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春節(jié),河北平山縣北雁村,一個簡陋的農(nóng)家院內(nèi),八路軍同志們,正在操辦一場婚禮。
結(jié)婚的是老五團政委蕭鋒和縣委宣傳部的女同志貢喜瑞,可令人訝然的是,婚禮早就準備好了,新郎卻外出打仗,久久不歸。
終于,傍晚時分,蕭鋒帶著人馬回來了,還帶回了
一大堆繳獲,其中還有日軍的罐頭、糖果、香煙,大伙兒是歡天喜地,這場婚宴吃的很盡興。
大婚之日,新郎帶著繳獲回來,作為新娘的貢喜瑞,那也是相當有面子,在送走慶祝的人們后,她就坐在炕沿上,等著蕭鋒過來跟自己說話。
可令她沒想到的是,回到屋子的蕭鋒,仿佛沒有發(fā)現(xiàn)她這個新娘的存在,獨自走到桌前,拿出個小本子,專心致志的再寫些什么東西,這讓貢喜瑞感覺一陣好笑。
婚前,她跟蕭鋒已經(jīng)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對他也有一定了解,知道這個人沒上過一天書,新婚夜裝“書生”,貢喜瑞以為他是害羞,就坐著等他。
可誰料,蕭鋒這一寫,就是很長時間,等的貢喜瑞都睡了一覺醒過來了,他還沒有寫完。
不止如此,醒來的貢喜瑞還看見,蕭鋒是一邊寫一邊哭,這讓她心里咯噔一下,她忙湊過去問蕭鋒:“怎么了?你……是不是不喜歡我?”。
聽到貢喜瑞說話,蕭鋒這才驚覺,屋子里還有一個人,意識到失態(tài)的他,趕忙擦掉眼淚,對貢喜瑞說:“你想到哪兒去了,我是真心喜歡你!”。
蕭鋒告訴貢喜瑞,自己這十幾年來,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這個習慣,是亡妻蕭曼玉幫她建立的,在這個新婚之夜,他又想起了她。
害怕貢喜瑞誤會,蕭鋒給她講起了他跟蕭曼玉的故事。
蕭鋒,原名蕭忠謂,江蘇太和縣南溪鄉(xiāng)人,出生當?shù)匾粋€雇農(nóng)家庭,6歲喪父,為了生存,他只能給瞎眼母親做拐杖,跟著母親一起四處乞討。
年紀稍大一點,就被送去給地主家放牛,饑寒交迫中,他挨到了9歲,在親戚的介紹下,去了離家10里外的一個裁縫鋪子學裁縫。
老裁縫對蕭鋒并不好,完全是把他當作奴隸使喚,甚至因為他不小心弄斷一根針,就用鐵尺把他打得頭破血流。
雖然遭受了許多屈辱,可為了學一門謀生的手藝,他只能強忍著。
在裁縫鋪,唯一令蕭鋒欣慰的就是,他認識了裁縫鋪隔壁女孩蕭曼玉。
蕭曼玉比蕭鋒年紀稍小,家境優(yōu)渥,被父母送進了學堂讀書,在放學或者節(jié)假日,蕭曼玉經(jīng)常找蕭鋒玩。
蕭曼玉不僅人長的漂亮,而且心地極好,她從來不會看不起出身低下的蕭鋒,閑暇時,還會教蕭鋒認字、背古詩,還把自己的舊課本、鉛筆頭給蕭鋒,讓他自己練習。
蕭曼玉的舉動,讓蕭鋒是感激至極,為了回報蕭曼玉,蕭鋒會偷偷給蕭曼玉裁剪衣服,兩個小孩相處的很愉快。
轉(zhuǎn)眼時間來到1927年,這一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相繼爆發(fā),革命的火種,也傳播到了吉安、泰和一帶、
這年10月的一天,蕭曼玉神神秘秘的把蕭鋒從裁縫鋪叫了出來:“忠謂哥,你怕死不?”。
聞言,蕭鋒一愣,還以為蕭曼玉遇到了什么事情,需要自己給她出頭,立馬答道:“不怕,干嘛?”。
“你敢不敢跟我去參加秋收暴動?”,蕭曼玉滿懷期待的問。
一聽要去打仗,蕭鋒笑了,他小時候跟舅舅練過武,會耍馬刀,蕭曼玉都不怕,他會怕?于是一口便答應(yīng)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蕭鋒也不去裁縫鋪工作了,就跟著蕭曼玉,四處去聯(lián)絡(luò)人,等到暴動的那天,他們竟然拉起了一支由42個小孩子組成的隊伍。
當時,蕭鋒才13歲,蕭曼玉年紀更小。
