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的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透過車窗灑在我臉上時,我和爸爸媽媽已經(jīng)踏上了前往榆次常家莊園的路。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小學(xué)生,這次旅行就像一本等待我打開的立體歷史書,每一頁都充滿著驚喜。
走進莊園的那一刻,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巨大的門樓像一位威嚴的歷史老人,青磚一塊疊著一塊,組成了精美的圖案。最吸引我的是那些石雕,門墩上刻著吉祥的圖案,導(dǎo)游說這叫“福壽雙全”,是古代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忍不住用手輕輕撫摸,冰涼的石頭上似乎還留存著能工巧匠的溫度。
穿過一道又一道月亮門,我們來到了常家的后花園。這里簡直是個綠色仙境!小橋彎彎的像彩虹跨過溪流,溪水清得能看見水底圓潤的鵝卵石。我蹲在池塘邊,看見幾條紅白相間的錦鯉悠閑地游來游去。最神奇的是那座建在水中央的戲臺,我想象著幾百年前,常家人就坐在這里看戲,掌聲和歡笑聲一定飄得很遠很遠。
在“儒家學(xué)堂”里,我坐在仿古的書桌前,假裝自己是個古代的小書生。木質(zhì)桌面上有淡淡的墨香,讓我想起我們語文課上學(xué)過的“書香門第”。爸爸告訴我,常家之所以能富過好幾代人,就是因為他們特別重視教育。這句話讓我若有所思——原來,真正的傳家寶不是金銀財寶,而是知識和品德。
夕陽西下時,我們登上了最高的觀景臺。整個莊園在落日余暉中顯得格外寧靜美麗,青瓦屋頂連成一片,像起伏的波浪。我忽然明白,這不僅僅是一座古老的房子,更是一本立體的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要像常家人那樣勤勞、誠信、重視學(xué)習(xí)。
回家的路上,我緊緊握著在莊園里撿到的一片樹葉。像一枚書簽,標(biāo)記著這次難忘的旅行。晚上寫日記時,我工工整整地寫下:我要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也要建造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