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80后,我們這一代人,正在進入最尷尬的年紀。
父母基本都在六七十歲,身體好的還能下地干活,身體差的已經需要人照看;而我們自己呢?上有老,下有小,壓力被拉滿。
和上一代不同,80后大多走出了農村。
有人通過讀書進了城市,有人靠打拼在城里扎根。
總之,生活重心已經徹底轉移,不再依賴土地為生。
可父母卻習慣了農村的生活。
熟悉的環(huán)境,熟悉的鄰里,還有那種“葉落歸根”的情結。
讓他們離開農村,搬到城里一起?。?/p>
很多老人寧愿不適應,也不愿脫離故土。
所以現在的局面是:父母守在農村,子女漂在城市
父母和子女不再是拴在一起的日子。
如果老人還能自己料理生活,那還好說。
但一旦生病,甚至長期臥床,就意味著需要有人日夜照顧。
而對于子女而言,放下工作、孩子和生活回去守在父母身邊,并不現實。
老人需要照護,不是一兩天,而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把老人接到城里來。
可問題也不少:
- 老人難以適應城市的節(jié)奏,出門不便,生活圈子全沒了;
- 城市房子本就擁擠,子女上班,孫輩上學,老人生活質量反而下降;
- 請護工、送養(yǎng)老院?對老人來說既陌生又抵觸,對子女來說也是不小的負擔。
這就是現實的矛盾:老人想留在農村,子女卻難以兩頭兼顧。
這應該不是我一個人的困惑吧,未來十年,這將是無數80后家庭要直面的共同難題。
我們既想盡孝道,又要承擔自己的家庭和責任,可養(yǎng)老的矛盾卻越來越尖銳。
我們不得不去思考:
- 如何讓父母在熟悉的環(huán)境里安度晚年?
- 如何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 如何在孝順與現實之間,給父母一個體面、安心的養(yǎng)老方式?
養(yǎng)老從來不是一個家庭的小事,而是這一代人與上一代人共同的考驗。
我是挺迷茫的,大家都做好準備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