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guān)注”。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1953年,馬鴻逵來到了陌生的美國,他知道自己的故鄉(xiāng)——中國西北就在地球的另一端,這位軍閥忍不住淚流滿面,忙忙碌碌半生不知忙了些什么。往后余生他都想著能夠回到故土,看看自己的老家。
他也知道,自己想要回家簡直是癡心妄想,首先中國人民就第一個不答應(yīng),馬鴻逵所做的惡事喪盡天良,騎在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他欺下媚上,丟失自己的地盤以后居然絲毫不顧及顏面地跪在了蔣介石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委員長,寧夏失守是我的責任,我有責任?。 ?/strong>
這場戲馬鴻逵唱得惟妙惟肖,蔣介石都氣樂了,他看著江山不保,心情糟糕到了極點,但看到前面跪著猶如一座肉山一樣的馬鴻逵,充滿嫌棄地說:“別這樣,站直了說話。”
馬鴻逵不起來,他左等右等,終于等來了老蔣要帶他一同去臺灣的承諾,這時候他終于大喜過望,拍拍屁股站了起來,像沒事兒人一樣樂樂呵呵收拾東西準備去太晚了。
一、滿門忠烈之家
馬鴻逵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出生于1892年的甘肅河州,當時清朝雖然已經(jīng)搖搖欲墜,但還勉強被世人接受,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沒有完全坍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將門虎子”馬鴻逵來到了人間。
馬氏家族已經(jīng)給這個孩子鋪好路了,他的伯伯是當年全國有名的將軍馬福祿,在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的時候英勇抗擊洋人,堪稱決死一戰(zhàn),雖然我們都知道最后的結(jié)果,但他伯伯悍勇戰(zhàn)死,給大清朝留下了最后的顏面。
在這場戰(zhàn)爭中,不僅僅馬福祿以“振威將軍”的謚號死了,他的伯伯們馬福恒、馬福宣、馬福貴,哥哥馬躍圖、馬兆圖等一眾親戚死了100多人,極其壯烈。馬家人因此名震寰宇,因為男丁死傷無數(shù),所以家族榮耀就被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繼承。
小時候的馬鴻逵差不多就是西北王的待遇,自己老爹在1913年出任寧夏護軍使,相當于當?shù)氐能姺揭话咽?,?921年更成為了綏遠都統(tǒng),他老爹一路升官,等到了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的時候,更是出任綏遠防務(wù)總司令。
老子當官兒子也應(yīng)當如此,所以小馬鴻逵在2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新軍都統(tǒng),他現(xiàn)在還沒有父親那樣的眼光,只能跟隨著社會發(fā)展不斷更換陣營、袁世凱、馮玉祥、韓復(fù)榘他都打過交道。
不過這都沒有馬家在1928年抱上的這根大腿粗,那是一個江南男人,在政治上頗有手段,馬鴻逵一家人于是把寶押在了這個叫蔣介石的人身上。
幸福來了,馬鴻逵的幸福來了,他們一家人終于在反復(fù)橫跳中選擇了最正確的人,1929年,蔣介石和馮玉祥殊死對決的時候,老馬福祥看準了蔣介石,讓馬鴻逵一定要投降蔣介石,越早越好、越快越好,晚了連湯都喝不上熱乎的。
