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店效一舉超越國際奢侈品大牌,將一眾國際珠寶大牌完全碾壓——這是老鋪黃金正在書寫的中國品牌全新故事,也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LV為代表的國際奢侈品巨頭進入中國以來,中國品牌首次成為高端消費主流力量的注腳。
給行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顛覆,老鋪黃金站在了聚光燈下:國際奢侈品巨頭頻頻現身老鋪黃金門店調研,試圖破解其成功秘法;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提醒“傳統(tǒng)奢侈品牌要審視老鋪黃金的威脅”;美國《華爾街日報》亦發(fā)出感嘆《忘記卡地亞,中國造奢侈品老鋪黃金俘獲中國消費者》;英國《金融時報》發(fā)表《中國老鋪黃金開創(chuàng)國際奢侈品消費新現象》。
要了解老鋪黃金如何逆勢崛起,得抽絲剝繭從行業(yè)發(fā)展看它如何精準定位,又如何顛覆創(chuàng)新,也可以在一場“非對稱戰(zhàn)略”的商業(yè)故事中,一窺黃金行業(yè)發(fā)生的格局變革。
老鋪黃金的崛起始于將非遺工藝高端市場化推廣
長期以來,國內金飾市場被 “婚慶三金”鎖死,“金價+工費”的傳統(tǒng)定價成為行業(yè)圭臬,品牌只能圍繞克重與工費在低端打價格戰(zhàn)。同質化競爭充斥市場,行業(yè)平均毛利率長期徘徊在15%-20%,有的黃金品牌毛利率甚至不足10%,行業(yè)自嘲“賣金子不如賣奶茶”。
直到老鋪黃金把“古法黃金”四個字帶進中國各大高端商業(yè)中心,行業(yè)第一次出現 “非遺文化+時尚審美”的“新物種”,并很快成為黃金珠寶行業(yè)的標桿。老鋪黃金以系統(tǒng)化傳承和顛覆性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改變了這一切,帶動了“中國古法黃金”的復興。
2009年,當老鋪黃金率先推廣“古法金”概念時,中國宮廷制金工藝已近被遺忘。始于春秋戰(zhàn)國、至明清技法成熟的“手工鑄型、手工細金、手工修金”三大工藝,被現代機械工藝取代,市場衰落。以克重代替審美、3D和5G等機械工藝的黃金產品成為行業(yè)主流。
老鋪黃金以花絲鑲嵌、鏨刻、摟胎等瀕臨失傳的非遺技藝為支點,同時致力工藝革新,在2019年和2021年相繼攻克了“足金鑲鉆”和“足金琺瑯”的工藝,絢爛奪目的鉆石與圓潤厚重的古法黃金實現了完美邂逅,完全顛覆了國際國內K金鑲鉆的傳統(tǒng)標準。
2021年3月,老鋪黃金作為“第一起草單位”,主導制定國內首部《古法金飾品》《古法金鑲嵌鉆石飾品》兩部團體標準,該標準首次從工藝、設計、文化、外型特征四個維度定義了古法金飾品,強調其必須是 “現代設計理念、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內涵、中國宮廷古法制金工藝”三位一體的足金飾品。
老鋪黃金也被中國黃金協會認證為我國率先推廣“古法黃金”概念的品牌,“中國古法手工金器專業(yè)第一品牌”。
老鋪黃金的市場稱雄,也推動了古法黃金爆發(fā)式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古法黃金市場規(guī)模從2018年的130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157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64.6%,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4214億元,成為黃金行業(yè)增長規(guī)模最大的品類之一,徹底改變了黃金行業(yè)格局。
沉寂百年的中國宮廷絕美技藝,也在老鋪黃金的市場化推動下,實現了史詩級的規(guī)模傳承。
顛覆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老鋪黃金的商業(yè)創(chuàng)新實踐
