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從監(jiān)獄鐵窗到龍椅)
中國歷史上有個皇帝,剛滿月就蹲大獄,喝著女犯的奶水長大,十七歲還在為娶媳婦發(fā)愁,最后卻成了讓匈奴低頭、開創(chuàng)盛世的明君,這不是編的戲文,是漢宣帝劉詢的真事兒。你說這人的命,是不是比說書先生編的還玄乎?
征和二年的夏天,長安城里殺氣騰騰。漢武帝老爺子晚年犯了糊涂,信了“巫蠱”那套邪說,說有人用小木人咒他死。就這么點兒破事,最后鬧到太子劉據(jù)一家全卷進去。
咱主角劉詢,那會兒還叫劉病已,剛生下來五個月,連話都不會說,爹(史皇孫劉進)娘(王翁須)就被砍了頭,奶奶史良娣抱著他,哭哭啼啼地被扔進了京兆尹的大獄。
這監(jiān)獄可不是現(xiàn)在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有單間有被褥,那會兒的大獄,陰暗潮濕得能長出霉來,墻角堆著沒人收拾的垃圾,虱子跳蚤滿地爬,白天能聽見犯人哭嚎,晚上能聞見霉味和血腥味。
小劉病已裹在破布里,餓了就哭,渴了也哭,換旁人早沒了命,可他命硬,遇上了個叫邴吉的獄吏。
邴吉這人是個實在人,當年在太子府當過差,知道劉據(jù)是冤枉的??粗唏倮镟秽淮傅暮⒆?,他心就軟了:“再怎么說也是皇家血脈,總不能讓他死在這兒?!?/p>
(圖:監(jiān)獄女犯哺育劉病已)
他瞅了瞅獄里的女犯,挑了倆剛生完孩子、還有奶水的,一個叫胡組,一個叫郭征卿,跟她們說:“這孩子就托付給你們了,我每月給你們加些口糧,千萬別讓他餓著凍著?!?/p>
為了養(yǎng)這孩子,邴吉把自己的俸祿都省著花。那會兒漢朝官員俸祿是發(fā)糧食,邴吉就把自己的米分出一半,給孩子熬粥;布帛不夠,就把自己的舊衣服拆了,給孩子做小衣裳。
有人勸他:“邴大人,這可是罪臣之后,萬一陛下知道了,您腦袋都保不住!”邴吉就笑:“我是獄吏,守的是規(guī)矩,可規(guī)矩之外,還有人心?!?/p>
就這么熬到征和四年,小劉病已四歲,又遭了回滅頂之災。漢武帝病重,躺在床上起不來,一群方士圍著他說:“陛下,臣觀天象,長安監(jiān)獄里有天子氣,這氣克您,得把監(jiān)獄里的人全殺了,您的病才能好!”
漢武帝那會兒迷方術(shù)迷得厲害,一聽這話,立馬下了道圣旨,讓謁者令郭穰連夜去長安各獄“斬盡殺絕”。
郭穰帶著人半夜就沖到了京兆尹監(jiān)獄,剛要推門,邴吉直接橫住身子攔在門口,嗓門兒也亮:“這里面有皇曾孫!普通人都不能隨便殺,何況是陛下的親曾孫?你們要殺,先殺我!”郭穰急了:“這是陛下的旨意,你敢抗旨?”