1928年初,蕭鋒、蕭曼玉又召集家鄉(xiāng)的孩子們,成立了“泰和游擊隊第一小隊”,蕭鋒任小隊長,蕭曼玉則因為要念書,沒有擔任職務(wù)。
這支游擊小隊,其實就是一個兒童團。
1928年5月,在蕭鋒的帶領(lǐng)下,游擊小隊打了一場勝戰(zhàn),這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在開總結(jié)大會的時候,就有人提議,把他們的輝煌戰(zhàn)績記錄下來,誰是英雄,哪個表現(xiàn)好,都寫清楚,作為“戰(zhàn)斗史”
在一眾小孩中,只有蕭鋒勉強認識幾個字,這個重任,就落在了他的頭上,于是,蕭鋒開始寫人生的第一篇“文字”。
這篇“文字”很短,只有200來字,但蕭鋒卻足足寫了3個小時,其中有一少半字,還是用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號代替。
可即便如此,當他第二天念給小伙伴們聽,小伙伴們還一個個夸他寫的好,要他把這件事情,接著做下去!
被小伙伴夸,蕭鋒很開心,可讓他寫“戰(zhàn)斗記錄”,這可難壞了他,因為他認識的字太少了。
好在一點,一個月后,蕭曼玉從學校畢業(yè)了,也來到了游擊隊,他立馬找到她,讓她幫忙修改日記。
得知蕭鋒做的事情,蕭曼玉是鼎立支持,她告訴蕭鋒,可以以日記的形式,記錄每天發(fā)生的事情。
至于識字少,這個好辦,她給他定了個目標,每天教他20個字,必須學會!
見蕭曼玉愿意幫助自己,蕭鋒開心的是一蹦三尺高,無論多忙多累,蕭鋒都雷打不動的每天學20個字。
在蕭曼玉的教導下,蕭鋒進步神速,但想認識所有的字,又談何容易?況且蕭曼玉也是個10歲出頭的小孩子,她又能認識多少字?
在蕭鋒認識大部分常用字后,蕭曼玉又教他簡單的“文化課”,慢慢的,蕭鋒能閱讀報紙,看懂文件了。
他們一個教的認真,一個學的認真,感情也一點點增進,漸漸朝著愛情的方向發(fā)展。
1929年秋,蕭鋒、蕭曼玉帶著200多名隊員,參加了襲擊羅家墟的戰(zhàn)斗,這也是蕭鋒第一次受傷,一顆子彈,擊中了他的大腿,血流如注,蕭鋒昏了過去。
等他醒來,已經(jīng)被同志們抬回了游擊大隊,睜開眼,看到的是蕭曼玉正坐在窗前,借著微弱的燈光,看著他的日記本流淚。
見他醒來,蕭曼玉擦掉臉上的淚水,跟他說:“忠謂哥,今天的日記,我替你補上了。”,說罷,便念給蕭鋒聽……
1932年,在同志們的祝福下,16歲的蕭鋒,和年紀更小的蕭曼玉喜結(jié)連理。
因為表現(xiàn)出色,婚后沒多久,他們夫婦就被送到革命圣地瑞金的列寧學校學習。
在瑞金,蕭曼玉給蕭鋒買了一本字典,這更方便了他認字識字,以及理解字的意思。
在這本字典的幫助,蕭鋒第一次讀完了《共產(chǎn)黨宣言》,并理解了其中的含義。
在瑞金學習了半年,他們準備返回駐地,誰料,中央臨時有安排,要蕭鋒繼續(xù)留在黨校學習,蕭曼玉只能獨自返回。
在那個戰(zhàn)亂年代,一次分別,就有可能是生離死別,送蕭曼玉離開的時候,蕭鋒是依依不舍。
這時候,蕭曼玉又告訴了他一個好消息,那就是自己懷孕了。
得知即將當父親,蕭鋒是又驚又喜,他立馬要去向組織回報,要跟著蕭曼玉一起回去,但卻被蕭曼玉攔住了。
因為能在瑞金學習,是黨的栽培,將來,蕭鋒能為革命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
分別之后,留在瑞金的蕭鋒,無時無刻不思念著妻子,半年后,他收到了妻子的消息,但卻是噩耗。
時任吉安縣少共書記的蕭曼玉,在跟著縣委機關(guān)轉(zhuǎn)移的路上,遭到敵機轟炸,連同腹中胎兒一起犧牲,跟他們一同被炸死的,還有近百名同志,這便是震驚一時的“水南慘案”。
妻兒的離世,讓蕭鋒痛徹心扉,他謹記妻子的教誨,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堅定不移的跟著黨走!