如果說非遺工藝的現代化激活實現了行業(yè)的產品創(chuàng)新、品類升維,那么更為重要的是,老鋪黃金對行業(yè)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舊有規(guī)則的打破,則進一步將行業(yè)推上了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老鋪黃金自創(chuàng)立起即堅持按件計價的售賣,不以實時金價為基準,讓黃金首次跳出貴金屬定價模型。這一做法讓消費者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工藝+文化+美學”等價值要素,并愿意為之支付溢價,當然這必須建立支撐點,而這就是以文化和審美敘事。
老鋪黃金的產品深度挖掘中國文化經典,比如標志性的“金龍、金鳳-花絲鉆飾香囊”吊墜,作品就以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代順陽王所藏的“鳳冠霞帔墜子”為原型設計制作。老鋪黃金以這款現藏于河南省博物院的經典文物為靈感,用錘揲制成香囊的輪廓造型,并鏨滿“海水紋”,內層由手工花絲工藝編織成的近200個“如意渦形”堆壘、掐填而成,成為一款秉承非遺工藝的經典作品。
始終堅持原創(chuàng),持續(xù)推新迭代,創(chuàng)立至今老鋪黃金打造了完整的產品體系和產品線,形成了一個穩(wěn)固的產品金字塔。截至目前,已累計擁有近2000項原創(chuàng)設計、超過1300項作品著作權。
文化和審美的厚度同樣體現在場景化門店上。逛老鋪黃金成為沉浸式“主題文化體驗”——從北京新東方到深圳萬象城,從上海新天地到成都IFC,每家門店都按“明式書房”布景,文質典雅的場景與古法黃金相得益彰,明式書房場景下的文玩擺件、盛傳于唐代的一張打金壺,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訴說。
帶著對中國古法黃金的自信,老鋪黃金踏進SKP、萬象城、IFC、德基等國內頭部商業(yè)中心,與國際一線奢侈品牌毗鄰,而驚艷的產品和一騎絕塵的業(yè)績也證明了中國文化主題品牌巨大的市場穿透力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這些探索,無一不為行業(yè)擺脫內卷式、低端、同質化發(fā)展,提供了鮮活的樣本。老鋪黃金提供的,還不僅僅是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樣本,同時在傳統(tǒng)工藝的現代化激活上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實踐,更在中國文化、中國當代品牌走向國際的進程中,扮演了史詩級的符號性角色。
走向世界,打造有國際影響的新范本
上個月,奢侈品界的大事是LV全球唯一巨輪“路易號”首泊上海,向全球展示了加注中國的姿態(tài);而同步讓媒體驚訝的是,幾周后老鋪黃金在上海新天地開店后現象級的客流。
根據摩根大通的調研,周末排隊時間為3-8小時、工作日為2-4小時,預計老鋪的勢頭將保持下去——經典文化、經典工藝、經典審美與真切產品價值的疊加,讓消費者利益最大化。
就在6月21日,老鋪黃金海外首店落地新加坡濱海灣金沙購物中心,與愛馬仕、Chanel 為鄰。摩根大通現場調研顯示,門店轉化率 95%,平均每小時成交4–10單,95%顧客為新加坡本地消費者,其中九成首次接觸該品牌。同一周末,小紅書、Instagram 出現大量外國博主打卡帖,“ChineseLuxury”成熱門話題。
彭博社評論表示:“老鋪黃金用火爆的消費場景告訴世界,中國故事可以成為全球流量。”海外首店的成功,老鋪黃金的國際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德國《經濟周刊》驚嘆:《中國潮流撼動國際奢侈品巨頭地位》。
更大背景里,中國元素和文化符號載體,正被越來越多的國際受眾所關注和接受。這些品牌,一改以往高性價比中國工業(yè)品的陳舊形象,高端化、時尚化、年輕化,收獲著一批又一批全球擁躉的忠誠與溢價,組成了全新的“中國符號”。
老鋪黃金證明了,當工藝、文化與商業(yè)真正融合,黃金不再是交易所的合約代碼,而是可共鳴、可溢價、可傳承的“文化資產”, 更是一條堅持原創(chuàng)、堅持創(chuàng)新的產業(yè)破局之路——顛覆傳統(tǒng),重構格局,彰顯中國符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