這絕對是馬鴻逵一家走上巔峰的重要選擇,1930年,閻錫山和馮玉祥聯(lián)合反對蔣介石,蔣介石有了馬鴻逵這個助力,直接任命他為討逆軍第15路軍總司令。
馬鴻逵知道,自己替蔣介石辦事兒,蔣介石就會給自己功名利祿,就會給自己軍餉。雙方都覺得這比買賣好做,就在雙贏的過程中,狼狽為奸的兩個人開始大力進行反革命活動,當時馬鴻逵還在河南一帶進攻了我軍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給我們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罪行罄竹難書。
這實在是諷刺,還是學(xué)生年代的馬鴻逵曾經(jīng)秘密加入同盟會反對大清,絕對是當時的進步分子,因為他反的是大清、更反的是自家為虎作倀的家族,如果18歲的馬鴻逵因為革命犧牲了,現(xiàn)在就是立碑立傳的民族英雄。
可是他沒死,1933年,馬鴻逵已經(jīng)41歲了,因為甘心給蔣介石賣命,終于獲得了寧夏省主席的職位,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是一個軍閥的形狀了——攜軍自重,開始有意識地經(jīng)營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親兵,告訴他手下的軍隊姓馬不姓蔣,雖說他還沒有割土封王的膽子,但早就和當年那個進步學(xué)生的自己分道揚鑣了。
如果說這些年馬鴻逵因為什么事情傷心,那么只能是老爹在1932年病死河北省琉璃河,馬鴻逵從此失去了父親的智慧。
生前的馬父也因為投靠蔣介石先后成為青島特別市市長,在1930年更是出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沒過半年就調(diào)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只可惜他在56歲的時候溘然長逝,馬家人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資源。
二、囂張的馬鴻逵
所以,繼任者馬鴻逵肩負著“振興家族”的使命,他干得怎么樣呢?這么說吧,從遠處看,窮苦老百姓幾乎分不清他和土匪惡霸的區(qū)別,如果走近看,老百姓寧愿去山里被土匪打劫也不愿意碰見馬鴻逵。
這個人太狠了,而且蔣介石天高皇帝遠,手伸不到寧夏這片地界,所以馬鴻逵就做了這里的土霸王。從1933年開始,馬鴻逵統(tǒng)治了寧夏足足17年,他拼命擴充地盤,不斷蠶食著寧夏的周邊縣市,就是想給家族攢一份老底。
對內(nèi)馬鴻逵也絲毫不留情,他把省政府改組,把自己哥哥馬鴻賓(這個人就是前文提到的清朝振威將軍的親兒子,給馬家輝煌奠定基礎(chǔ)之人的子嗣)的班子全部換掉,這一班人馬全都是馬鴻逵的親信,只有葛武檗(一說葛武綮)一個人是老蔣派遣過去的,可想而知蔣介石對這里根本沒有控制力。
馬鴻逵也是這么做的,他拼命排擠蔣介石派來的教育廳長葛武檗,甚至排擠曾經(jīng)馬福祥的舊部,甚至中統(tǒng)的特務(wù)也都被一一拔除,全都排擠了個干凈。
等把礙眼的人都清理走以后,剩下馬鴻逵要做的事情就是撈錢了,古往今來,缺德的君主或者軍閥搞錢的方法只有一個——榨干老百姓,本來寧夏的稅種就非常多,不僅僅有銀錢糧食、草木、丁牛之分,還有糧食附加、地畝附加、百五經(jīng)費、清鄉(xiāng)費等等,可以說那些酒囊飯袋的腦袋都用在了編織苛捐雜稅上了。