邴吉也不慫:“旨意我認,但皇曾孫不能殺,要抗旨我一個人抗,跟旁人沒關(guān)系?!?/p>
就這么僵了一整夜,天快亮的時候,郭穰沒轍了,只能回去跟漢武帝告狀。漢武帝躺在床上,聽完這話突然嘆了口氣:“罷了,這都是天意啊?!本尤痪桶褮⒎溉说拿畛妨?,小劉病已又撿回一條命。
后來我總琢磨,邴吉當時就沒怕過嗎?他肯定怕,可他更怕良心不安,有時候啊,人心里的那點“善”,比權(quán)勢和生死都重。
后元二年,漢武帝駕崩,八歲的劉弗陵登基,就是漢昭帝。新帝登基要大赦天下,小劉病已終于走出了那座待了五年的監(jiān)獄。
可他沒家了,奶奶史良娣早就病死在獄里,邴吉只能抱著他,往史良娣的娘家送,也就是劉病已的太姥姥家。
太姥姥那會兒都七十多了,頭發(fā)全白了,看見重外孫瘦得跟小貓似的,抱著就哭:“我的乖孩子,苦了你了?!?/p>
老太太家里不富裕,可對劉病已比對親孫子還上心。早上天不亮就起來給孩子熬粥,晚上摟著孩子睡,怕他凍著;孩子身上長了瘡,老太太就用草藥熬水給他洗,一點一點摳掉瘡痂。
邴吉沒忘了這孩子的身份,回去就找掖庭(管皇室子弟起居的地兒)的官員,把劉病已的皇族身份報了上去。這一步太關(guān)鍵了:有了皇族身份,劉病已就能從宮里領(lǐng)生活費,不用再靠太姥姥接濟。
按規(guī)矩,未成年的皇族子弟得歸掖庭令管,那會兒的掖庭令叫張賀,以前是太子劉據(jù)的手下,一聽說劉病已是太子的孫子,立馬就上心了。
張賀對劉病已那叫一個好,自己掏腰包請老師教他讀書寫字,還總給孩子塞零花錢。劉病已長到十歲的時候,張賀看他穿的衣服舊了,就把自己兒子的新衣服拿給他穿;孩子想吃肉了,張賀就從家里帶肉過來。
有人跟張賀說:“你對這落魄皇孫這么好,圖啥?。克@輩子能不能翻身還不一定呢?!睆堎R就說:“太子當年待我不薄,我照顧他孫子,是應(yīng)該的。”
就這么著,劉病已在掖庭長到十七歲,到了該娶媳婦的年紀??伤莻€“罪臣之后”,沒權(quán)沒勢沒家產(chǎn),長安城里的人家,誰愿意把女兒嫁給一個連正經(jīng)住處都沒有的落魄皇孫?
(圖:民間許平君織布待嫁)
張賀看著急,就琢磨著給孩子找個實在人家。他想起掖庭監(jiān)獄的典獄長許廣漢,這人老實,家里有個女兒叫許平君,剛到出嫁的年紀,就主動上門說媒。
許廣漢一開始還猶豫:“他是皇族不假,可這身份……”張賀就勸:“病已是個好孩子,又聰明又懂事,你跟他相處相處就知道了。再說,我還能騙你?”
許廣漢琢磨了幾天,又見了劉病已一面,這小伙子雖然穿得普通,可說話辦事穩(wěn)重,眼神里有股韌勁,就點頭應(yīng)了這門親事。
劉病已娶了許平君,小兩口過得特別和睦。許平君是個勤快姑娘,知道家里不富裕,就自己織布做飯,把小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條。
沒兩年,兒子劉奭就出生了,劉病已白天去跟老師讀書,晚上回來抱孩子,跟媳婦說說話,日子過得平淡又踏實。那會兒他哪敢想當皇帝啊?能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就覺得是這輩子最大的福氣了。
可命運這玩意兒,總愛跟人開玩笑。元平元年四月,漢昭帝突然死了,才二十一歲,連個兒子都沒留下。
這下朝堂慌了,國不可一日無君,得從劉氏宗室里挑個繼承人啊。那會兒說了算的,是大將軍霍光。
霍光可不是一般人,漢武帝臨終前把昭帝托付給他,他輔政十三年,把朝政抓得死死的。昭帝的在時候,他還能盡心輔佐,可權(quán)力握久了,就不想放手了。他要找的不是什么賢明君主,是個聽話、好控制的傀儡。
大臣們一開始提議立漢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胥,霍光搖頭:“劉胥太有主見,不好管?!焙髞硭袅瞬赝鮿①R,這主兒是個紈绔子弟,霍光覺得他好拿捏。
可劉賀剛到長安,屁股還沒坐熱龍椅,就開始折騰:把自己在昌邑的狐朋狗友全召來長安,想讓他們當大官,還想把皇宮里的衛(wèi)兵換成自己人。
霍光一看,這哪行???我選你當皇帝,是讓你聽我的,不是讓你奪權(quán)的!沒等劉賀把位子坐熱,霍光就聯(lián)合大臣們上書皇太后,把劉賀給廢了。
這主兒總共就當了二十七天皇帝,成了歷史上有名的“短命皇帝”,后來被封了個“?;韬睢?,灰溜溜地回了封地。
廢了劉賀,霍光又開始犯愁:下一個選誰呢?就在這時候,邴吉站出來了。
邴吉這會兒已經(jīng)升了光祿大夫,跟霍光說:“大將軍,臣知道一個人,是衛(wèi)太子的孫子劉病已,今年十八了。這孩子在民間長大,讀書好,性子穩(wěn),老百姓對他印象也不錯,您要是選他,既合民心,也能安穩(wěn)朝局?!?/p>
霍光一聽,眼睛立馬亮了。劉病已是故太子的孫子,老百姓同情太子,立他能得民心;更重要的是,這孩子沒背景沒勢力,在民間待了十幾年,連朝堂規(guī)矩都未必懂,這不就是自己要找的傀儡嗎?沒猶豫多久,霍光就拍板:“就他了!”
