條命,如果尉遲敬德晚到一分鐘,歷史就要改寫了。
李建成死了,但戰(zhàn)斗沒有結束,消息傳到東宮,馮立聽到后,沉默了很久,這個翊衛(wèi)車騎將軍,出身北魏皇室,他的曾祖母是文明太后,血管里流著貴族的血。
但今天,他要為一個死人拼命。
"太子生前待我有恩,太子死后我怎能逃跑?"馮立拔出了劍,"就算死,也要為太子報仇!"東宮的軍鼓響了起來,薛萬徹聽到鼓聲,立刻集結了2000精兵。
這個東宮第一猛將,從來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忠義與死戰(zhàn)
"攻打玄武門!"薛萬徹一聲令下,2000騎兵向玄武門沖去,與此同時,謝叔方也在集結齊王府的兵馬,這個跟隨李元吉多年的老將,聽到主公死訊后,眼睛都紅了。
三路大軍,同時向玄武門發(fā)起了沖鋒。
李世民這才發(fā)現(xiàn),殺死李建成只是開始,真正的敵人,是這些不愿意投降的忠臣,張公謹一個人守著玄武門,這個右武侯長史力氣奇大,單手就能舉起千斤閘門。
面對2000敵軍,他死死抓著門閂不放。
"想進門,先過我這一關!"馮立的軍隊撞在門上,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張公謹被震得七竅流血,但手還是不松,敬君弘看不下去了。
這個被李世民收買的將領,面對門外的喊殺聲,熱血上涌。
他要出去和敵人決一死戰(zhàn),"將軍不可!"手下攔住他,"事情還沒定呢,咱們等等看。"敬君弘一把推開屬下,"我是軍人,軍人就要上戰(zhàn)場!"
呂世衡也站了出來,"敬將軍說得對,咱們一起上!"
兩個人帶著玄武門守軍,沖出了大門,這一沖,就是生死之別,馮立看到敬君弘出來,二話不說就撲了上去,兩個人廝殺在一起,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敬君弘的武功不如馮立,幾個回合下來,被馮立一刀砍倒。
呂世衡想要救援,被謝叔方攔住了,謝叔方雖然性格急躁,但武藝精湛,幾招過后,一矛刺穿了呂世衡的胸膛,李世民的兩員大將,當場斃命。
消息傳到后面,李世民的部下都慌了,"秦王,敵軍太強,我們撤吧!"
李世民咬著牙說:"撤到哪里去?今天不是他們死,就是我們亡!"薛萬徹攻了半天攻不下玄武門,突然改變了戰(zhàn)術,"攻打秦王府!"
這一招叫圍魏救趙,秦王府的精兵都在玄武門,府里現(xiàn)在是空虛的。
薛萬徹的算盤打得很精,只要攻下秦王府,就能抓住李世民的家眷,到時候拿人質(zhì)要挾,李世民只能束手就擒,這個戰(zhàn)術差點成功了。
秦王府的守衛(wèi)確實不多,眼看就要被攻破。
關鍵時刻,尉遲敬德提著兩顆人頭趕到了,李建成的頭,李元吉的頭,"太子和齊王已死,你們還要為誰拼命?"看到兩顆血淋淋的人頭,薛萬徹的軍隊開始動搖。
士兵們竊竊私語:"主公都死了,我們還打什么?"
"回家吧,別送死了。"軍心散了,隊形就亂了,薛萬徹看到大勢已去,只能帶著幾十個親兵逃進了終南山,馮立殺死敬君弘后,對部下說:"也算為太子報了一箭之仇。"
然后丟下武器,消失在人群中,謝叔方也收兵了。
三個忠臣的反擊戰(zhàn),最終以失敗告終,但他們殺死了李世民兩員大將,讓這場政變的代價變得沉重。
勝負與人心
第二天,馮立和謝叔方主動投案了,薛萬徹也從終南山里走了出來,李世民看著這三個人,心情復雜,"你們都是義士。"李世民說,"能夠忠于主公,值得尊敬。"
然后一揮手:"赦免他們的罪過,各有封賞。"
這就是政治的藝術,打敗敵人不是目的,收服人心才是關鍵,李世民知道,如果殺了這三個人,會寒了天下忠臣的心,以后誰還敢為主公拼命?
馮立后來被封為廣州都督。
謝叔方在平定吐谷渾的戰(zhàn)爭中立功受賞,薛萬徹成了李靖的副手,還娶了李世民的妹妹丹陽公主,但敬君弘和呂世衡只能躺在棺材里,接受追封。
敬君弘被追贈為左屯衛(wèi)大將軍、兵部尚書、絳國公。
呂世衡被追贈為右驍衛(wèi)將軍,死人的榮譽總是來得格外豐厚,兩個月后,李淵禪位給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稱帝,改元貞觀。
歷史把這場血腥政變,包裝成了"被迫自衛(wèi)"。
但真相是什么?李世民精心布局兩年,收買關鍵將領,挾制父皇,一步步走向皇位,他不是被逼的,他是主動的,李建成確實有問題,但李世民的手段更狠。
馮立、薛萬徹、謝叔方的選擇告訴我們什么?
忠義不分對錯,在亂世里,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選對了主公,榮華富貴,選錯了主公,身死名裂,但這三個人選擇了另一條路。
不管主公對錯,既然跟了他,就要跟到底。
這種忠義,在今天看來或許愚蠢,但在當時卻是最高的品德,李世民后來開創(chuàng)了貞觀盛世,證明了成功者書寫歷史的道理。
但我們不能忘記,這個盛世是建立在玄武門血泊之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