也牢記妻子對他說的,寫日記,就是寫歷史,只要活著,就要寫。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蕭鋒嶄露頭角,打吉安縣城時,他提議用火牛陣,打了敵人個出其不意,受到朱老總嘉獎,獎勵了他一把盒子槍。
1934年3月,因為表現(xiàn)突出,他獲得一枚紅軍3等勛章。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蕭鋒跟著部隊,參加了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在突破烏江、飛奪瀘定橋等戰(zhàn)斗中,都有不俗表現(xiàn)。
1935年7月,蕭鋒還奉命,只身去跟國民黨騎兵六師師長白鳳翔談判,并成功達成互不侵犯條約。
長征途中的蕭鋒,表現(xiàn)很不錯,到達陜北后,他被任命為紅3團團政委。
緊接著,他參加了抗日戰(zhàn)爭,先后擔任八路軍115師騎兵團政委,晉察冀軍區(qū)一分區(qū)三團政委,四分區(qū)五團政委、團長等職,先后參加平型關(guān)大捷,百團大戰(zhàn)等大小戰(zhàn)役。
在首戰(zhàn)馬首關(guān)中,蕭鋒打破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陳莊殲滅戰(zhàn)中,他又指揮重機槍手,干掉了日軍號稱“牛刀子”專家的水源旅團長。
在此后,蕭鋒跟同志們在根據(jù)地展開麻雀戰(zhàn)、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等等,打的日寇是聞風喪膽。
轉(zhuǎn)眼時間來到1942年,此時,蕭曼玉已經(jīng)犧牲將近10年,這10年間,蕭鋒一直埋頭工作,沒有考慮過自己的婚姻大事,這讓身邊的同志們很是著急。
建屏縣縣長臧伯平是個熱心腸,見蕭鋒26歲了,還是個單身漢,便張羅著給他介紹對象。
貢喜瑞也是一位了不得的女同志,她是河北平山縣人,比蕭鋒小7歲,曾在井陘師范就讀,抗戰(zhàn)爆發(fā)后,她放棄學業(yè),組織家鄉(xiāng)的婦女一起救國。
當時的貢喜瑞,年紀尚小,見貢喜瑞人漂亮又能干,當?shù)氐刂黜n世棋就要她給自己12歲的兒子當媳婦。
貢喜瑞拗不過父母,只能無奈答應(yīng),但在結(jié)婚當日,她竟身穿一身白衣,搞的韓家很沒面子。
不僅如此,在嫁到韓家后,她還積極做韓家婦女的思想工作,韓家的3個女兒,都跟著她參加了抗日組織。
后來,貢喜瑞擺脫封建婚姻束縛,來到邊區(qū),一邊當老師,一邊組織婦救會,到1939年,她已是建屏縣婦救會主任。
在她的帶領(lǐng)下,婦救會的婦女們,給八路軍做軍鞋軍衣,四處為八路軍籌糧,為革命作出了極大貢獻。
因為表現(xiàn)突出,1940年,貢喜瑞還被送去華北聯(lián)合大學學習,可謂是文武雙全。
一個是紅軍時期走出來的老革命,一個是意氣風發(fā)的女干部,二人很能聊得來,在經(jīng)過半年時間的相處后,在1943年春節(jié)喜結(jié)連理,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一幕。
聽完蕭鋒和蕭曼玉的故事,貢喜瑞是淚流滿面,她并沒有因此怪蕭鋒,反而對蕭鋒說:“你就把我當成曼玉吧,盡管我沒有她好,但我會努力向她那樣去做!”。
革命年代的夫妻,注定聚少離多,蕭鋒和貢喜瑞也不例外,成婚沒多久,他們便分開,各自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
1943年9月,貢喜瑞從蕭鋒警衛(wèi)員口中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前線的蕭鋒,因積勞成疾,竟然吐血了。
聞言,貢喜瑞立馬跑去探望,看到妻子,蕭鋒很開心,但他卻要求妻子對此事保密,因為……前線需要他。
看著面黃肌瘦的丈夫,貢喜瑞是心疼至極,她本想找老鄉(xiāng)買幾個雞蛋,可根據(jù)地被掃蕩多次,人都快死光了,哪里會有雞蛋這種金貴物?