元平元年七月,劉病已被從掖庭接到宮里。先封了陽武侯,畢竟是皇族,得有個爵位才能登基。沒幾天,就在霍光的主持下,穿上了龍袍,坐上了龍椅,改名叫劉詢,就是漢宣帝。
從監(jiān)獄到龍椅,他走了十八年,跟做夢似的。登基那天,劉詢看著底下跪著的文武百官,心里沒多少喜悅,反倒有點發(fā)慌,他知道,這龍椅不好坐,霍光才是真皇帝。
劉詢在民間的時候,就聽人說過霍光的厲害,昭帝時期,霍光說一不二,連丞相都得看他臉色。再加上自己從小受的苦,他早就養(yǎng)成了隱忍的性子。
登基后沒幾天,霍光就假模假樣地跟他說:“陛下,您現(xiàn)在長大了,朝政該還給您了。”
劉詢心里門兒清:這是試探我呢!我要是真接了權(quán),不出三天就得跟劉賀一個下場。
他趕緊站起來,對著霍光作揖:“大將軍您說笑了,朕剛登基,啥都不懂,朝政還得靠您打理。您要是不管,朕心里沒底??!”還下了道圣旨:以后朝廷大小事,先報給霍光,霍光定了之后,再奏給朕看。
為了讓霍光放心,劉詢還一個勁兒地給霍家封官:霍光還是大司馬大將軍,兒子霍禹封右將軍,大女婿鄧廣漢當長樂衛(wèi)尉(管太后寢宮保衛(wèi)),二女婿任勝當未央衛(wèi)尉(管皇帝寢宮保衛(wèi)),連侄孫霍山都當了奉車都尉(管皇帝車馬),霍家的人,幾乎把朝廷和皇宮的要害部門全占了。
有人跟劉詢說:“陛下,霍家權(quán)力太大了,您得防著點?!眲⒃冎皇切πΓ骸按髮④娛窍鹊弁懈兜闹爻?,幫朕穩(wěn)定朝局,我信得過他。”
可沒人知道,他夜里睡不著的時候,總想起監(jiān)獄里的日子,他知道,只有忍到霍光沒了勁兒,自己才能真正當皇帝。
霍光的胃口越來越大,連劉詢的后宮都要管。劉詢想封許平君當皇后,霍光不樂意,他想讓自己的小女兒霍成君當皇后,這樣霍家就能跟皇室聯(lián)姻,權(quán)力更穩(wěn)。
朝堂上的大臣們也看出來霍光的心思,有人就順著他說:“霍將軍的女兒賢良淑德,當皇后最合適?!?/p>
(圖:故劍情深)
可劉詢沒松口,他下了道挺特別的圣旨:“朕小時候有把舊劍,現(xiàn)在找不到了,你們誰能幫朕找回來?”
大臣們都是人精,一聽就明白了,陛下這是“念舊情”,想立民間的發(fā)妻許平君??!于是紛紛上書,請求立許平君為皇后。
霍光沒轍,只能同意。
可到了封許平君爹許廣漢的時候,霍光又跳出來攔:“許廣漢是刑余之人(受過宮刑),不能封列侯!”按漢朝規(guī)矩,皇后的爹最少也得封個列侯,可霍光就是不松口。
劉詢沒跟他爭,只是把岳父封了個“昌成君”,沒有列侯的爵位,只有個虛銜。
許平君知道后,跟劉詢說:“只要能跟你在一起,這些都不重要?!眲⒃兾罩氖?,沒說話,可心里早就把霍家記恨上了。
本始三年,許平君懷了二胎,臨產(chǎn)前身子不舒服,劉詢趕緊召女醫(yī)淳于衍入宮看病。
霍光的老婆霍顯,一看機會來了,她早就想讓女兒當皇后,許平君活著,女兒就沒機會。
她偷偷找淳于衍,塞給她一大筆錢:“你給皇后看病的時候,在湯藥里加點附子(一種有毒的藥材,孕婦吃了會喪命),事成之后,我保你全家富貴?!?/p>
淳于衍一開始不敢:“皇后是陛下的心頭肉,要是出了事兒,我全家都得死?!被麸@就威脅她:“你要是不辦,你丈夫現(xiàn)在當?shù)墓?,能不能保住還不一定呢?!?/p>
