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在網(wǎng)上刷到這樣一個金句:“命運會反復出同一道題,直到你給出新的答案。”
這句話之所以引發(fā)共鳴,是因為它精準地描繪了許多人的困境:
- 總在親密關系中陷入同一類型的爭吵和疏離;
- 面對挑戰(zhàn),熟悉的挫折感會一再出現(xiàn),仿佛有個無法打破的循環(huán);
- 越是渴望真誠的連接,就越是不自覺地重復那些從小習得的疏遠模式。
這些不斷重復的“題”,背后隱藏著一個共同根源:個體會將早期關系經(jīng)驗所形成的“內(nèi)在運作模式(IWM)”,無意識地復刻到當前關系中。
就像從小被鐵鏈拴著的小象會誤以為自己長大后仍然無力掙脫束縛。那些我們生命早期形成的生存策略,在成年后的關系場景中不斷被激活,成為阻礙我們獲得新體驗的隱形天花板。
作為咨詢師,你在工作中一定也常常感受到:來訪者把他們過往的關系模式帶入咨詢室,而你也不自覺地被卷入他們的“舊劇本”中。然而,這根深蒂固的運作模式中,也蘊藏著最重要的治愈契機。
人際歷程取向,正是為了應對這一核心難題而發(fā)展的理論流派。以治療現(xiàn)場為「關系重演的空間」,聚焦“此時此地”,重構來訪者的關系模式。
通過與治療師的真實互動,來訪者得以領悟,至少在某些關系中,情況可以有所不同,不必總是沿著他們預期中那條熟悉卻充滿問題的軌跡發(fā)展。
—— Edward Teyber
01一種以關系為核心的整合治療模式
人際歷程取向(Interpersonal Process, IP)是當代心理動力學發(fā)展中的一個重要整合性分支,由 Teyber & McClure 系統(tǒng)整合而成。IP有機融合了人際理論、客體關系理論、依附理論、認知行為觀點以及家庭系統(tǒng)脈絡的核心視角,強調(diào)將治療關系本身作為工作的焦點。
它的核心很簡單:來訪者的人際困擾必會在與咨詢師的互動中重現(xiàn),而這正是促成根本性改變的契機。
為什么要學習人際歷程取向?
◆ 以自我為工具,促成“此時此地”的改變
突破傳統(tǒng)療法技術局限,聚焦于治療關系中的即時互動力量,在當下互動中直接創(chuàng)造「修正性情感體驗」,幫助來訪者重構關系模式。
◆ 強大整合性,系統(tǒng)性概念化個案問題
IP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整合性框架(融合依附、客體關系、認知行為與家庭系統(tǒng)觀點),能作為一種高效的元框架,融入你現(xiàn)有的咨詢實踐中。
◆ 擅長復雜個案,契合華人文化困境
在處理復雜個案(如邊緣型人格、抑郁癥、長期關系沖突等)以及華人文化相關的情緒困擾(如孝道壓力、面子問題、代際創(chuàng)傷等),方面展現(xiàn)出顯著優(yōu)勢。
◆ 培養(yǎng)臨床直覺與反思,成為更敏銳的咨詢師
IP要求咨詢師對非語言信息、反移情和重復出現(xiàn)的“關系主題”保持高度敏感,會極大提升你的臨床直覺和反思能力,在復雜臨床情境中做出更精準、更有效的干預。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我們特別邀請了華人心理咨詢界人際歷程取向?qū)<依蠲鲿x博士,開發(fā)了這門《人際歷程取向治療入門課》。由淺入深地帶你系統(tǒng)掌握這一整合性治療取向的核心理論與實操技術。
02為何選擇這門人際歷程取向課程?
名師領航
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深度結合
本課程由李明晉博士親授,他是華人心理治療界罕有的、兼具國際前沿受訓背景與深厚本土化創(chuàng)新實踐的學者型實戰(zhàn)專家。
李明晉 博士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博導/碩導
前臺灣交通大學諮商中心/教育所碩導
簡單心理【心理咨詢師培養(yǎng)計劃】項目講師
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副主編
深耕人格疾患、移情干預及本土化理論研發(fā)及實踐
李明晉博士曾受訓于當代心理動力學巨擘 Dr. Otto Kernberg(移情焦點治療TFP創(chuàng)始人),系統(tǒng)掌握人格干預的最前沿技術(如STIPO-R診斷系統(tǒng));亦師承吳麗娟教授(首創(chuàng)華人文化人際歷程心理治療),他二十余年深耕“臨床-教學-研究”,致力于整合華人文化(孝道、代際、面子)與西方理論,建立適配本土的干預體系。
除了理論方面的建樹,李明晉博士亦有深厚的臨床積淀:
10,000+小時臨床經(jīng)驗:覆蓋成人精神科、兒童青少年諮商、家庭諮商等,曾任多家醫(yī)療及教育機構心理師。
4,000+小時專業(yè)督導經(jīng)驗:專攻人際歷程與心理動力取向、移情焦點治療,培育了大量臨床中堅力量。
五階系統(tǒng)進階
從理論到實戰(zhàn)的完整閉環(huán)
在本課程中,我們科學設計了「理論奠基-病理解析-關系評估-干預實務-本土化應用」五大進階模塊,旨在系統(tǒng)性地培養(yǎng)人際歷程取向核心能力:
理論奠基:深入解析歷程心理治療三大核心理念,溯源理論體系發(fā)展脈絡
病理解析:從早年人際經(jīng)驗切入,解析自體建構與人際模式形成機制,夯實個案概念化基礎
關系評估:掌握從個案成長史到治療現(xiàn)場的雙層關系策略捕捉技術,建立動態(tài)評估模型
干預實務:詳解修正性情緒經(jīng)驗創(chuàng)設路徑,拆解治療歷程中關鍵介入節(jié)點的操作邏輯
本土化應用(獨一無二的課程優(yōu)勢):課程將深度結合華人家庭的孝道壓力、面子文化、代際糾纏等特有議題,提煉文化適配性干預方案與臨床注意事項
03誰適合學這門課
本課程內(nèi)容深入且體系完整,無論你是:
- 尋求理論整合與突破的咨詢師
- 服務人格議題、抑郁癥、家庭沖突的臨床工作者
- 心理學相關領域的學習與研究者
- 需要帶教新人的督導與資深咨詢師
- 渴望理解華人文化心理動力的同行
本課程都將成為你專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助力。
你將獲得的學習支持
◆ 本課程特設首期專屬福利:參與李明晉博士答疑直播。
這是專為首批學員設置的學習支持,你可以帶著學習中的疑問和臨床中的困惑,直接與老師交流,獲得針對性指導。
◆ 首期開課時間在10月16日,開課即可解鎖全部課程內(nèi)容(本課程為12小時錄播課),自由安排時間,課程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內(nèi)無限回看。
◆ 本課程原價1299元,現(xiàn)在可享受早鳥價僅需:1049元!是課程的最優(yōu)惠時期哦,報名從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