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特朗普剛踏進香港會場,原本熱鬧的”比特幣亞洲2025“論壇瞬間變了味。
說好的重量級嘉賓呢?
香港證券會執(zhí)行董事葉志衡突然”出差“了,立法會議員吳杰莊家里有”急事“要處理。兩個人前腳還在演講者名單上,后腳就從官網(wǎng)上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種操作,連三歲小孩都能看出貓膩
1. 一場商業(yè)論壇為何變成政治雷區(qū)?
別以為這只是簡單的日程沖突。埃里克·特朗普的身份太特殊了——他不是普通的商界人士,而是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次子,背后站著的是整個特朗普政治集團。
商業(yè)活動瞬間染上政治色彩。
香港特區(qū)政府的反應很著政治標簽來,那我們就得按政治規(guī)矩辦事。在當前中美關系微妙的節(jié)骨眼上,任何不必要的接觸都可能被過度解讀。
港府的邏輯很清楚:與其冒險踩雷,不如干脆回避
2. 特朗普”拯救黎智英“的政治算盤
真正讓港府官員避而不見的,是特朗普此前的一番狂言。
這位總統(tǒng)曾公開聲稱要”拯救“亂港頭目黎智英,甚至揚言要把黎智英案納入中美貿易談判。
黎智英的”亂港“罪行鐵證如山,等待他的只有法律的嚴厲制裁。特朗普想用貿易籌碼換取一個罪犯的自由?這種想法本身就是對香港司法獨立的侮辱
港府的態(tài)度很明確:在特朗普收回錯誤言論之前,沒必要和任何相關人士接觸
3. 中美博弈下的香港智慧
更深層的考量在于中美經貿關系的不確定性。
香港總商會原定4月的訪美計劃已經兩度延期,最新安排要等到明年春季。這種謹慎不是偶然,而是對復雜國際形勢的理性回應
特朗普這個人出爾反爾是出了名的,哪怕今天簽了協(xié)議,明天也可能翻臉不認人。在這種情況下,香港特區(qū)需要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靜待中美經貿團隊的正式談判結果
4. 表面張狂背后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中美經貿問題上其實很小心。
雖然他和內閣官員動不動就威脅加征關稅,但始終停留在口頭威脅階段。連”黎智英案納入談判“的說法,最近也沒了下文。
為什么?因為中國的反制手段確實打痛了他們
稀土斷供的前車之鑒讓特朗普集團不敢輕舉妄動。表面上張牙舞爪,實際上生怕再次觸怒中國,面臨更嚴厲的經濟制裁。
5. 一場”獨角戲“的政治啟示
埃里克·特朗普的香港之行最終變成了一場尷尬的”獨角戲“。
這個結果其實很有象征意義:在復雜的國際政治博弈中,任何試圖混淆商業(yè)與政治界限的行為,都會面臨相應的后果。
港府官員的集體”缺席",看似是簡單的外交回避,實際上傳遞了一個清晰的信號:香港不會成為任何政治投機的舞臺
特朗普想通過兒子的商業(yè)活動為自己的政治主張造勢?香港用實際行動告訴他:想得美
這種處理方式既維護了香港的政治立場,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爭議。在中美關系敏感期,這樣的政治智慧值得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