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食品內參原創(chuàng)
作者丨景行編審丨橘子??????????????????????????????????
在711、羅森這樣的便利店,多了一個特別的陳列:小酒館。新興的DIY調酒風,讓它成為近兩年最火爆的風口之一。比當年的一整根參火,最為重要的是,這生意似乎更長久。
帶火的小酒和冰杯
2023年起,小紅書上刮起了一陣DIY微醺風,就是會有一些網友教你怎么用飲料+冰杯+各類白酒調配出不同口味的雞尾酒。而這里面飲料和酒相對好找一些,但是那小巧的、含有冰的杯子卻是難找。
這也讓711自制冰杯成為搶手貨。同時,711也在小紅書上推薦各類的調酒組合,主打一個:“一站式購齊,開啟微醺之旅”。彼時的小酒館還是主要以各類小酒陳列為主,比如,江小白、果立方、還有一些冷門的洋酒。這時的酒、其實包裝都是比較大的,即便小杯的江小白、果立方這個量也很大。
當越來越多的白酒企業(yè)看到商機,于是便紛紛推出10ml的小洋酒;更聰明的企業(yè)殺入了冰杯,這就是農夫山泉了,2024年農夫山泉的冰杯火爆整個夏天。它家的冰杯分兩種,一種是純味的,一種是橙味的?!百弮杀r夫山泉飲料+1.99元獲冰杯一個”,冰杯+萬物的概念讓越來越多的便利店、甚至一些零食店也都加入了這場“DIY小酒風”。
農夫山泉盯上了冰杯,更的多飲料企業(yè)則盯上了“小酒館”的陳列位、怎么把“小酒館”設計的更好看一些……“卷”起來的小酒館就這樣火了。與過往一塊牌子寫上DIY雞尾酒配方不同,現(xiàn)在的小酒館精致些了。
超市的“小酒館”就是一個小型臥式冰柜加三層陳列架。第一層放各類小酒,第二層放買斷的飲料品牌,三層是各種瓶裝飲料,而冰柜里則是各式的冰杯。
“中間那個陳列位置的買斷費用是5萬一個月,711共計180家店是這個費用。羅森的店更多,費用會更高一些”。某便利店供應商王總說,“非常搶手,基本一個月?lián)Q一次品牌,從農夫山泉到元氣森林,這個月是統(tǒng)一下個月又要換成可口可樂了”。
事實上,中間那個陳列位置在商超中連半節(jié)貨架的大小都沒有。
“很搶手,各個企業(yè)都卷,并且不是所有產品便利店都愿意賣,你要有相當?shù)睦麧櫋?。一知情人士透露,“便利店是不收小酒企業(yè)費用的,但小酒的利潤至少要在50%以上,基本上這些小酒都是便利店定制款。下面一層的飲料位置也是不收費的,只有中間那整層陳列才有陳列費”。
這個陳列費,基本各個飲料企業(yè)都能接受,“總比便利店做第二瓶1元要省,最主要的是、這無形中提高了產品的銷售價,對企業(yè)方來講,第二瓶1元這樣的活動很傷人。相對來講,買斷陳列費更能被接受”。當然,別人賣這個價格也確實是能貢獻足夠大的銷量,就這半節(jié)貨架不到的位置,至少能讓你的產品業(yè)績翻個兩三倍是沒問題的(在“小酒館”所在的便利店)。
相較于便利店的冰道,這個價格當然是合適的。畢竟,這還是小酒館發(fā)展的頭兩年,太多飲料企業(yè)并沒有重視這個陳列位,而未來的價格顯然會卷起來,小酒館占地空間也會越來越大。
(一月一個主題)
這種小酒館主打千人千面,飲料口味不同,倒入的量多少、不同的量都會有不同的口感,最為主要的是各種顏色的雞尾酒確實能讓人有分享有品嘗。甚至在上海這樣的城市里,上班先喝杯咖啡做牛馬,下午再來杯自調雞尾酒就可以“勇闖天涯”了。
小酒館除了白日里的消費,在即時零售下,其在夜間的消費力也大大提升。2024年,便利店酒水訂單增長了30%,雖然2025年數(shù)據(jù)還沒有統(tǒng)計,但通過一些便利店的自我統(tǒng)計,基本7月已經完成2024年一年的量,要知道整個2025年飲料的大盤從長遠來看,是低于2024年的。
