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有些人明明很聰明,卻總是做不成事?而有些人看起來平平無奇,卻能在各行各業(yè)闖出一片天地?
答案或許就藏在曾國藩身上。
這個被毛主席稱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其實資質(zhì)平平??夹悴趴剂似叽?,智商在同齡人中只能算中等。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影響了整個近代中國。
曾國藩自己說過一句話:"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敗。"
你看,他把成敗的關(guān)鍵看得很清楚——不在天分,而在品性。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曾國藩總結(jié)的成事4大要素,每一條都能讓你受用終身。
第一件事:耐煩,把"慢"做到極致
什么叫耐煩?就是能沉得住氣,不著急。
現(xiàn)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喜歡講"快"。快速成長,快速變現(xiàn),快速出圈。但曾國藩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信奉的是"拙"。
湘軍剛組建的時候,別的軍隊都急著上陣殺敵,立功升官。曾國藩卻足足花了一年時間訓(xùn)練部隊。旁人都笑他"迂腐",他卻堅持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
這一年的"慢",換來了后來十幾年的"快"。湘軍成了當(dāng)時最能打的部隊,曾國藩也因此青史留名。
你看看現(xiàn)在那些真正做成事的人,哪個不是在"慢"上下功夫?
雷軍做小米之前,在金山磨了十幾年;任正非47歲才創(chuàng)立華為;宗慶后賣了十幾年冰棒才有了娃哈哈。
反觀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今天做這個,明天做那個,看起來很忙,其實只是在原地打轉(zhuǎn)。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求快心太急,行穩(wěn)心不定"。
真正的耐煩,是明知道成功需要時間,卻依然愿意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是在所有人都說你"太慢"的時候,依然堅持自己的節(jié)奏。
第二件事:耐煩中的耐煩——專注一事
曾國藩有個很有意思的習(xí)慣:讀書不二。
什么意思?就是一本書沒讀完,絕不開始讀第二本。哪怕這本書再枯燥,再難懂,他也要硬著頭皮讀完。
這在今天看來簡直不可思議。我們的書架上堆著幾十本書,手機里收藏著上百篇文章,但真正從頭到尾看完的有幾個?
曾國藩就是靠著這種"一根筋"的專注,把自己從一個資質(zhì)平庸的湖南小子,硬生生地磨成了那個時代的頂級人才。
專注有多重要?
喬布斯回到蘋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90%的產(chǎn)品線,專注做幾款產(chǎn)品。結(jié)果你知道的,蘋果從瀕臨破產(chǎn)變成了全球最值錢的公司。
貝佐斯創(chuàng)立亞馬遜的時候,所有人都勸他什么都賣,他偏偏只賣書,一賣就是好幾年。這種看似"愚蠢"的專注,最終讓亞馬遜成了電商之王。
現(xiàn)在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什么?選擇太多,誘惑太多。今天想學(xué)編程,明天想學(xué)設(shè)計,后天又想搞直播。結(jié)果呢?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曾國藩早就看透了這一點:"定力不足,見異思遷,此大病也。"
真正的專注,不是不知道有其他選擇,而是明知道有其他選擇,卻依然堅持走自己選定的路。
第三件事:有恒心,把堅持當(dāng)成信仰
曾國藩有個著名的"日課十二條":早起、讀書、寫字、靜坐、保身、作文、夜不出門……每天都要完成,風(fēng)雨無阻。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變態(tài)?但就是這種近乎強迫癥的堅持,讓他在亂世中始終保持清醒,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yè)。
堅持有多難?
王健林每天4點起床健身,堅持了20多年;科比凌晨4點的洛杉磯,成了籃球界的傳說;村上春樹每天寫作6小時,已經(jīng)堅持了40年。
這些人有什么共同點?他們都把堅持當(dāng)成了一種信仰,而不是一種負擔(dān)。
曾國藩說:"須有寧拙毋巧,寧樸毋華,寧儉毋浮的精神。"翻譯過來就是:與其投機取巧,不如踏實肯干;與其花里胡哨,不如樸實無華;與其好高騖遠,不如腳踏實地。
你看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問題出在哪里?不是不知道堅持的重要性,而是把堅持想得太復(fù)雜了。
真正的堅持,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天做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不求一口吃成胖子,只求每天比昨天好一點。
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日日有所得,月月有所進。"
第四件事:善反思,把每天都當(dāng)成考試
曾國藩有個習(xí)慣,每天晚上都要寫日記,反思當(dāng)天的言行。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明天怎么改進。
這個習(xí)慣他堅持了一輩子。從這些日記里,我們能看到一個人是如何一點點完善自己的。
反思有多重要?
巴菲特每年都會給股東寫信,總結(jié)自己這一年的投資得失;比爾·蓋茨每年都會進行"思考周",專門反思微軟的戰(zhàn)略方向;馬云退休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xùn)。
為什么成功的人都愛反思?因為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不反思的人生,就是重復(fù)的人生。
現(xiàn)在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太忙了,忙到?jīng)]時間思考。每天被各種信息轟炸,被各種事務(wù)追著跑,根本停不下來。
曾國藩說:"一日三省吾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真正的反思,不是簡單的自我批評,而是系統(tǒng)的復(fù)盤:今天做了什么?效果如何?哪里可以改進?明天怎么做得更好?
這樣的反思,讓曾國藩從一個經(jīng)常發(fā)脾氣的憤青,變成了溫和堅韌的"圣人";從一個屢戰(zhàn)屢敗的菜鳥將領(lǐng),變成了運籌帷幄的軍事家。
曾國藩的一生,其實就是一部"笨人做大事"的教科書。
他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成事的關(guān)鍵,從來不是你有多聰明,而是你能不能把簡單的事情堅持做,重復(fù)的事情認真做,平凡的事情用心做。
耐煩、專注、堅持、反思——這四件事看起來很簡單,但能做到的人卻寥寥無幾。
為什么?因為這個時代給了我們太多的理由去放棄:信息太多讓我們失去專注,選擇太多讓我們失去定力,誘惑太多讓我們失去耐心,節(jié)奏太快讓我們失去反思的時間。
但正因為如此,那些能夠逆流而上、堅持"笨辦法"的人,反而更容易脫穎而出。
曾國藩說過:"天下事未有不由艱難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意思是:凡是能做大做久的事業(yè),都必然經(jīng)歷過艱難困苦。
所以下次當(dāng)你覺得自己"不夠聰明"的時候,不妨想想曾國藩。這個考了七次才中秀才的"笨人",最終成為了影響一個時代的偉人。
他的秘訣很簡單:不求聰明,但求踏實;不求速成,但求恒久;不求完美,但求進步;不求他人認可,但求內(nèi)心坦然。
這就是成事的真正密碼。
你準備好開始"笨"一點了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