到了馬鴻逵這邊,他大筆一揮又給老百姓層層加倍,對老百姓說現(xiàn)在在打仗,所以要加收軍糧,他在各縣、各鄉(xiāng)、各鎮(zhèn)都建設(shè)軍糧局,什么都要老百姓的,糧食、柴火、煤炭全都要。
馬鴻逵甚至還給地方增加了獎勵機制,類似于現(xiàn)在的銷售崗位,只要有地方征收田賦八成以上,那就給當?shù)靥岢?%,這些錢下面的人怎么分不管,只要能收上來就行,你們給縣長多少、給縣助理員多少、各區(qū)、鄉(xiāng)縣長盡管分。
就這樣,稅務(wù)官員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不斷收稅,不管老百姓多窮就是收稅,最后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有時候十五六歲的女孩子都穿不上一條褲子、一件衣服。
老百姓拒不繳稅怎么辦,馬鴻逵也有辦法,他專門設(shè)立了一支隊伍負責稅務(wù),所以當時老百姓都哭著說:“聽征糧,似虎狼,年兩季盡搶光,皮鞭繩索保甲長,勾魂催命賽閻王?!?/strong>
人們活得太慘了,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馬鴻逵甚至在寧夏發(fā)行新鈔票,換取老百姓手里的舊錢,一來一回之間老百姓手里的錢就打了折扣,瞬間縮水。
當時的人們無法上網(wǎng),更不了解什么才是公平的兌換率,只知道自己手里的新錢不知為什么越來越不禁花,東西為什么越來越貴……
不僅如此,為了避免老百姓逃亡或者造反,馬鴻逵還拼命拉壯丁擴充士兵,在那個年代,給他當兵和當徭役差不多,馬鴻逵修建了很多戰(zhàn)爭工事和基礎(chǔ)建設(shè),這是他應(yīng)該做的,可馬鴻逵居然不給手下的人發(fā)軍餉發(fā)工資。
他一邊大肆斂財,一邊克扣部隊以及公務(wù)人員的薪餉,給錢極少,每個月都晚發(fā)十天至十五天不等,有時候一年頂多發(fā)七八月的餉銀,最好的年頭也才十個月的軍餉。在他手底下當上校的官佐每個月發(fā)的錢甚至都買不起一雙布鞋。
馬鴻逵無惡不作,當時他口口聲聲宣稱“鴉片災(zāi)禍甚于洪水猛獸”,于是下令全省收繳大煙,但回頭他卻把收上來的煙膏按照三六九等賣了出去,到最后他開始自產(chǎn)自銷,有煙癮的人只能找他購買煙土。
大家可想而知當時老百姓的日子是怎么過得,簡直是生不如此,馬鴻逵還想辦法迫害進步人士,比如何子成在1941年7月受聘到寧中當主任,他心中看到自己的回族同胞在馬鴻逵的壓迫下過著水深火熱的日子,心生不滿,在當時的刊物上以血淚寫上了“在火焰中不斷掙扎的回族”。
馬鴻逵一看你小子這是給我上眼藥來了?于是在1942年7月把何子成抓到了軍法處,甚至悄悄地把何子成活埋了。
他干的事情還有很多,當時李國青在《賀蘭日報》擔任副刊編輯并且兼任寧夏中學(xué)的國文教員,馬鴻逵居然僅僅因為這個人浪漫不拘小節(jié),就被關(guān)押在了看守所,這位老師在1944年6月居然活活被餓死在了看守所里,無數(shù)學(xué)生都為老師承受的不白之冤痛哭流涕。
馬鴻逵干得壞事數(shù)不勝數(shù),他甚至打著宗教的旗號竭盡全力進行反共宣傳,不斷污蔑我黨的政策,還說我們是西北人民永遠的死敵,可是真金不怕火煉,馬鴻逵能說,共產(chǎn)黨敢做,我黨真的給老百姓分田地,每個人都能獲得自己的一份土地。
三、走投無路
這是馬鴻逵怎么污蔑也沒辦法遮掩的正義之事,1949年,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進行,馬鴻逵也知道自己到了末路。他親眼看著甘肅的軍閥馬步芳被強大的解放軍擊潰,內(nèi)心無比惶恐肝顫。
