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講究吉利,柿子樹便承載著“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金秋時節(jié),田野碩果累累,滿樹柿子像小巧的紅燈籠掛滿枝頭,在陽光下圓潤飽滿、光澤誘人,宛如大自然打磨的寶石。 《本草綱目》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固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可見柿子既營養(yǎng)美味又有藥用價值。不過老話“柿子樹上一把刀,棗子樹上一棍棍”聽來費解,實則藏著古人的農耕智慧與生活經(jīng)驗。
【柿子樹上一把刀】從字面意義上來講,就是柿子樹上放一把刀,那究竟是為什么呢?其實是暗示柿子樹的采摘或修剪需要特別的技巧和工具,就如同持刀般需要精準和小心。
眾所周知,柿子樹一般都長得比較高大,深秋后,柿子掛滿枝頭,人們往往是只能夠把夠得到地方摘下來,而位置很高的位置一般都不會摘,這時候便宜的就是小鳥,它們也可以嘗到柿子的鮮美。農村老人說:這就是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也是人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美好愿望。
其實,更為科學的說法就是,柿子樹雖然很高,但是相對來說也比較脆,因此越高越危險,相當于柿子樹上懸著一把刀給人已經(jīng)醒,登高很危險。同時也可以用刀修剪樹枝,不要讓柿子樹長得太高,總之安全是第一位。
【棗子樹上一棍棍】“秋風起,冬棗又飄香。鮮似珍珠初出水,色如瑪瑙乍凝霜。一見永難忘”,每年的10~11月正是冬棗成熟的季節(jié),一串串瑪瑙般的冬棗垂在枝頭,醉人的棗香沁人心脾,令人垂涎欲滴。田間地頭,一片片豐收的景象盡收眼底,農民伯伯一個個樂得合不攏嘴,累并快樂著。
在北方,棗子成熟后,因為棗子通常結得較為密集,且枝干相對較硬,用棍子敲打可能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采摘方法。這一表述也可能反映出棗子樹的生長特點和采摘時所需的力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