淳于衍被逼得沒轍,只能答應(yīng)。
許平君喝了加了附子的湯藥,沒幾天就開始肚子疼,疼得滿地打滾,沒一會兒就沒了氣。
劉詢趕到的時候,許平君已經(jīng)沒氣了,他抱著妻子的尸體,眼淚止不住地流,他跟許平君從最苦的日子過來,感情比誰都深。
他立馬讓人查皇后的死因,沒幾天就查到了淳于衍身上,順著線索就摸到了霍顯。
劉詢心里跟明鏡似的,是霍家干的,可他沒敢發(fā)作,霍家現(xiàn)在權(quán)傾朝野,他要是這會兒動霍家,自己都得完蛋。他只能把眼淚咽進肚子里,該上朝上朝,該賞賜霍家還賞賜,連一句不滿的話都沒說。
沒過多久,霍成君就進了宮,當了皇后。劉詢對霍成君也挺好,噓寒問暖,跟真的似的。
霍顯和霍成君都以為劉詢是個軟骨頭,沒把他放在眼里,他們哪知道,劉詢心里的火,早就燒得旺了,只是在等一個時機。
地節(jié)二年,霍光終于死了。劉詢這才松了口氣,可他沒急著動手,先以帝王的規(guī)格厚葬了霍光,陪葬茂陵,追封博陸侯,還讓霍禹繼承了爵位。
又封霍山為樂平侯,讓他領(lǐng)尚書事(管朝廷文書),就是讓霍家覺得,霍光死了,他們照樣能掌權(quán)。
霍家的人果然放松了警惕?;粲硖焯煸诩覕[架子,出門要帶一大堆隨從;霍顯更過分,居然把皇宮里的宮女召到自己家使喚,還私自改了霍光的墳。
劉詢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沒說一句話。
(圖:除霍收權(quán)的兵符)
等霍家徹底沒了防備,劉詢開始動手了。他先找了個理由,把霍光大女婿鄧廣漢的長樂衛(wèi)尉、二女婿任勝的未央衛(wèi)尉免了。
這倆職位管著皇宮的衛(wèi)兵,把兵權(quán)先拿回來;接著又免了霍家侄女婿的中郎將、騎都尉,把京城的兵權(quán)也收了;然后又把霍禹的右將軍免了,讓他當有名無實的大司馬。
這下霍家手里沒兵了。
霍家這才慌了,霍顯、霍禹、霍山湊在一起,商量著要發(fā)動政變:“現(xiàn)在陛下把咱們的權(quán)都收了,再等下去,咱們都得死!不如拼一把,廢了劉詢,立霍禹當皇帝!”
可他們哪兒是劉詢的對手?劉詢早就派人盯著他們了,他們剛商量完,就被一網(wǎng)打盡。
地節(jié)四年,霍禹被腰斬,霍顯和霍家其他子弟全被處死,霍成君也被廢了皇后,打入昭臺宮,折騰了八年,劉詢總算把霍家徹底鏟除,真正掌握了皇權(quán)。
有人說劉詢“刻薄寡恩”,可他沒因為霍家謀反就抹殺霍光的功勞。晚年的時候,他在麒麟閣畫了十一位功臣的畫像,霍光還是排第一,只不過沒寫名字,他知道,霍光雖然專權(quán),但也幫漢朝穩(wěn)住了局面,沒霍光,說不定就沒后來的“昭宣中興”。
歷史如棋,人心似局,劉詢分得清私怨和公義,這一點,就比很多皇帝強。
親政之后,劉詢就開始琢磨怎么把國家治好。他在民間待了十幾年,知道老百姓最苦的是啥:一是貪官污吏,二是苛捐雜稅,三是冤假錯案。
首先是整頓吏治。他恢復了漢武帝時期廢止的刺史制,讓刺史定期去地方查貪官,有問題直接上報。
而且每個地方官和刺史上任前,劉詢都要親自召見,跟他們說:“你們?nèi)チ说胤?,要好好辦事,別貪錢,別害百姓,我會盯著你們的?!?/p>
還讓他們寫下“保證書”,年底對照著查,誰敢糊弄?
