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經(jīng)居高臨下的特朗普,為何連續(xù)向莫迪打去電話?莫迪官宣訪華后,特朗普的態(tài)度變了。德國媒體透露,最近幾周,特朗普曾4次嘗試致電莫迪,但均被拒絕接聽。
德媒認為,這是莫迪在向特朗普表達不滿,因為后者對印度加征了石油等商品的高額關稅,還形容印度是“死亡經(jīng)濟體”。對于這種做法,印度感到非常委屈。雖然印度確實進口了很多俄羅斯石油,也倒賣了很多俄油。但印度國內(nèi)普遍認為,問題的根源不在于印度,而在于美國和以色列。
?——【·四次未接來電·】——?
2025 年 8 月,華盛頓和新德里之間的電話線路成了 “單向通道”——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連著四次打給印度總理莫迪,每次都只聽到忙音。這事不是印度那邊信號不好,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記者從印度外交部消息人士那兒挖到了內(nèi)情:莫迪是故意不接的。
導火索早埋著。特朗普政府今年 8 月突然對印度加征了 50% 的懲罰性關稅,涉及的都是印度賺錢的出口貨 —— 比如紡織品、寶石,還有汽車零件。
更讓印度咽不下氣的是,特朗普公開把印度叫做 “死亡經(jīng)濟體”,這話傳到新德里,莫迪內(nèi)閣里不少人都覺得是 “公開羞辱”。
印度外交部有官員私下說,莫迪不接電話還有個顧慮:怕特朗普在電話里突然提過分要求,比如讓印度立馬停買俄羅斯石油 —— 這種沒個準頭的談判風格,讓印度干脆用 “沉默” 表達不滿。
其實美印的矛盾核心就在能源上。2023 年巴以沖突鬧大后,中東的石油供應忽高忽低,一點不穩(wěn)。印度 80% 的石油都得從國外買,為了保證自己不缺油,它開始多買俄羅斯的原油 ——2022 年還只占 2%,2024 年就到 38% 了,一年賣了 8900 萬噸。
印度還把這些俄油精煉成成品油,轉(zhuǎn)手賣給歐洲,每噸能賺 15 美元差價??稍谔乩势昭劾铮@成了 “幫俄羅斯賺錢”,最后就用關稅報復。
?——【·印度的能源死結(jié)·】——?
印度選誰的石油,根本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 這背后全是它地緣經(jīng)濟上的軟肋。作為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之前一直靠中東供油,可 2023 年巴以沖突后,阿拉伯國家隨時可能搞石油禁運,印度一慌,就盯上了俄羅斯。
俄羅斯一開始給的優(yōu)惠確實誘人:為了保住印度這個大客戶,俄油比國際油價便宜 17%,印度煉油廠拿油的成本才每桶 45 美元,精煉后以 70 美元賣給歐洲,一年光這一項就賺 50 多億美元??傻搅?2025 年,俄羅斯把折扣降到 7%,印度也想過減少買俄油 —— 從 38% 降到 32%,轉(zhuǎn)而買美國和西非的原油。
但問題卡在設備上。印度的煉油廠早調(diào)成了加工高硫俄油的模式,要改煉輕質(zhì)原油,得砸?guī)资畠|美元改造設備。這筆錢印度現(xiàn)在掏不起,也不想掏,所以哪怕折扣少了,短期內(nèi)還是得買俄油。
俄羅斯也懂這個理,8 月專門跟印度簽了合作協(xié)議,承諾優(yōu)先給印度供油,還同意部分交易用盧比結(jié)算 —— 幫印度省點美元儲備,算是 “投桃報李”。
?——【·美國債務窟窿·】——?
就在莫迪拒接電話的時候,華盛頓正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截至 2025 年 8 月,美國國債總額突破 37.2 萬億美元,攤到每個美國人頭上,人均要扛 10.7 萬美元的債。
更嚇人的是,光每天要還的利息就有 27 億美元,這錢占了聯(lián)邦政府開支的 17%—— 相當于每天啥都不干,先欠一筆巨款。
這窟窿是特朗普自己挖的。2025 年他簽了個 “大而美” 法案,一邊搞 4.5 萬億美元的減稅,一邊把軍費提到 1.2 萬億美元,兩項加起來,一年就把債務上限提高了 5 萬億美元。
為了填坑,特朗普政府急得亂出招:連美國國際開發(fā)署都給關了,對外援助砍了一大半,還盯著貿(mào)易伙伴加關稅 —— 對印度動手,也是想從印度身上撈點錢補自己的窟窿。
可這招反而把盟友推遠了。印度被加稅后,立馬轉(zhuǎn)頭找其他市場:8 月對俄羅斯的出口漲了 23%,還跟沙特、阿聯(lián)酋簽了 9 萬億盧比的電力協(xié)議 —— 要通過海底電纜給這兩個國家送清潔能源,既賺外匯,又能鞏固在中東的關系。美國想靠關稅逼印度讓步,結(jié)果反而讓印度離自己更遠了。
?——【·印度的反擊·】——?
面對美國的施壓,印度沒坐以待斃,反而拿出了好幾手應對的法子。國內(nèi)層面,莫迪政府推了個 “關稅應對計劃”:給受影響的紡織廠、海產(chǎn)品出口商發(fā)專項補貼,把消費稅最高稅率從 28% 降到 18%,還撥了 100 億美元,幫中小企業(yè)開拓拉美、中東這些新市場 —— 不能光靠美國吃飯。
國際上,印度也在盡量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它跟俄羅斯簽了 “石油換武器” 的協(xié)議,從中國買 5G 設備,還借著上海合作組織的平臺,跟中亞國家深化能源合作。
莫迪最近還忙著出國:去東京跟日本簽了 75 億美元的半導體合作協(xié)議 —— 印度想靠這個補上自己芯片產(chǎn)業(yè)的短板;到北京跟中國領導人談了邊境管控的新共識,還宣布要加入金磚國家擴員。
這些動作其實在傳遞一個信號:印度不想在美俄之間選邊站,要搞 “自己說了算” 的外交。而美國這邊,債務危機已經(jīng)捆住了手腳 —— 想靠 “印太戰(zhàn)略” 遏制中國,就得拉印度;可又要對印度加關稅、逼它停買俄油,兩頭矛盾。
更糟的是,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被穆迪降到 Aa1,今年上半年外國投資者拋了 1200 億美元美債,借錢的成本越來越高。
?——【·結(jié)語·】——?
現(xiàn)在的局面很清楚:美國想靠經(jīng)濟脅迫讓盟友聽話,可印度這類新興國家已經(jīng)學會用市場和多邊合作找活路。莫迪不接電話,不只是抗議關稅,更是不想被美國牽著走。
而美國的債務窟窿,也證明了 “靠打壓別人補自己缺口” 的路子走不通 —— 再這么下去,自己的戰(zhàn)略根基都要松動。這場沒硝煙的博弈里,印度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美國卻還在債務泥潭里打轉(zhuǎ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