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最近,一種常見的農作物葉子在美國火了,一斤居然能賣到300塊錢,而在咱們國家,這種葉子都是農民拿來喂豬的飼料。
因為很多人覺得它口感很粗糙,一點也不好吃,所以平時根本就想不到它還有什么別的用處。
但不止是美國,在日本等一些國家也曾經對這種葉子十分“狂熱”,因為它被人們認為是“蔬菜皇后”,甚至是“航天食品”。
而且就算美國賣300塊錢1斤在市場上也是被瘋搶的狀態(tài)。
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蔬菜葉子這么搶手呢?
?——【·逆襲的葉子·】——?
這種葉子就是紅薯葉,紅薯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學名“甘薯”,屬于旋花科甘薯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的熱帶地區(qū),如今卻是世界范圍內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在我國,紅薯的種植范圍極廣,從東北的黑土地到南方的丘陵地帶,幾乎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尤其是在河南、山東、四川、廣東等省份,紅薯更是當地農業(y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紅薯植株的外貌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說有些 “樸素”,但仔細觀察,就能發(fā)現它的獨特之處。
從整體來看,紅薯植株分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地下部分是我們熟知的紅薯(塊根),形狀各異,表皮顏色多為紅色、紫色、黃色,果肉顏色也不大一樣,不同品種的紅薯,塊根的大小和顏色差異較大。
而地上部分則包括莖、葉、花,其中葉子就是我們所說的 “紅薯葉”,也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焦點。
紅薯的莖(藤蔓)屬于匍匐莖,通常呈綠色或紫色,質地柔軟,分枝能力極強,一株紅薯的藤蔓可以延伸到1-3米遠。
藤蔓上長有細小的絨毛,摸起來有些粗糙,莖節(jié)處還會長出不定根。
這些不定根一旦接觸到土就能重新長成1棵新的植株,這也是紅薯繁殖能力強、易種植的重要原因。
紅薯葉的形態(tài)則更為多樣,不同品種的紅薯,葉子的形狀、顏色都有所不同。
常見的葉子形狀有心臟形、三角形、掌狀形等,邊緣有的光滑,有的帶有鋸齒;
葉子的顏色也十分豐富,除了常見的深綠色,還有淺綠色、紫色、黃綠色等,甚至有些品種的葉子正面是綠色,背面是紫色,極具觀賞性。
紅薯葉通常是互生在藤蔓上,葉柄較長,一般在5-15厘米,葉片大小不一,小的如手掌般,大的可達20厘米以上。
每年的夏秋季節(jié),紅薯植株還會開出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朵,形狀酷似喇叭花(牽?;ǎ?,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甘薯花”。
紅薯花的花期較短,也就開一兩天的時間,花朵凋謝后也不怎么會結果。
紅薯的果實為蒴果,內含種子,但種子繁殖率低,且后代性狀不穩(wěn)定,因此生產中很少用種子繁殖。
紅薯的老家在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等地,據考古,早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印第安人就開始種紅薯了,當時它還是“主食”。
后來紅薯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16 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將紅薯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隨后又傳入非洲和亞洲。
關于紅薯傳入中國的時間,歷史上有多種說法,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 “明萬歷年間傳入”。
據記載,當時福建人陳振龍在菲律賓經商時,發(fā)現紅薯適應性強、產量高,且味道香甜,便想將其引入中國。
但當時菲律賓處于西班牙殖民統(tǒng)治之下,嚴禁紅薯種苗出境,陳振龍只好將紅薯藤纏繞在船繩上,外面用泥土包裹,歷經艱險,終于將紅薯種苗帶回福建泉州。
隨后,紅薯在福建迅速推廣種植,因其耐旱、耐貧瘠,產量遠高于水稻、小麥,很快就傳播到廣東、江西、湖南、山東等省份,成為緩解糧食短缺的重要作物。
在明清時期,紅薯的種植范圍不斷擴大,尤其是在災荒年份,它更是“救命糧”,勉強維持著普通人家的生計。
據《中國農業(yè)通史》記載,清朝乾隆年間,全國紅薯種植面積已達數百萬畝,年產量超過100億斤,成為國內第四大糧食作物。
但是在我國,人們食用的一般都是紅薯的根部,很少有人吃紅薯的葉子。
但在國外就不大一樣了,美食博主們爭相分享用紅薯葉制作的沙拉、意面、湯品,甚至還有人將其做成營養(yǎng)粉,加入到早餐的燕麥粥里面。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就率先掀起了“紅薯葉熱”,當時營養(yǎng)學家通過研究發(fā)現,紅薯葉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隨后紅薯葉迅速走進日本的家庭餐桌和高級餐廳。
而歐美地區(qū)對紅薯葉的關注,則始于21世紀初的“超級食物”浪潮。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天然食材,紅薯葉憑借其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和易種植的特性,逐漸進入歐美消費者的視野。
尤其是在素食主義、健康飲食理念盛行的當下,紅薯葉更是成為“植物基飲食”的重要選擇,從街頭的有機農場市集,一路走進了米其林餐廳的菜單。
反觀我國,直到近幾年,隨著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和 “在地食材” 概念的興起,紅薯葉才慢慢擺脫“喂豬菜”的標簽,出現在一些城市的菜市場和餐廳里。
但即便如此,其價格仍遠低于歐美地區(qū),新鮮紅薯葉每斤通常在2-5元,多數人購買也只是偶爾嘗鮮,并未將其視為“營養(yǎng)珍品”。
不過紅薯葉確實是一種低熱量并且高纖維的植物,而且還富含鈣質和維生素,就連胡蘿卜素都是很豐富的。
所以如果想要嘗試一下的話,可以采用“蒸”的方式,這樣能最大程度地保證養(yǎng)分不流失。
參考:
科普中國《這種不起眼的“喂豬菜”,在美國賣到 300 元一斤!竟然還搶瘋了…》2025-8-2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