有個叫王成的膠東相,上報說自己在膠東勸農(nóng)桑,讓八萬多流民回了家,劉詢挺高興,就賞了他關(guān)內(nèi)侯。
后來有人舉報王成虛報數(shù)字,劉詢立馬派人去查,查實后不僅收回了爵位,還把王成貶為庶人,從那以后,地方官再也不敢隨便糊弄他了。
然后是司法。劉詢自己在監(jiān)獄待過五年,知道里面的冤屈有多深。他說“霸、王道雜之”,就是既要講法制,又要行仁政。他廢了不少酷法,比如“連坐法”,還十次大赦天下,讓那些冤獄里的人能回家。
他還專門派大臣去地方查案子,有個叫于定國的廷尉(管司法的官),因為辦案公正,還被劉詢升了丞相。
那時候老百姓都說:“于公治獄,天下無冤民?!眲⒃冎?,只有老百姓不被冤枉,心里才會服朝廷。
經(jīng)濟上,劉詢也有一套。他接著實行輕徭薄賦,減輕農(nóng)民的負擔,登基后沒幾年,就把田租從十五稅一減到三十稅一,還多次免除災區(qū)的賦稅。他還派農(nóng)學專家蔡葵去全國巡視,教農(nóng)民怎么種莊稼,提高產(chǎn)量。
(圖:常平倉的糧官稱糧)
最厲害的是設(shè)立“常平倉”,糧食多的時候,國家按市場價買進來,別讓糧價跌得太狠,傷了農(nóng)民;糧食少的時候,國家再按市場價賣出去,別讓糧價漲得太狠,坑了百姓。
就這么個簡單的法子,就穩(wěn)住了糧食價格,農(nóng)民有了奔頭,老百姓也能吃上飯。
宣帝后期,長安的糧食一石才五錢,比文景之治的時候還便宜。街上的小買賣人多了,農(nóng)民也愿意種地了,社會就穩(wěn)定了,這就是“昭宣中興”的底子。
外交上,劉詢的本事比漢武帝還大。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耗光了文景之治的積蓄,也沒讓匈奴單于來長安磕頭;劉詢沒費那么多兵,就做到了。
他在邊境屯了重兵,匈奴不敢隨便來犯;又聯(lián)合烏孫等少數(shù)民族夾擊匈奴,把匈奴打得沒地方跑,匈奴內(nèi)亂后,五個單于互相打,最后呼韓邪單于打輸了,就來長安求見劉詢,想歸附漢朝。
(圖:匈奴單于歸附的貢物)
甘露三年,呼韓邪單于帶著大隊人馬來到長安,在城外就下了馬,步行進城,見到劉詢就跪下磕頭:“臣呼韓邪,愿歸附大漢,永為藩屬?!?/p>
劉詢親自出城迎接,還賞了他不少糧食和布帛。
這是漢朝建立一百五十多年來,匈奴單于第一次來朝見漢朝皇帝。漢武帝傾全國之力沒辦成的事,劉詢用柔剛并濟的法子辦成了。
從那以后,漢匈之間近二百年的戰(zhàn)爭結(jié)束了,北方的邊境居民終于能安居樂業(yè)了,打仗靠蠻力易,服人靠智慧難,劉詢懂這個理。
民間還有些關(guān)于劉詢的野史傳說,說他在民間的時候喜歡游山玩水,走到哪兒就吃到哪兒,還跟老百姓一起擺攤賣過東西,所以后來當了皇帝,特別懂做生意的苦。
這些傳說沒正史記載,不過劉詢在民間生活十幾年,肯定見過不少民間疾苦,傳說也不是完全沒道理,畢竟,只有吃過苦的人,才會真正疼惜吃苦的人。
黃龍元年十二月,劉詢病逝,才四十三歲,葬在杜陵(今陜西西安東),謚號“孝宣皇帝”,太子劉奭繼位,就是漢元帝。
在位二十五年,從牢底到龍椅,從傀儡到明君,把一個有點衰落的漢朝,又拉回了盛世。
有人說劉詢是“天選之子”,可我覺得,他更像是“自救之人”。命運給了他一副爛牌,出生就家破人亡,童年在監(jiān)獄度過,青年時落魄無依,登基后又被權(quán)臣拿捏??伤麤]抱怨,沒放棄,該忍的時候忍,該狠的時候狠,最后把爛牌打成了好牌。
劉詢的一生告訴我們,苦難不是白受的。他吃過牢獄苦,所以懂司法要公正;他見過民間難,所以懂吏治要清明;他被權(quán)臣欺負過,所以懂皇權(quán)要穩(wěn)固。
說到底,好皇帝不是生出來的,是在生活里磨出來的,磨掉了嬌氣,磨出了韌性,磨出了同理心,才能真正懂得“為君者,當為百姓謀”。
這大概就是劉詢留給我們的最好啟示:無論命運給你什么,都別慌,一步一步走,好好活,總能活成自己的光。
本篇為歷史通俗演繹,主要參考《史記》《漢書》《資治通鑒》,部分情節(jié)融合民間傳說與文學再構(gòu)。
參考資料:
《左傳》,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司馬光:《資治通鑒》,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本文部分配圖由 AI 輔助生成,僅為增強歷史氛圍與理解體驗,非史實復原,請讀者辨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