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常收到家長的私信,幫助家長們看懂孩子情緒背后的真相也是我的職責(zé)之一。但今天,我想聊聊為什么現(xiàn)在青少年抑郁癥患者越來越多了,并且想在這里給家長幾個實用的建議,可以讓家長門更好的幫助孩子掌握應(yīng)對壓力的方法和技巧。
其實作為心理咨詢師,這幾年明顯能感覺到來咨詢的孩子中,有 80% 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其中需要臨床干預(yù)的比例在逐年上升。我總結(jié)了下,這幾點壓力源占據(jù)大部分原因:1.教育內(nèi)卷。在實際案例中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孩子成績能在中等以上,我接觸過的四年級家長甚至有一半以上要求孩子考前十名。這種違背規(guī)律的期待就像無形的枷鎖,束縛著孩子,不少孩子的周末被補習(xí)班排滿,他們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2.社交媒體的虛擬壓力。研究證實:社交媒體使用時間越長,次年抑郁癥狀越明顯。但更可怕的是孩子們在朋友圈展示完美生活,卻在私信里向我哭訴焦慮,還有些孩子說刷到學(xué)霸的視頻后,會有很重的愧疚感,更不要說家長們刷到類似視頻后,對自己孩子指責(zé)了,這些也無形之中給孩子形成了壓力。
作為每天見證孩子痛苦的咨詢師,我想分享幾個有效的方法:
- 每天留30分鐘的無手機陪伴時間——只聊天,不評判。
- 建立優(yōu)點清單——每天寫下孩子成績之外的3個閃光點。
- 允許情緒請假——告訴孩子:不開心時可以休息,不用硬撐。
最后想對所有家長說:孩子的成長應(yīng)該有容錯空間。當(dāng)一個孩子說很難過、或者很累時,他是家長的理解安慰,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