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25年8月30日,在浙江省嘉興市三水灣小學,穿著校服的學生們開心地領到了新書。圖/IC photo
一些地方的中小學生不用統(tǒng)一穿校服返校了。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近日,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一些學校已不再硬性要求學生統(tǒng)一穿著校服返校。有家長說,開學前就有老師通知,學生只需穿著干凈整潔的服裝、佩戴好紅領巾返校即可。
這里有一個背景是:今年5月,廣東省五部門曾聯合發(fā)文規(guī)定: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學生購買校服。
不再硬性要求學生統(tǒng)一穿校服返校,這一看似微小的改變,卻有著重要價值。因為不強制穿校服,才是落實“不得強制購買校服”規(guī)定的關鍵。
2023年,江蘇省教育廳曾發(fā)文指出,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學生購買校服;2024年9月,北京市教委、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也發(fā)文明確,中小學校服堅持學生自愿購買原則,中小學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學生、家長購買校服或捆綁銷售。
而在今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開展基礎教育“規(guī)范管理提升年”行動的通知》,則更是在負面清單(2025版)中指出,嚴禁違反校服選購的有關規(guī)定,強制購買校服,利用購買校服牟利、侵害群眾利益。這一規(guī)定的要義之一,就是要斬斷校服采購中可能存在的灰色利益鏈,防范“校服腐敗”。
“不強制購買校服”已成為自上而下的共識,但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卻常遇梗阻。部分學校雖表面稱自愿購買,但私下暗示學生必須購買。一些學校要求學生在平時特別是集體活動時必須穿校服,這意味著,家長即便不情愿,也不得不為孩子購買校服。這讓不得強制購買校服的規(guī)定淪為一紙空文。
例如,有網友在新聞跟帖區(qū)反映,“都買了夏季和秋季校服,孩子不穿校服扣班分,挨批評?!?/p>
這種實際存在的隱性壓力,恰是阻礙政策落地的“最后梗阻”。如今,廣東部分學校不再硬性要求統(tǒng)一穿著校服,可以此為突破口,進而落實“不強制買校服”規(guī)定。
客觀而言,中小學生校服并非多余,很多情況下甚至很有必要。校服有承載校園文化認同、消除攀比等功能,合理利用校服不無裨益。有網友認為,“統(tǒng)一校服省心又省錢,現在孩子追明星同款、網紅穿搭,一個月花銷翻倍!”“農村家長務農忙,哪有時間天天給孩子搭衣服?統(tǒng)一校服反而省事?!笨梢?,人們并未否定校服的積極作用。
而“不得強制購買校服”和“不強制穿校服”,并非意味著取消或削減校服,而是管理更加柔性、靈活。這是對學生與家長選擇權的尊重,同時也給學校管理智慧帶來考驗。如何在不強制著裝的條件下,構建校園文化凝聚力與平等氛圍,將成為學校面對的新課題。
對此,相關學校不妨鼓勵校服設計創(chuàng)新,使其既體現校園文化內涵,又能滿足學生的個性與舒適需求,讓更多學生和家長愿意主動訂購和穿著校服。這樣有助于讓校服回歸其應有功能,成為校園的獨特風景。
撰稿 / 辛河(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陳荻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