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動作片有了回暖跡象。
71歲的成龍大哥寶刀未老,新作《捕風追影》上映13天,票房就沖到了6.78億,預測將會劍指11億,被觀眾譽為十年最佳作品。
除了張晉和李連杰患病暫時沒啥大動靜,其他動作明星們都忙得熱火朝天。
吳京正帶著團隊在新疆補拍《鏢人》,為來年春節(jié)檔做準備;東方影業(yè)黃子桓透露,他正和甄子丹一起搞新片《導火線2》;謝苗主演的院線電影《火遮眼》也殺青了,就等著定檔上映呢。
樊少皇也有《危情風云》上線,當然了,曾經被譽為“成龍接班人”的趙文卓,也沒閑著,他有兩部作品也在近期和觀眾見面了。
一部是徐克導演的經典重溫《青蛇》,趙文卓那句“大威天龍”就是源自這部電影,提起這個,多少80后90后都得感慨一句時光飛逝。
還有一部,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重點——《生死危機》。
一、《生死危機》奪冠。
8月27日周三,網絡電影大盤共轟下159.9萬,前三分別為《生死危機》《狄仁杰之降魔咒》和《獵虎》。
排名第四的是彭禺厶主演的《民間擺渡人》,上線7天,累計分賬收入194萬,這是以主人公的一路見聞與傳奇經歷為引,講述了三個離奇詭秘的故事。
彭禺厶的電影總是那個樣子,基本跳不出那個圈子了,想要突破,還是得想辦法上院線才行。
奪得季軍的是西部動作片《獵虎》,自3月15日上線以來,實現(xiàn)了長線小賣,其分賬票房達到2188萬,在網絡電影中,表現(xiàn)非常出色。
影片由劉尚導演,斯力更主演,講述了西北邊境司機李軍被迫卷入毒梟陰謀,后成為線人緝毒的故事。
《獵虎》之所以能賣到2000多萬的網絡票房,說明其口碑有著獨到之處。
狄仁杰系列電影又出網大了,這次陳浩民接棒飾演狄仁杰,他的新片《狄仁杰之降魔咒》上線首日僅收31.5萬,雖然奪得了亞軍,但成績竟然比冠軍要低不少。
目前口碑還沒有全面釋放,具體質量到底如何,我也沒看,就不便評論了。
不過,最近,陳正道導演,王俊凱和舒淇主演的院線電影《狄仁杰之三尸九蟲》也差不多快要殺青了,可能會定到明年暑期上映。
《生死危機》單日再收52.1萬,上線7天,拿到7個單日票房冠軍,累計總的分賬票房達到458萬,在近期網絡電影中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根據(jù)其走勢,如果后續(xù)沒有攔路虎,此片是有能力實現(xiàn)超遠續(xù)航,完全有能力沖擊2000萬以上分賬票房,但想要收回成本并賺錢,還是有些難度的。
因為此片的投資比一般的網絡電影高出很多。
二、《生死危機》影評。
聊這部電影,就得從導演說起。這部《生死危機》的導演是香港老將馬楚成,他早年是陳可辛和周星馳的御用攝影師。
拍過《甜蜜蜜》和《食神》這樣的經典,鏡頭感特別強,那時候的馬楚成,簡直是港片黃金時代的幕后功臣。
后來轉行當導演,巔峰作是任賢齊和張柏芝的《星愿》,可后來,他的大部分作品均徘徊在6分左右,談不上驚艷。
票房上,最出名的還是那“攻略系列”,綁定了梁朝偉,從《東京攻略》到《韓城攻略》,靠著明星效應和浪漫橋段,勉強維持熱度。
但2018年的《歐洲攻略》一出,雙撲街,口碑票房全線崩盤,馬楚成就這么悄無聲息地淡出了公眾視線。
這次回歸,執(zhí)導《生死危機》,本以為能重振旗鼓,誰知還是沒逃過平庸的魔咒。
《生死危機》以一場高空驚魂展開,講述了教官張智勇在從西亞國返回祖國的航班上,突遭悍匪劫機。
被困于萬米高空的密閉機艙,他以智勇和功夫對抗亡命之徒,為拯救摯愛與機上所有人的生命背水一戰(zhàn),最終帶領眾人重返家園的故事。
《生死危機》演員陣容除了趙文卓,還有憑借《人民的名義》中鐘小艾一角走紅的趙子琪,他倆飾演一對夫妻。
先說優(yōu)點:
《生死危機》的特效和打斗是看點。馬楚成攝影功底深厚,鏡頭切換流暢,節(jié)奏感強,不像一些低成本網大那么粗糙。
趙文卓的功夫底子擺那兒,一如既往地硬朗,拳拳到肉,招招有型。趙子琪呢,雖然不是大咖,但演起情感戲來還算入戲,夫妻檔的設定,也讓故事多了一層親情張力。
在飛機特效方面的表現(xiàn)也還不錯,尤其當飛機進入俯沖狀態(tài)時,重力壓迫感以及視覺壓迫等細節(jié)處理,很有臨場感,整體特效水準基本達到了院線級別。
再說缺點:
其一,剛開始,他們去中亞旅游,然后遇到劫匪,女兒被炸傷,趙文卓與匪徒搏斗,最終以防衛(wèi)過當被判了6年。這怎么回事防衛(wèi)過當呢?明顯是見義勇為,將壞人繩之於法啊。
還有既然在本地執(zhí)行刑期,都6年過去了,為何還要通過飛機引渡到國內再釋放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嘛。
其二,中亞某國的飛機場,竟然隨意讓別人開個摩托車隊,就輕易劫持了,編劇你是在開玩笑嗎?機場的安保是這個樣子,全世界估計每天都會有劫持飛機的事件發(fā)生。
其三,片尾彩蛋更是讓我無語。男主坐了6年牢。女兒昏迷6年,但也會有生理性增長啊,6年前一個樣,6年后還是那么大,兒子都7歲了,你女兒還是7歲的樣子,這合適嗎?
