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顏菲??江長有
清晨5點半,天空泛起魚肚白。江西貴溪市泗瀝鎮(zhèn)新塘村,薄霧尚未散盡,低沉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循聲望去,無人機在低空掠過,噴灑出薄紗般的藥霧。田埂邊,53歲的村民朱發(fā)明嘴角掛著笑意,看著自家4畝地里一派繁忙。
“往年這時候,全家上陣,起早貪黑地忙碌。一畝早稻,除去買農資和請工的錢,掙不了多少。”朱發(fā)明從口袋里摸出一份水稻生產環(huán)節(jié)托管協(xié)議,“現(xiàn)在好了,簽了這個‘放心約’,村集體給我們承諾,保底每畝給260塊錢,或者200斤谷子。不用再為地里的事兒操心,騰出手去工地做工,一年能多掙一萬多元?!?/p>
朱發(fā)明的輕松,離不開新塘村村兩委的努力。
新塘村位于贛東北丘陵地帶,千畝耕地被切割得七零八落,戶均不足5畝?!鞍驼铺?,雞窩地,大農機進不來,轉不開身?!毙绿链妩h支部書記楊育亮站在村委會門口,指著遠處一片剛平整好的土地說,“以前,大部分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種地成本高、效益低,地撂荒看著心疼。想搞流轉,又怕農民心里不踏實,怕企業(yè)租了地不種糧?!?/p>
變化發(fā)生在2024年春天。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資源發(fā)包、物業(yè)出租、居間服務、資產參股等多樣化途徑發(fā)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熬娱g服務”4個字,打開了楊育亮的思路。在泗瀝鎮(zhèn)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新塘村開始了“黨建引領+居間服務組織+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探索。
“我們當起了‘紅娘’。農民把土地耕整、育秧插秧、統(tǒng)防統(tǒng)治、收割烘干等生產環(huán)節(jié)委托給村集體。村集體把各家各戶分散的地‘化零為整’,變成大塊田,再公開招標,請專業(y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來統(tǒng)一干。”楊育亮介紹,農民的土地承包權不變,收成還是自己的,只需按環(huán)節(jié)付服務費。通過規(guī)?;?,能夠降低生產成本約20%。目前,全村100余戶小農戶加入了托管體系。
在村務公開欄前,村民朱亮德仔細察看托管服務價格明細表。“耕一畝地80元,插秧120元,一次飛防15元……明碼標價,比自己請人劃算多了?!敝炝恋抡f,“開始也有些擔心,怕村集體‘吃了差價’,怕‘田保姆’糊弄。村干部們一戶戶耐心解釋,還帶我們去看了大農機,心里踏實了?!?/p>
為了讓農戶放心,村集體亮出了“鐵規(guī)矩”。
在村民朱貴太家的小院里,他正用簸箕晾曬新收的豆子?!叭ツ晡沂穷^一批‘吃螃蟹’的?!敝熨F太掏出手機,點開銀行短信,“托管3畝地,780塊到賬。年底村里用服務費結余搞二次分紅,又分了200塊。國家的稻谷補貼,也一分不少發(fā)給我了。這比過去自己種地,或直接將地租出去賺得多?!?/p>
“田保姆”們也在新模式下更好發(fā)揮作用。在江西紅壤食品有限公司的農機大院,總經理鄒贛南正指揮工人們保養(yǎng)嶄新的無人植保機?!斑^去為小農戶服務,機器跑路時間比干活時間還長,成本下不來?!编u贛南說,“現(xiàn)在新塘村近800畝地連成片,規(guī)劃好路線,效率顯著提高,每畝地成本降低了5%?!5?按作業(yè)量結算+績效掛鉤分紅’的模式,也激勵我們得把活干得更好。”
暮色四合。村委會門前的空地上,結束了一天勞作的村民們聚在一起,楊育亮被圍在中間?!懊髂辏泄艿牡貭幦≡俣嘈薄暗迷偬韮膳_帶北斗導航的無人收割機,效率更高”……大伙你一言我一語,笑聲爽朗,回蕩在稻浪之上。
新塘村用“居間服務”這把鑰匙,打開了小農戶與現(xiàn)代農業(yè)有機銜接的大門,為壯大集體經濟、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增添助力。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8日 07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