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上海連續(xù)的高溫天數(shù)不斷刷新著紀錄。當多數(shù)人在空調(diào)房中避暑時,靜安區(qū)的街巷中,一群身著鮮艷制服的身影正頂著烈日步履不?!?strong>她們是凱成和養(yǎng)護理站的養(yǎng)老護理員,在這個酷暑中為失能老人筑起一道“清涼港灣”。
“我們不只是護理,更是守護。”
清晨5:30,天剛蒙蒙亮,關東玲已經(jīng)背著護理包走出家門,開始了她一天的工作。她熟練地檢查著隨身背包:護理用品、防暑藥品、毛巾和水杯。
“天熱得早點出門,中午最熱的時候盡量在室內(nèi)服務。”她邊說邊快步走向第一位長者家。
當日,她要奔赴9位長者家中,完成溫水擦浴、協(xié)助進食、壓瘡預防護理等長護險服務項目。高溫天氣下,老人們的身體狀況更需密切關注。
在晉城路的潘老伯家,這位長期臥床的老人見到她露出安心的笑容。
“爺叔,水溫合適嗎?”她輕聲問道,手上的動作一絲不茍。冒著熱氣的毛巾擰干,輕柔地擦拭老人身體,每一個動作都細致而專注。
“高溫天,臥床老人容易生褥瘡,清潔和翻身更要勤快些?!标P東玲說道。
護理間隙,她仔細檢查老人家中的防暑措施:“空調(diào)溫度要保持在26℃左右,不能太涼。還要提醒多喝水,但每次不能太多……”
長護險護理員的工作從不局限于日常護理。某個深夜,家住場中路的傅老伯在家中摔倒,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撥通關東玲的電話。
“我馬上到!”沒有猶豫,她立即趕赴老人家中。評估傷情、撥打120、聯(lián)系家屬……整個過程專業(yè)而高效,還不忘一直安慰老人。事后,她還細心建議家屬為老人加裝防滑設施。
這樣的突發(fā)情況在關東玲的工作中并不罕見。“我們不只是護理,更是守護?!标P東玲說。
“只要她需要,我就在?!?/strong>
陳曉英已經(jīng)開始她第四年的護理工作,一天9個小時的服務時間里,她穿梭在不同的老人家中。早晨5點上班前,她總會順路給獨居的張老伯帶份早餐,這是她長期以來的習慣。高溫天氣里,她特意選清淡的小菜和主食?!疤鞜崂先宋缚诓缓?,得換著花樣買點清爽的?!?/p>
“阿姨,今天這么早??!”小區(qū)保安已經(jīng)熟悉了她的身影?!霸琰c來,老人等不得。”陳曉英笑著說。為了更好地服務老人,她自學了按摩、理發(fā)、扦腳等技能,成了老人口中“比親閨女還貼心”的護理員。
在88歲的王阿婆家中,陳曉英細心地為老人修剪頭發(fā)。“天熱了,剪短些清爽。”她動作輕柔,不時與老人聊著家常。作為失獨老人,王阿婆把她當成了親人。
去年冬夜,王阿婆不慎滑倒,陳曉英深夜趕到妥善安置。第二天又主動聯(lián)系居委會,確保后續(xù)照護不斷檔。“只要她需要,我就在?!?/strong>陳曉英說。
用汗水澆灌“夕陽”之花
夏日高溫給護理工作帶來了額外挑戰(zhàn)。護理員們攜帶的背包中除了常規(guī)護理用品,還增加了人丹、清涼油等防暑物資。
“每個老人家里都要調(diào)整護理方案。”關東玲說,“高血壓老人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糖尿病老人要注意傷口護理……”雖然工作強度大,但她們從未降低服務標準。每服務一位老人后,她們都會仔細做好清潔,整理好服裝,再趕往下一家。
據(jù)統(tǒng)計,靜安區(qū)目前有超過2000名像關東玲和陳曉英這樣的長護險護理員,服務著萬余名失能老人。在長護險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這些護理員們用專業(yè)與愛心搭建起守護的橋梁。“她們不是超人,卻在高溫中奔波,在深夜里響應;她們是母親、妻子、女兒,卻把最多的時間留給別人的父母?!眲P成和養(yǎng)護理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無論多熱,只要老人需要,我們就在?!边@是長護險護理員共同的承諾,也是這個酷暑中最動人的清涼誓言。
記者:郁婷藶
圖片:郁婷藶
編輯:梁慧
封面圖:圖蟲創(chuàng)意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