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花朵財經(jīng)觀察(FF-Finance)
撰文丨華見
一場外賣大戰(zhàn),幾乎把美團干趴了。
今日,美團股價開盤就暴跌12.55%,創(chuàng)下去年9月以來的新低。美團的競對也好不到哪里去,阿里港股跌了3.7%,京東也跌了3.5%。
美團暴跌的源頭,直指剛剛出爐的美團二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美團二季度凈利潤同比暴跌89%,從去年同期的136億元縮水到14.9億元,相當于少賺了120億。
雖然有分析說“美團會笑到最后”,但CEO王興心里其實是慌的。在電話會上,他多次呼吁“反對內(nèi)卷”,不想搞“價格戰(zhàn)”那一套。
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因為財報數(shù)據(jù)不會騙人——二季度,美團銷售及營銷費用暴增了51.5%,比去年同期多花了77億元。經(jīng)營利潤跌98%至2.3億,經(jīng)營利潤率從13.7%直接跌到0.2%。
這場外賣三國殺里,沒有贏家,從短期來看至少是這樣的。
雖然東哥二季度靠外賣日訂單,沖到了2500萬單,但新業(yè)務虧損從7億飆到147.8億,直接把公司拖成虧損9億。
阿里那邊,雖然沒出財報,但摩根士丹利測算了,它光是5-7月就在外賣上燒了140億,三季度可能還要再投200億。
如今的市場格局是怎樣的?根據(jù)瑞銀報告數(shù)據(jù),我們看到,美團的市場份額從74%掉到65%,餓了么從13%漲到28%,京東從別人嘴里硬生生搶了7%。
曾經(jīng)的一家獨大,現(xiàn)在真的成了三足鼎立。
這個夏天,消費者或許是暫時的受益者。“0元奶茶券”“滿30減20”的補貼紅包滿天飛,但這一切,都是平臺利潤表流血換來的。
數(shù)據(jù)顯示,美團二季度核心本地商業(yè)利潤暴跌75.6%,京東為了沖單把營銷開支拉高127.6%,阿里的淘寶閃購日訂單破億單的背后,是百億級別的投入。
PART.01
三季度可能更慘
在花朵財經(jīng)看來,美團二季度的虧損只是開始。
中金公司此前已經(jīng)預警,美團三季度核心本地商業(yè)可能會虧損125億元。
這個預測并不夸張。美團二季度的虧損主要集中在6月,而7、8月的競爭更激烈。王興自己也承認,三季度會因為“戰(zhàn)略投資”出現(xiàn)“重大虧損”,這些投資主要花在補貼和營銷上。
很明顯,補貼戰(zhàn)已經(jīng)影響了盈利能力。
根據(jù)野村分析,盡管美團二季度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10%,但收入增速從之前的15%大幅下滑至1.4%,單位經(jīng)濟(UE)由正轉(zhuǎn)負,即每單利潤從盈利變?yōu)樘潛p。
更麻煩的是,客單價還在下滑,中金預測三季度外賣收入可能下降13%。
對比競爭對手的策略,美團處境此時顯得更尷尬。摩根大通判斷,京東因為財務壓力可能在三季度退出價格戰(zhàn),但阿里反而會加大投入。這意味著,接下來美團可能要獨自面對阿里的持續(xù)進攻,而阿里那邊,計劃投入的500億資金,現(xiàn)在還沒花完。
唯一讓美團稍稍欣慰的是零售業(yè)務。7月份美團閃購日訂單峰值突破1.5億單,用戶年均交易頻次創(chuàng)歷史新高。如今,美團已通過小象、歪馬、閃電倉等業(yè)務布局,在即時零售領(lǐng)域搶下不少電商份額,但也正因如此,阿里才會“急了眼”。
PART.02
出海之路也不太平
眼看著國內(nèi)市場打得頭破血流了,美團決定賭一把,向海外進軍。
如今,美團旗下外賣品牌Keeta在沙特已經(jīng)覆蓋20個城市,8月剛在卡塔爾首都多哈上線,還把麥當勞、星巴克這些大牌拉上了車。
對于海外市場,王興野心其實不小,他公開表示要在2033年前實現(xiàn)1000億美元的GMV目標。
話說回來,中東市場確實誘人。比如卡塔爾人均GDP全球領(lǐng)先,外賣市場成熟度高,平臺利潤率比國內(nèi)高得多,關(guān)鍵是,這里根本“不差錢”。
但這塊肥肉不好啃,當?shù)厥袌鲈缫驯活^部平臺(比如Talabat和Jahez)占據(jù),Keeta想突圍只能靠燒錢補貼老玩法,比如推出“最高五折”的優(yōu)惠,不過,對于富得流油的中東人來說,這一招能不能奏效還得打個問號。
更可憐的是,美團在國內(nèi)被京東阿里打,到國外被“老鄉(xiāng)”滴滴打。
在巴西市場,美團還沒正式進入,就和滴滴旗下的99Food打起來了。滴滴起訴Keeta商標侵權(quán),說它的黃色logo太像自己。
美團被惹急了,反手告滴滴搞“二選一”,說99Food花了9億雷亞爾讓商家不跟Keeta合作。
好吧……商人眼里沒有朋友,只有利益,老鄉(xiāng)也不例外。
其實,巴西的外賣市場水更深,本土巨頭iFood占著80%份額,傭金高達25%-30%,但騎手配送費卻在降,近年多次爆發(fā)罷工。
雖然當?shù)胤磯艛嘈乱?guī)明年生效,但美團想從中分杯羹,恐怕還要再燒上百億。
PART.03
沒有永遠的壁壘
這場外賣大戰(zhàn),要說最令人意外的發(fā)現(xiàn)就是——那些曾被視作堅固的行業(yè)壁壘,好像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牢不可破。
曾經(jīng)美團靠著74%的市場份額高枕無憂,現(xiàn)在65%的份額讓它不得不重新設防。阿里花了不到500億,就把美團的利潤打沒了,這讓整個行業(yè)意識到:沒有哪家公司能永遠躺著賺錢。
好在,這場競爭,倒逼出一些積極變化。
比如,美團宣布年底前全面取消騎手超時罰款,目前已經(jīng)在22個城市試點,用積分制替代扣款。
再比如,它還投入16億夏季騎手補貼,給全體騎手繳工傷險,這些在壟斷時代很難見到。
王興說“美團是在競爭中成長的”,這話沒錯。但現(xiàn)在的問題是,無休止的補貼戰(zhàn)已經(jīng)偏離了正常競爭軌道。京東為了訂單量把虧損擴大20倍,阿里靠電商利潤補貼外賣,美團硬著頭皮跟進,最終可能三敗俱傷。
花朵財經(jīng)預測,下一個可能被打破的壟斷或許是出行行業(yè)。就像外賣市場從一家獨大變成三足鼎立,任何行業(yè)長期壟斷都不是好事。消費者需要選擇,商家需要議價權(quán),騎手需要更合理的待遇,這些都得靠良性競爭來實現(xiàn)。
事實上,資本市場已經(jīng)用腳投票了?;ㄆ彀衙缊F評級從“買入”下調(diào)到“中性”,中金、招銀國際紛紛下調(diào)目標價。投資者不傻,他們知道燒錢換增長的游戲不可能永遠玩下去。
當補貼潮水退去,真正能活下來的,一定是那些能平衡消費者、商家和騎手利益的平臺。這場外賣大戰(zhàn)再打下去,可能沒有贏家,但打破壟斷的過程,終將讓行業(yè)更健康。
*本文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構(gòu)成任何投資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