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在明還沒出發(fā)華盛頓,韓國就收到了壞消息,美國這次要逼迫韓國簽署21世紀版的“城下之盟”。
再加上李在明剛到美國,就吃到了“下馬威”,這讓一向要面子的韓國政府來說難以接受,不過在這短短二十四小時內,李在明也做出了強硬表態(tài)。
那么特朗普到底要逼著韓國簽署什么?李在明的表態(tài)又向美國傳遞了什么信號?
特朗普的“新殖民主義”清單
據(jù)《華爾街日報》和韓國《中央日報》聯(lián)合披露,特朗普政府在李在明訪美前,向韓國提交了一份名為《美韓戰(zhàn)略投資保障協(xié)議》的草案。
而這份協(xié)議的內容,堪稱21世紀版的“城下之盟”,根據(jù)條款內容,韓國需在未來10年內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
可韓國投資收益的90%歸美國政府或本土企業(yè)所有,也就是說韓國該掏錢掏錢,但利潤你別想帶走一份。
除此之外,韓國防衛(wèi)費分攤比例也要從目前的1.1萬億韓元翻倍至2.3萬億,且特朗普還想 提升“美韓聯(lián)合司令部”的“戰(zhàn)略靈活性”,目的是為美軍在韓境內自由調動鋪路。
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還要求韓國加入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聯(lián)盟,以此來限制向中國出口EUV級光刻設備,
就這些條款來說,每一條對于韓國來說都體現(xiàn)不出來“盟友合作”,反而讓人看到了美國給韓國政府脖子上上了“經(jīng)濟勒索+軍事控制+地緣站隊”三道枷鎖。
更諷刺的是,美方還要求韓國將這35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文件化”,說的直白點就是韓國需要列出每一筆資金的投資領域、時間節(jié)點、落地項目,甚至要設立“美方監(jiān)督委員會”來確?!安毁囐~”。
對于這樣的賣身契,李在明政府要是答應的,那無異于簽署了賣國條約,他回國之后也不用解釋,就能被韓國媒體的口水給淹死。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3500億美元對韓國這樣的經(jīng)濟體并非無法承受,但這錢要是按照美國的要求做的話,那可就是強制性投資。
加上強制性投資,可就意味著韓國企業(yè)未來十年在美國的投資是在為美國“免費打工”,加上美國還設定有投資防線,那韓國要是真的這么做,那完全是變相為美國產業(yè)升級輸血。
換句話說,韓國出錢、出技術、出人力,美國拿走絕大部分利潤,還掌控項目主導權,這完全就是“新殖民主義”
李在明遭遇下馬威
當李在明走下飛機,看到接機隊伍只有兩人時,韓國隨行官員幾乎集體失語,要知道,就在一個月前,日本首相石破茂訪美,迎接他的可是“副總統(tǒng)+國務卿+國防部長”三人組,白宮還特意安排了聯(lián)合記者會。
反觀李在明,連個像樣的歡迎儀式都沒有混到,這不僅僅是“冷遇”,更是特朗普政府對他赤裸裸的政治羞辱。
但如果你以為這只是特朗普的“小脾氣”,那就太天真了,因為這背后,是美韓關系幾十年來積壓的結構性矛盾的徹底爆發(fā)。
因為在軍事上,韓國軍隊的“指揮權”至今不在自己手里,哪怕韓國擁有全球第6大軍事預算、62萬現(xiàn)役軍人、先進的KF-21戰(zhàn)斗機和“玄武”系列導彈。
可戰(zhàn)時指揮權仍在駐韓美軍司令手中握著,而李在明也深知這點,所以他上臺后,曾公開表示:韓國必須擁有完整的國防自主權。
為此他推動國會討論“戰(zhàn)時指揮權移交時間表”,甚至提出“聯(lián)合指揮體系改革方案”,可這種操作碰了美國在亞太軍事布局的神經(jīng)。
除此之外,韓國引以為傲的半導體產業(yè),嚴重依賴美國技術,也就是說人家美國一旦不讓你韓國使用,那么韓國知名的半導體企業(yè)將瞬間癱瘓。
早在2023年,美國就曾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設備,間接導致韓國對華出口下降37%。
而且韓國高端產業(yè)深度綁定美國市場,一旦韓美關系惡化,美國完全可以采取多種操作來推動供應鏈“去韓國化”。
在這三重大山的壓迫下,韓國在與人家美國談判時,根本就沒有什么像樣的牌可打,反觀美國這邊,卻處處捏著韓國的命門。
李在明的“三步棋”
對于美國的步步緊逼,李在明也知道自己沒啥好應對的招數(shù),可即便如此,他也沒有選擇跪地求饒,而是打出了一套令人瞠目結舌的“組合拳”。
在這次啟程訪美前,李在明親筆致信中國領導人,重點強調互信是中韓關系的基石,這封信由前國會議長樸炳錫親自送達,而“重回健康軌道”這一措辭,實則是對前任尹錫悅“親美疏華”路線的公開否定。
尹錫悅任內,中韓貿易額連續(xù)三年下滑,2024年才勉強回升至3280億美元,而中國仍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占其出口總額的25%。
李在明很清楚:得罪美國,日子難熬;但得罪中國,飯都吃不上。
而李在明訪美當天,樸炳錫率團抵達北京,與中方高層舉行閉門會談,并在會談中明確提出:
愿意擴大自華進口農產品、醫(yī)療器械,支持中韓自由貿易協(xié)定升級談判,在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等領域加強合作。
更關鍵的是,韓方主動提及“五點共識”,而這是中國此前向韓國提出的改善關系方案,這種舉動等于向中國遞交了“投名狀”。
除此之外,韓國還宣布將由現(xiàn)任國會議長禹元植代表出席9月3日中國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大閱兵。
注意,是“國會議長”,不是總統(tǒng),這個安排極為微妙,因為不去,可能會被視為“站隊美日”,傷害中韓關系。
而李在明親自去的話,又會激怒美國和日本,破壞“美日韓同盟”,現(xiàn)在韓國派出“二號人物”去,既表達尊重,又不失平衡。
這正是李在明“實用外交”的精髓——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精準計算。
中美博弈下的“韓國困局”
李在明的這套操作,看似精妙,實則步步驚心,因為他面對的,是中美戰(zhàn)略博弈的超級風暴眼。
特朗普政府早已明確,不允許盟友在中美之間“騎墻”,如果李在明此次訪美表現(xiàn)“不夠忠誠”,美國完全可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針對李在明政府。
而中國雖然歡迎韓國改善關系,但也有明確要求:不參與對華圍堵、不限制正常經(jīng)貿合作、在涉臺、涉港等問題上謹言慎行。
如果李在明在美國壓力下妥協(xié),同意配合美國制裁中國的要求,那這封親筆信、這場閱兵、這封特使團,都將淪為“外交表演”。
所以李在明的外交雖然是想在鋼絲上跳舞,但他所走的繩子隨時會斷。
信息來源:
李在明抵美,美媒先嗨了:發(fā)生沖突時,韓國可以幫美國對付中國 2025-08-25 觀察者網(wǎng)
韓方:國會議長獲邀參加中方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2025-08-20 觀察者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