當時我們已經(jīng)給了他好幾次機會,誠心誠意讓他棄暗投明,可是馬鴻逵注定沒有他父親那樣的政治智慧,或者說,他在寧夏犯下的累累罪孽也讓他無法投降,他自己知道未來自己面對的將是凄慘的清算,于是據(jù)不投降。
當年傅作義給他打電話,讓他起義,他沒有同意。馬鴻逵的老部下孟寶山也來到了銀川,直接給他帶來了解放軍第十九兵團首長楊得志將軍的訊息,我們想要和平解放寧夏。
最后,蘭州軍管會領(lǐng)導(dǎo)韓練成更是派人給他送來親筆信,目前大勢已定,再看不透形勢就是歷史的罪人。但馬鴻逵還是害怕,他不敢投降,只能命令部隊負隅頑抗。
他偷偷地離開了寧夏,乘坐飛機來到了重慶避難,寧夏的官兵由自己的兒子馬敦靜看管。可隨著馬鴻逵剝削十幾年老百姓建立起來的軍隊全線崩潰以后,他終究還是舍不得讓兒子陪葬,趕緊讓親兒子馬敦靜火速逃亡重慶。
接下來就是我們看到的那一幕——馬鴻逵丟了寧夏,自己的軍事實力也不復(fù)以往,他什么都沒了,只能搖尾乞憐拜托蔣介石留自己一條命。
結(jié)果是馬鴻逵的計策成功了,在去臺灣之前,他甚至還從國民黨所謂的“財政部”想辦法截留了數(shù)萬元的現(xiàn)大洋,他全力中飽私囊,就是想晚年能夠過上好日子。
馬鴻逵這么多年的辛辛苦苦凝結(jié)成了7.5噸黃金,這都是寧夏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是他全部的存貨。不過馬鴻逵并不想把這么多錢帶到臺灣,他知道現(xiàn)在自己什么都沒了,而且蔣介石和自己的政敵馬步芳看自己極不順眼。
1949年10月13日,馬鴻逵花了1.7萬銀元包機前往臺灣,飛到湖北的時候,解放軍發(fā)現(xiàn)了馬鴻逵的飛機,地面上的高炮已經(jīng)架了起來,在隆隆的炮火聲中,他嚇得渾身哆嗦,已經(jīng)看到自己晚年的凄涼景象。
到了臺灣,果然馬鴻逵處處遭難,他被蔣介石和馬步芳父子排擠,甚至需要承擔西北丟失、貽誤軍機的責任。
這時候的馬鴻逵也已經(jīng)心灰意冷,他早就想好了計策,于是馬上派自己的四姨太劉慕俠馬上前往香港,等過了一陣子,劉慕俠從香港謊稱病危,讓馬鴻逵立即馬上前往香港見他最后一面。
這種生死大事,國民黨也只能放行馬鴻逵,等到了香港以后,這對苦命鴛鴦緊緊抱在了一起——劉慕俠一點事兒也沒有,這一切都是為了馬鴻逵能夠從臺灣逃出來。
沒過多久,馬鴻逵只能遠渡重洋,來到了美國,飄零半生,他發(fā)現(xiàn)自己活著差不多都走在了自取滅亡的路上。即便是到了美國也不能抒發(fā)自己的郁悶——臺灣還有親戚朋友當“人質(zhì)”呢,他半句蔣介石的不是都不敢說。
在美國,馬鴻逵以養(yǎng)馬為業(yè),這位軍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天居然會親自養(yǎng)馬,不過他那么多的黃金也足夠他好好活下去了,只是馬鴻逵有時候只能無奈附和蔣介石要美國援助的高調(diào)。
更多的時候,馬鴻逵只是坐在美國的家中,哭得不能自己,自己這輩子也回不了祖國大陸了,他十分清楚這一點,他永遠也回不去了。
未來的日子很不好過,雖然有那么多錢,但畢竟是漂泊異鄉(xiāng),而且自己妻妾成群,老了以后居然個個都不服管教,甚至有的姨太揚言離婚。要是早年的馬鴻逵,僅憑這句話就能槍斃這個小妾,但時代不同了,他做不到了。
1970年,飽受窩囊氣的馬鴻逵突然覺得自己要不行了,他用自己最后的力氣囑咐自己最愛的劉慕俠,說一定要把自己的遺骸送回故鄉(xiāng),送回老家。甚至嘶聲力竭地說:“我死也要回去……”
至此,馬鴻逵死了,他沒有葬在祖國,家人只是把他埋在了臺灣,相比他若泉下有知,可能依舊憤懣絕望。但是,他淪落到這副田地,全都是咎由自取,絲毫不值得同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