就在貢喜瑞發(fā)愁在哪里找雞蛋時,她竟然在路邊碰到了一只死狗,伸手一摸,身上的肉還是軟的,她立馬拿回家炮制,給蕭鋒做了頓好的。
1944年夏,貢喜瑞懷孕了,在她懷孕4個月的時候,蕭鋒接到命令,讓他帶800新兵奔赴延安。
不愿再次跟妻子分離,蕭鋒也帶上了貢喜瑞,出發(fā)前,蕭鋒是信心滿滿,他對貢喜瑞說:“日本鬼子要是知道他蕭二爺帶路,肯定會主動讓路!”。
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上路的第一天,他們就收到消息,日軍已部署了六七百人馬,準備截擊他們。
收到情報后,蕭鋒立馬開會,安排部署,最終,他決定,用一支小分隊,引開日軍。
可是,這支隊伍中,除了他跟妻子貢喜瑞,就全是新兵,派誰去呢?最終,蕭鋒決定,自己親自帶隊,去引開日軍。
可他的這個決定,卻遭到了妻子貢喜瑞的強烈反對,一來,當時蕭鋒正在生病,第二,他是這支隊伍的主心骨,他要有個閃失,部隊哪里還能再走下去?
于是貢喜瑞毛遂自薦,要求完成這一艱巨任務(wù),蕭鋒內(nèi)心雖然百般不愿,但也只能答應(yīng)。
第二天清晨,貢喜瑞就帶著20多人馬,大搖大擺出現(xiàn)在敵人封鎖區(qū),日寇見狀,立馬追擊,等追上山,才發(fā)現(xiàn)上當了,憤怒之下放火燒山。
而貢喜瑞,則讓戰(zhàn)士們解下綁帶,結(jié)成繩子,一個個爬下了懸崖。
趁著這個機會,蕭鋒帶隊穿過了封鎖區(qū),在安全地帶等了4天時間,才等到妻子和同志們回來。
這4天,蕭鋒有多煎熬,可想而知。
在經(jīng)歷40多天,行程1450公里后,蕭鋒一行平安到達延安,受到同志們的熱烈歡迎。
到達延安后,蕭鋒難得的過了一段清閑時光,這也是他自參加革命以來,唯一一次放松。
解放戰(zhàn)爭打響后,蕭鋒奔赴山東戰(zhàn)場,參加了萊蕪、孟良崮、皖東、皖西、豫東、沙土集、濟南、淮海、渡江、上海和金夏等戰(zhàn)役,等到全國解放,他已是華東軍區(qū)裝甲兵副司令員。
1955年,蕭鋒被授予大校軍銜,之所以如此低,是因為在攻打金門時……沒打好。
雖說如此,但蕭鋒卻并未氣羸,在他的不屑努力下,1961年,他成功晉升少將行列。
解放后的他,幾乎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了坦克、裝甲兵之上,為裝甲兵的革命化和現(xiàn)代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1年,蕭鋒離休,他開始整理自己多年的日記,并相繼出版了《長征日記》、《蕭鋒征戰(zhàn)記》、《蕭鋒日記》等等,為后人了解革命歷史,提供了珍貴資料。
1991年,蕭鋒離開人世,享年75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