反正《生死危機》吐槽的點實在很多,此片完全不值得一看,個人評一星半,4.5分最多了。
三、3000萬成本,趙文卓張丹露小虧當賺。
打眼一看,你以為是翻拍劉德華的那部電影,其實不然,2024年,國慶檔上映的《危機航線》,豆瓣才5.5分,根本沒有翻拍的必要。
這部電影投資之所以大,其根本原因就是飛機特效的打造。獲悉,此片的預算成本高達3000萬,為啥一部網絡電影投資如此之高呢?
其實,此片的立項就沖著院線電影去的。2024年,這部電影原名叫《臨危受命》,通過了總局審批立項,并拿到了公映許可證。
所以,在特效制作上面,沒有含糊,給人有種大制作的感覺。可最終又為啥不走院線呢?這就是趙文卓的聰明之處。
在影視圈里,夫妻檔模式屢見不鮮。暑期檔中的《你行你上》和《東極島》,男方姜文和管虎不是導演就是主演,女方周韻和梁靜負責掏腰包,為背后的資本和出品人。
《生死危機》也差不多,投資方共有三家,第一出品方為象山昌星影視文化公司,我查了查,老板就是趙文卓的老婆張丹露。
也就是說,這3000萬里,夫婦倆至少砸進去1500萬自有資金。但《生死危機》絕對不會像姜文和管虎一樣,虧到懷疑人生。
因為趙文卓張丹露做了一個小虧當賺的決定:那就是放棄院線,直接上流媒體。
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這部電影與《危機航線》有些類似。如果堅持走院線,觀眾肯定要拿來和劉德華的電影對比,可能是拍完了之后,趙文卓發(fā)現(xiàn)撞題材,無奈之下,只能選擇網絡上線了。
第二,自己知道電影的質量有幾斤幾兩。如果強行上院線,極有可能會和吳京的《再見壞蛋》,郭富城的《無名指》一樣,院線一日游,然后就處于下映狀態(tài)了。
第二,節(jié)約了宣發(fā)成本。眾所周知,如果想要打院線,至少得再準備幾千萬的宣發(fā)成本,如做特價票補,做鎖場排片,做點映發(fā)行,做全國各地的路演等。
這每一項都得幾百萬的支出,院線票房不佳,這些投入會直接打了水漂。
如今,《生死危機》已經拿到了7連冠,更是轟下了458萬分賬票房,照此下去,破2000萬板上釘釘,就算最終沒有收回3000萬成本,其虧損也就那么一點點,這不就是小虧當賺嘛。
四、結語。
趙文卓這些年,作品選得太保守,沒能跟上時代節(jié)奏。
90年代末,那會兒功夫片正火,他是絕對的流量擔當,片約不斷,粉絲追捧。可進入2000年后,市場變了,觀眾口味轉向喜劇和科幻,純動作片就吃力了。
趙文卓與張丹露的婚姻始于2006年,當時趙文卓在成龍的鼓勵與支持下,放棄不少片約前往好萊塢發(fā)展,并被簽入CAA旗下,成了布萊德·皮特的師弟,被稱為“成龍接班人”。
可去了好萊塢,也沒有啥發(fā)展前途,回歸之后,香港電影走了下坡路,自此開始選擇網絡電影,這些年出演了很多網大。
這次《生死危機》,夫婦倆本想借馬楚成的名頭和趙文卓的IP,重振旗鼓,結果也未能如愿。
趙文卓夫婦的困境,也讓咱們看到動作明星的生存之道。成龍大哥靠IP和國際影響力,票房穩(wěn);吳京轉型大導,商業(yè)帝國建起;甄子丹靠好萊塢和內地的雙線。
趙文卓呢?
還得繼續(xù)努力。
或許,下一步他該多接些年輕化的項目,和新生代演員合作,注入新鮮血液。
張丹露作為出品人,也得學著分散風險,別把雞蛋全放一個籃子。
電影圈,本來就是戰(zhàn)場,虧了就爬起來,繼續(xù)戰(zh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