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塞爾維亞要加入北約,這是真的嗎?最近,俄羅斯駐塞爾維亞大使在接受采訪時稱,西方企圖將塞爾維亞拉入北約,其部分目的是掩蓋1999年轟炸南聯(lián)盟的罪責。西方希望罷免塞爾維亞總統(tǒng)武契奇,并用一個受歐盟控制的軟弱政治人物取而代之。這個人看似是國家領(lǐng)導人,但實際上完全屈從于歐盟。
?——【·西方為何死磕塞爾維亞?·】——?
1999年,北約在未經(jīng)聯(lián)合國授權(quán)的情況下,對南聯(lián)盟發(fā)動了78天的空襲,造成2500多人死亡,貝爾格萊德變成一片廢墟,連中國大使館都未能幸免。
這場戰(zhàn)爭被國際社會定性為侵略,但西方至今不愿承認錯誤,反而想通過把塞爾維亞拉入北約,讓受害者“入伙施暴者俱樂部”,從而淡化歷史罪責。
這種操作并不新鮮。當年烏克蘭危機爆發(fā)前,西方也是用“民主”“價值觀”做幌子,試圖把烏克蘭變成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現(xiàn)在輪到塞爾維亞,劇本幾乎一模一樣。
曾任美國科索沃問題特使的格雷內(nèi)爾就曾公開宣稱,塞爾維亞的未來“應該與美國同在”,言外之意就是要切斷與中俄的關(guān)系。他們心里清楚,只要塞爾維亞還站在中俄一邊,1999年的舊賬就隨時可能被翻出來,成為西方道德高地崩塌的導火索。
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巴爾干半島的地緣價值。俄烏沖突讓北約在東歐的擴張暫時受阻,但巴爾干地區(qū)仍是一塊“肥肉”。這里是連接歐亞的咽喉要道,控制塞爾維亞就能掐住俄羅斯向歐洲輸送能源的陸路通道,同時擠壓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拓展歐洲市場的空間。
特別是中塞合作的匈塞鐵路項目,一旦全線貫通,中國貨物從貝爾格萊德到布達佩斯只需3小時,這讓西方如坐針氈。所以他們急著把塞爾維亞納入北約體系,本質(zhì)上是在爭奪21世紀的戰(zhàn)略制高點。
?——【·武契奇為啥成了西方眼中釘?·】——?
西方要換掉武契奇的心思,從他2017年當選總統(tǒng)就開始了。這位出身右翼政黨的強人,把塞爾維亞帶出了一條“小國大外交”的路子:既和歐盟談入盟,又拒絕制裁俄羅斯;既買中國的FK-3防空導彈,又引進俄羅斯的T-72坦克。
這種“腳踏兩條船”的策略,讓西方既愛又恨——愛的是塞爾維亞的市場潛力,恨的是武契奇始終不肯完全倒向西方。
最讓西方抓狂的是武契奇在科索沃問題上的強硬。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后,武契奇多次頂住壓力,拒絕承認其合法性。他甚至通過外交手段,讓30多個國家撤銷了對科索沃的承認。
這直接觸動了西方的利益鏈條——科索沃是北約在巴爾干的重要支點,一旦塞爾維亞重新掌控科索沃,北約的東翼防線就會出現(xiàn)缺口。所以西方一直想扶持一個聽話的傀儡,比如前總理布爾納比奇這樣的親歐派,來取代武契奇。
塞爾維亞90%的天然氣依賴俄羅斯供應,價格比歐洲市場低40%,這是武契奇對抗西方制裁的底氣之一。而中國與塞爾維亞的貿(mào)易額三年激增300%,2024年達到75億美元,中國已成為塞爾維亞第三大貿(mào)易伙伴。
這種“去西方化”的經(jīng)濟轉(zhuǎn)型,讓西方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他們明白,只要武契奇在位一天,塞爾維亞就很難完全淪為西方的經(jīng)濟附庸。
?——【·武契奇會步澤連斯基后塵嗎?·】——?
盡管西方小動作不斷,但武契奇的位子目前還穩(wěn)如泰山。第一重防線是塞爾維亞的憲法。2006年通過的憲法明確規(guī)定,塞爾維亞保持軍事中立,禁止加入任何軍事聯(lián)盟。
這就從根本上堵住了加入北約的法律漏洞。即便西方施壓,修改憲法需要議會三分之二多數(shù)通過,而武契奇領(lǐng)導的前進黨聯(lián)盟在議會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短期內(nèi)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
第二重防線是民意。1999年的轟炸給塞爾維亞人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創(chuàng)傷,至今貝爾格萊德街頭仍能看到被炸毀的建筑遺跡。這種集體記憶轉(zhuǎn)化為強烈的反北約情緒,2025年3月貝爾格萊德爆發(fā)的萬人游行,就直接喊出“北約滾出去”的口號。
武契奇正是抓住這一點,每次抗議都強調(diào)“西方想讓我們忘記歷史”,成功把自己塑造成民族利益的守護者。
第三重防線是中俄的支持。俄羅斯不僅低價提供天然氣,還向塞爾維亞交付了19輛T-72MS坦克和20輛裝甲運兵車,并定期舉行聯(lián)合軍演。
中國則通過匈塞鐵路、人工智能合作等項目,幫助塞爾維亞提升基礎(chǔ)設施和產(chǎn)業(yè)競爭力。這種“雙保險”讓西方投鼠忌器——如果強行推翻武契奇,塞爾維亞很可能徹底倒向中俄,這是西方最不愿意看到的結(jié)局。
不過,武契奇也并非高枕無憂。2024年諾維薩德火車站頂棚倒塌事故引發(fā)的抗議,以及2025年持續(xù)7個月的街頭騷亂,都暴露了民眾對腐敗和經(jīng)濟問題的不滿。西方正試圖把這些民生問題政治化,通過資助反對黨、操縱媒體輿論,制造“武契奇獨裁”的假象。
但武契奇的應對也很老辣:一方面成立新的政治運動“明日塞爾維亞”,試圖整合各派力量;另一方面將抗議活動定性為“西方顏色革命”,成功轉(zhuǎn)移了民眾的注意力。
26年前北約的炸彈沒能讓塞爾維亞屈服,今天的政治操弄同樣難以奏效。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