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超市時總被包裝上的 “健康”“營養(yǎng)”“無負擔” 吸引?比如拿起乳酸菌飲料覺得能護腸道,選蔬果干想著補維生素,買全麥面包覺得能減肥…… 可你不知道,這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其實藏著 “坑”—— 要么加了大量糖和油,要么核心營養(yǎng)少得可憐,吃多了不僅沒好處,還容易悄悄長肉、增加身體負擔。今天就幫大家揭曉這 6 種 “偽健康食品” 的真面目,下次買東西別再被包裝騙了!
第一種:乳酸菌飲料 —— 別指望護腸道,喝的全是糖
很多人逛超市愛拿乳酸菌飲料,覺得 “喝了能補益生菌,幫腸道‘減負’”,尤其家長總給孩子買,覺得比可樂健康。但真相是,這些飲料里的乳酸菌數(shù)量本就不多,還沒等跑到腸道,大部分就被胃里的胃酸 “殺” 光了,能真正起作用的沒幾個。
更讓人在意的是,為了讓飲料喝著酸甜順口,商家會加很多糖!還有不少添加劑,比如香精、色素、增稠劑,營養(yǎng)價值還不如喝杯白開水。要是想護腸道,不如直接吃無糖酸奶,或者多吃點芹菜、菠菜這類高纖維蔬菜,比喝含糖飲料實在多了。
第二種:蔬果干 —— 不是 “濃縮營養(yǎng)”,是 “濃縮油脂”
其實市面上大多蔬果干是 “油炸出來的”—— 新鮮蔬果切薄片后,丟進熱油里炸到脫水,再撒上糖、鹽、味精,有的還加了防腐劑。比如一塊香蕉片,含油量能占到 30%,吃幾片就相當于喝了一小口油;紅薯干看著沒油,其實為了口感軟甜,會加不少糖漿,吃一把攝入的熱量,比吃一碗米飯還多。真想吃蔬果干,就選 “真空凍干” 的 —— 拿在手里輕,吃著有蔬果本身的脆感,配料表只有 “某蔬果”,沒有多余的糖和油,這樣才真的健康。
第三種:部分全麥面包 —— 不是 “全麥”,是 “小麥粉加色”
想減肥、控血糖的人,買面包時總優(yōu)先選 “全麥面包”,覺得 “纖維多、消化慢,吃了不容易餓”。但市面上很多 “全麥面包” 是 “掛羊頭賣狗肉”—— 包裝上印著 “全麥”“粗糧”,配料表第一位卻是 “小麥粉”,全麥粉排在很后面,含量可能連 10% 都不到。
有的商家為了讓面包看起來 “像全麥”,還會加焦糖色、麥麩皮碎,撒在表面假裝 “粗糧多”,實際吃起來和普通白面包沒區(qū)別,甚至為了口感軟,加了不少黃油和糖。下次買全麥面包,先翻配料表:必須是 “全麥粉” 排在第一位,配料表越簡單越好。
第四種:黑芝麻糊 —— 不是 “補營養(yǎng)”,是 “喝糖水”
很多人把黑芝麻糊當早餐,覺得 “黑芝麻養(yǎng)頭發(fā)、能量低,早上喝一碗頂飽又健康”。但市面上不少黑芝麻糊,根本 “沒多少芝麻”—— 配料表前兩位常是 “大米粉”“白砂糖”,黑芝麻排在第三位之后,有的甚至加了麥芽糊精、香精,喝起來甜得發(fā)膩,根本嘗不出芝麻的醇香。
想買真健康的黑芝麻糊,就看配料表:黑芝麻必須排在第一位,沒有額外添加白砂糖,最好是只有 “黑芝麻、黑米、糯米” 這類簡單成分的,這樣才能吃到芝麻的營養(yǎng),而不是喝了一肚子糖水。
第五種:花式燕麥片 —— 不是 “控糖神器”,是 “糖和添加劑堆的”
提到燕麥片,大家都覺得 “能減肥、護腸道,還能控血糖血壓”,但這只針對 “純燕麥片”。市面上的 “速溶燕麥片”“水果燕麥片”“堅果燕麥片”,大多是 “偽燕麥”—— 速溶燕麥片一沖就化,加了麥芽糊精和糖,喝著像甜粥,升血糖特別快;水果燕麥片里的 “果干”,其實是糖漬果干,比如葡萄干、蔓越莓干,本身就泡過糖漿,還額外加了香精、甜味劑。
真健康的燕麥片,配料表只有 “燕麥” 兩個字,要么是需要煮的燕麥粒,要么是壓成片的生燕麥片,煮出來黏糊糊的,有自然的麥香,吃起來沒什么甜味。
第六種:粗糧餅干 —— 不是 “高纖維”,是 “高油高糖陷阱”
看到 “粗糧餅干”“纖維餅干” 的包裝,覺得 “吃餅干還能補纖維,比普通餅干健康”,尤其是想減肥的人,總把它當 “低卡零食”。但真相是,粗糧本身口感粗糙,商家為了讓餅干好吃,會加大量黃油、植物油和糖。
而且很多粗糧餅干里的 “粗糧” 含量很少,主要還是小麥粉,加了點麩皮碎就敢叫 “粗糧餅干”。要是想吃餅干,不如選配料表簡單、無額外添加糖和油的蘇打餅干,或者干脆吃個全麥饅頭,比粗糧餅干實在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