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刖yuè人守囿yòu車
刖yuè人守囿yòu車春秋
山西聞喜縣上郭墓地7號墓出土
現(xiàn)藏:山西青銅博物館
高9.1厘米,長13.7厘米,寬11.3厘米。
這是一件青銅箱式六輪車,造型小巧,單手就可以托起。車子雖小,卻裝飾有猴、虎、鳥等14個立體動物,栩栩如生。
小車距今已經(jīng)兩千六七百年了,但車上可以自如轉(zhuǎn)動的部件達到15處之多。小車的六個輪子可以轉(zhuǎn)動,6處;車上頂蓋是活動的,正中間那只調(diào)皮的猴子是個提手,提起猴身,便可打開廂蓋,2處;車廂后面的兩扇車門可開合,2處;人手臂下的門栓可以滑動,1處;最后4處也是最神奇的,車頂上的四只小鳥,只需朝它們吹口氣,就會像風(fēng)車一樣,原地360度旋轉(zhuǎn),能夠轉(zhuǎn)動是因為小鳥體內(nèi)有一個小支柱做有間隙的支撐,小鳥體內(nèi)灌鉛,上輕下重,轉(zhuǎn)動就靈活自如。
車子左右壁飾鳳鳥紋,以高浮雕的小獸間隔。車廂四角各有一獸,獸頭部有角,卷唇尖耳,目凸出,四足附于車身拐角處,頭扭向背面作回首狀,卷尾。
車輪上趴著老虎。
車廂門旁立著一個被砍掉了左腳,拄著拐杖的小人,他頭戴尖頂帽,右臂彎曲,腋下夾著門栓,是一個遭受了刖刑的人?!半尽笔枪糯囊环N酷刑,砍去受罰者的左腳或雙腳?!班髖òu”是古代貴族豢養(yǎng)珍禽異獸的動物園?!吨芏Y?秋官》中說:“墨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guān),宮者使守內(nèi),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積?!本褪钦f受了刖刑的人要派去看守貴族的動物園。小車上有猴、鳥、虎等眾多動物和刖人的形象,與《周禮》記載相吻合,所以考古學(xué)家為它起了“刖人守囿車”的名字。
刖人的背后刻了一只燕子,可能與他的身份是東夷或者淮夷有關(guān),也可能是匠人對遭受刖刑的人寄以同情,希望他們身體雖然殘疾,仍然能有自由飛翔的心靈。
這輛小車的功能并無定論,它可能是弄器,即貴族的玩具,也可能是貴族女性的化妝盒、首飾盒。
七、刖人守囿車、聞喜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
刖人守囿車1989年出土于山西聞喜縣上郭墓地M7,這座墓為一棺一槨,墓主人頭北向,在頭骨右上角放置小車和一件小匜鼎,另有陶鬲、玉玦、圭各一件。當(dāng)年盜墓活動猖獗,發(fā)掘者張崇寧先生緊急將小車帶回太原保管,在火車上還險些與警察發(fā)生誤會。
上郭城址和邱家莊墓群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東南的鳴條崗東端,西臨涑sù水河,遺存以東周時期為主,1959年墓群首次發(fā)現(xiàn),此后做過多次考古發(fā)掘。出土有荀侯匜、賈子匜、陳信父壺、刖人守囿車等青銅器,據(jù)說子犯編鐘也被盜自此地。2020年勘探上郭城址為長方形,面積在40萬平方米以上。
綜合判斷,學(xué)者認(rèn)為此地便是“古曲沃”所在,即746B.C.晉文侯去世后,晉昭侯將其叔叔成師封為“曲沃桓叔”的曲沃,此后經(jīng)過67年三代人的戰(zhàn)爭,殺五晉侯逐一晉侯,678B.C.小宗打敗大宗,盡并晉地而有之,周王封晉武公為諸侯,史稱“曲沃代翼”。
典籍記載晉文公重耳去世后葬于曲沃,未來期望有所發(fā)現(xiàn)。
刖人守囿車大量使用分鑄的方式。分鑄法在春秋時逐漸取代渾鑄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鑄接、焊接工藝的加成下,又可以鑄造出極其復(fù)雜精巧的器物。
刖yuè人守囿yòu車既是獨特的藝術(shù)品,又體現(xiàn)了晉國高超的鑄造技藝,還是古代刑罰制度的實證,堪稱山西青銅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