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連載32
話說唐軍與高句麗交戰(zhàn)時,總有個沖鋒在前的白袍將領(lǐng)特別搶眼,深受唐太宗賞識,獲得的賞賜格外豐厚。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貴。
薛仁貴祖籍絳州龍門縣(今山西河津),家里世代務(wù)農(nóng),小名叫薛禮。后來建功立業(yè)名揚天下,大家都稱他薛仁貴,本名反而沒人叫了,和尉遲敬德、秦叔寶這些名將一樣,都是以表字流傳于世。
薛仁貴年輕時家境貧寒,好不容易娶了妻子柳氏(正史未記載其名,小說中稱作柳金花)。夫妻倆勤儉持家漸漸有了積蓄。當薛仁貴想用這些錢給父母遷墳時,柳氏勸道:“夫君武藝超群,如今皇上正要征討遼東,招募猛將,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如先去建功立業(yè),等富貴還鄉(xiāng),再風(fēng)光安葬父母也不遲?。 ?/p>
薛仁貴聽從妻子建議,投奔軍營,在將軍張士貴手下戍守安地。恰逢郎將劉君邛被土匪圍困,薛仁貴單槍匹馬殺入敵陣,斬下匪首頭顱掛在馬鞍上,土匪們嚇得紛紛投降。
從此薛仁貴勇猛之名傳遍軍營。等到征伐高句麗安市城之戰(zhàn)時,他更是在皇帝面前大顯身手,威名遠揚。
當時高句麗將領(lǐng)高延壽、高惠真收集殘兵據(jù)山固守,唐太宗命令各路大軍合圍,又讓長孫無忌拆毀所有橋梁斷其退路。
高延壽、高惠真走投無路,只好投降。太宗得意地說:“你們這些東夷年輕人,哪里懂得用兵之道?現(xiàn)在還敢和天子作戰(zhàn)嗎?”二人伏在地上不敢應(yīng)答。
太宗將北山改名為“駐蹕山”,刻石碑記錄戰(zhàn)功,還寫信給太子和高士廉炫耀說:“朕這個統(tǒng)帥當?shù)迷趺礃樱俊?/p>
高句麗還遠遠沒有沒平定,太宗說這話也未免太早了。
太宗將三千五百多名酋長授予武官職銜,遷居內(nèi)地,其余士兵全部釋放。各城守軍聞風(fēng)而逃,唯獨安市城堅守不降。
后來唐軍轉(zhuǎn)移到安市城南繼續(xù)攻城。守軍看見太宗的旌旗就在城頭叫罵,氣得太宗非要踏平此城。
李勣建議說:“破城后把男子全部屠殺,陛下就能解氣了。”
然后太宗提出繞過安市城,先打建安城,這樣安市城就成了孤城,日久自降。
李勣卻擔心這樣做,糧道容易被被斷,便說:“建安在南,安市在北,我軍糧餉,均在遼東,今若越過安市,攻建安,倘賊眾斷我糧道,如何是好?臣意總在先攻安市,安市一下,鼓行而進,方無后憂。”
太宗躊躇了半晌,最終還是采納了先攻安市的建議。
正當討論戰(zhàn)術(shù)時,降將高延壽、高惠真進來獻計說:“安市城堅兵勇,人自為戰(zhàn),不容易攻克。而烏骨城守將年老無用,若陛下轉(zhuǎn)攻該城必定速勝。然后攜糧長驅(qū)直入,平壤唾手可得。”
太宗想采納,然長孫無忌擔心皇帝安危,極力勸阻,太宗只好繼續(xù)圍攻安市。
李勣用沖車炮石轟垮安市西南城墻,守軍立刻用木柵堵住缺口;江夏王李道宗在東南筑土山,守軍就加高城墻。雙方日夜攻守,連道宗都腳中箭傷。
當時副將傅伏愛擅離職守,導(dǎo)致土山崩塌壓垮部分城墻,唐軍卻因無人指揮錯失戰(zhàn)機,反被高句麗軍奪回陣地。李道宗光著腳請罪,太宗念其戰(zhàn)功予以寬恕,卻把失職的傅伏愛斬首。
轉(zhuǎn)眼到了初冬,遼東天寒地凍糧草將盡,太宗只能下令撤軍。臨走前他故意對安市城守將喊話:“朕因天冷回去,開春再來!你們要是想追擊,現(xiàn)在正是機會?!?/p>
見守軍不敢出城,又令手下拿出兩百匹綢緞放在安市城外,喊話說:“你們堅守兩個多月,值得嘉獎!”
安市城的守將等唐軍徹底走遠后,才打開城門,迅速把兩百匹綢緞拿進城中。
由此可見,唐太宗雖然英明,但也有糊涂之時。數(shù)十萬大軍困守孤城無功而返,實在不該。若分兵深入、皇帝坐鎮(zhèn)后方策應(yīng),或許會有不同結(jié)局。
而撤退也不省心,途中遼澤泥濘難行,大軍拖泥帶雪艱難跋涉,不少士兵倒在歸途。
此戰(zhàn)唐軍共攻破十座城,遷移七萬人入中原,斬首四萬余級,但自己也損失數(shù)千士兵和八成戰(zhàn)馬。
太宗后悔不已地說:“如果魏征還活著,絕不會讓我親征?!辈⑴扇说轿赫髂骨凹赖?。
回到營州后,太宗親自祭奠陣亡將士。游擊將軍薛仁貴隨行在旁,太宗感慨說:“老將們都老了,幸好得到你這樣的驍將,東征才算沒白來?!?/p>
在幽州休整時,太宗堅持穿著破舊的戰(zhàn)袍,直到太子送來新衣才更換,還將布帛賞賜將士、救濟高句麗降民,軍民歡呼三日不絕。
行至定州,太宗染病,身上長瘡?fù)纯嚯y忍。侍中劉洎私下說“皇上病重真讓人擔心”,竟被褚遂良添油加醋誣告,太宗一怒之下賜死劉洎。后又冤殺被誣謀反的刑部尚書張亮,雖然后來提拔為張亮辯護的李道裕,但人死不能復(fù)生。
貞觀二十年夏天,高句麗進獻兩位美女謝罪。太宗笑說:“他們當我是吳王夫差嗎?”退回貢品,準備再次征討。
而就在這時,傳來消息:薛延陀部發(fā)生內(nèi)亂,真珠可汗死后,嫡子拔灼殺死庶兄曳莽自立,且聞太宗東征未歸,率軍侵犯唐朝河南地。
太宗立即派李道宗、阿史那社爾等分兵合擊,正好回紇等部也起兵討伐,薛延陀部眾潰散,最后真珠可汗的侄子咄摩支率部降唐,被太宗任命為右武衛(wèi)大將軍。
太宗親赴靈州召見鐵勒諸部,回紇等十一姓首領(lǐng)上書:“薛延陀暴虐無道,我們愿歸附大唐,請求設(shè)立官府管轄?!?/p>
太宗大喜過望,寫下“雪恥酬百王,除兇傳千古”的詩句,將各部改為瀚海府、金微府等行政單位,賜封都督刺史,開辟“參天可汗道”,設(shè)置六十八個驛站。
從此北方平定,設(shè)立燕然都護府統(tǒng)轄各州府。
每年元旦朝賀時,常有數(shù)百名異族首領(lǐng)入殿跪拜。太宗得意地對大臣說:“漢武帝窮兵黷武三十多年,收獲遠不如我們以德服人?!?/p>
在一片贊美聲中,這位帝王又開始醞釀第二次東征高句麗的計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