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特約通訊員 陳國廣)“以前開家長會要去鎮(zhèn)上學校,我爸媽在外打工總趕不上。這次老師直接來村里講,爺爺奶奶也聽得懂,還知道了我在學校畫的畫得了獎!”近日,云南省硯山縣者臘鄉(xiāng)夸溪村的留守兒童小梅開心地說起了暑假村里開的家長會。這個暑假,硯山縣首創(chuàng)的“村級家長會”模式在全縣110個村社的1093個村組遍地開花,將教育的溫度直接送到了村民的家門口。
對于常年在外務工的李家順來說,這次回阿猛鎮(zhèn)迷法村參加的家長會意義非凡?!耙郧绊敹啻螂娫拞枂柾薜某煽?,心里總覺得虧欠。這次會上,老師不光講了娃的學習,還教我們怎么跟孩子視頻聊天才不冷場,怎么跟老人配合管娃?!崩罴翼樃锌f,“聽了其他家長的經驗,我才知道光問‘考幾分’不行,得多關心娃在學校開不開心、交了啥朋友。老師還把娃的作業(yè)本帶來給我看,看到他進步那么大,心里特別暖?!?/p>
作為深入村寨的教師之一,平遠鎮(zhèn)大新小學教師張素梅對村級家長會帶來的變化感受深刻?!耙郧霸谛乳_家長會,來的多是爺爺奶奶,溝通有困難,很多年輕家長長期缺席?,F(xiàn)在把會開到村里,覆蓋面廣了,氛圍也完全不同。在村小組的活動室、祠堂甚至大樹下,我們跟家長、村民圍坐一起,他們更放松,提的意見也更直接。這些來自一線的聲音,有利于我們調整教學和管理方向?!?/p>
江那鎮(zhèn)中心學校校長付能晶則看到了更深遠的影響:“這不僅僅是開個會。它像一座橋,讓學校真正走進了鄉(xiāng)村的土壤。通過村小組干部和志愿者的參與,我們動員了1700多人的力量,把教育的理念滲透到每個角落。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感增強了,村里尊師重教的氛圍濃了。這對我們鄉(xiāng)村教師是莫大的鼓舞?!?/p>
對于孩子們,村級家長會帶來的最直接感受是“被看見”和“被關心”。小峰在維摩鄉(xiāng)長嶺街村的家長會上,看到在外打工的爸爸認真記筆記的樣子特別自豪:“我爸以前總說忙,這次專門請假回來開會。老師表揚我勞動積極,我爸可高興了,還跟老師保證以后多給我打電話!”
作為文山州教育改革的首創(chuàng)探索,村級家長會已從最初的嘗試發(fā)展為一項常態(tài)化機制。通過“鄉(xiāng)鎮(zhèn)統(tǒng)籌、村社協(xié)作、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的模式,建立了問題反饋清單,著力解決家校共育的“最后一公里”難題?!俺幧綄⒊掷m(xù)優(yōu)化內容和形式,并期待這一立足鄉(xiāng)村實際的‘硯山模式’,能為更多地區(qū)提供家校社協(xié)同育人的有益借鑒。讓學校、家庭、村莊真正擰成一股繩,共同托起鄉(xiāng)村孩子充滿希望的未來。”硯山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凌濤說。
作者:陳國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