我們看一些企業(yè)是盯著“小酒館”的陳列位卷,聰明的企業(yè)則是盯著“冰杯的市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形成一種習慣:喝飲料還是酒都會自己點幾個冰杯。即便當下各個企業(yè)都打破頭的投冰柜,但并不妨礙消費者拿著冰的飲料再往里加冰。
“兩種不同的口感”在談到冰鎮(zhèn)飲料和冰鎮(zhèn)+冰的飲料時,消費者說,“尤其是包裝奶茶+冰杯,基本能調出現(xiàn)沖的感覺”,相對來講,普通帶味的冰杯會更有些銷量,“兩摻”的口感。
除了家庭消費,在餐飲店聚餐的很多人也喜歡去便利店買幾個冰杯。“干凈,而且能沖淡酒精,確實是一種微醺的感覺”。目前,生產冰杯的企業(yè)有農夫山泉、伊利、蒙牛,很多消費者覺得,冰杯比自己家里做的水結冰要貴很多。因為上設備、改生產線、運輸?shù)某杀揪秃芨?,所以一個冰杯掙0.1元這不夸張。
會是下個“一整根參“?
小酒館的爆火會讓人不自覺地想起羅森便利店當年推出的“一整根參”,同樣是20元以上的價位,同樣是便利店的托舉以及小紅書的助力。除此之外就在于這波雞尾酒主打的依然是女性消費。
提起雞尾酒就不得不提的前輩,RIO雞尾酒,這個借助阿里零售通火起來的品牌。RIO雞尾酒當時太想走飲料的路,招了大量快消飲品出身的人員進行推廣銷售,卻失去了產品的小眾特色。此后,RIO推出微醺這個品牌,在各大直播間、小紅書也占據(jù)一定的市場份額,尤其是疫情期間,微醺這一產品的量有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女性消費者的選擇就是百事薯片的零食,螺螄粉的主食,微醺的輔助。
疫情之后,真的是整個女性消費市場的崩盤,甚至有人說,是“舔狗經濟”的破碎。導致過往主打精致女性消費的產品幾乎都腰斬了。螺螄粉是70%銷量下滑,薯片、小杯面的銷量也很低迷,微醺更不用說了,已經很久上不了女性消費者的桌面了。
小酒館大體上是另一種“一整根參”,但我們要看到的是、便利店這些年的造產品能力。在零食店、臨期折扣店以低價搶市場,山姆、盒馬以白牌定制搶市場的時候,便利店走了另一條路:創(chuàng)造不同的消費模式。
大家看到了一整根參的倒下,沒成為下個元氣森林,但便利店帶火了一波植物飲料,現(xiàn)在消費者誰不選個中式養(yǎng)生水喝一喝。在這個“鏈條”之下,便利店的利潤是節(jié)節(jié)攀升,創(chuàng)造消費場景的能力也在提升。
另外,女性消費群體的消費能力、以及“她”帶動的消費習慣也是不可以忽視的。雖然,女性消費的“大王旗”不停地變幻,但基本上很少看到女性消費的客單價是下降的,基本上,主打的就是高價,對傳統(tǒng)品牌有相當大的破壞力,你覺得5元飲料沒人買,那邊20元的雞尾酒賣的起飛,與之捆綁的飲料沒有低于5元的。同時,也讓便利店的24小時線下營業(yè)有更實際的凌晨消費場景。
如果說農夫山泉們打破了早年間“誰花1元買瓶水”這樣的偏見,便利店的女性消費則讓人看到“1元1瓶水”變成冰、它要賣2.5元起步了。
同時,我們看到很多企業(yè),總是能看得更長遠:這種女性消費肯定火不了太久,我大量投入不值當,我就買個陳列位蹭波銷量就好。也只有少數(shù)企業(yè)覺得,“冰杯”或許是個消費潛力,我們可以前瞻投入下。
跟隨的風險小,前瞻的收益大,但顯然跟隨的路好走。于是,更多企業(yè)去卷“5萬元買半節(jié)貨架位置的陳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