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一天,已經(jīng)成為美國知名航空專家的張閭琳,聽從父親張學良和母親趙一荻的囑咐,來到中國沈陽的“大帥陵”祭祖。
當跪倒在爺爺張作霖墓前的時候,張閭琳的內(nèi)心五味雜陳,從九一八事變之后,他就跟隨父母南下躲避戰(zhàn)亂。
最后幾經(jīng)波折去了美國,在海外生活幾十年時間,如今才有了認祖歸宗的機會。
張閭琳牢記張學良的叮囑,跪倒在爺爺張作霖墓前的時候,用不熟練的漢語說道:“我代表您兒子來看您了!”
顯然,此時已經(jīng)恢復自由的張學良,也一直惦記著東北這片土地,特意讓兒子回來祭拜。
那么,有關張閭琳都有著怎樣的故事?而張學良如此思念家鄉(xiāng),又為什么不回到中國大陸呢?
一 、趙一荻的獨子
在晚年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張學良曾經(jīng)說過,自己的人生在36歲時就戛然而止了,因為那一年正是西安事變發(fā)生的時候。
張學良在事變和平解決以后,陪同蔣介石回到南京,從此就過上了幽禁生活,一直到五十年后才恢復自由。
中國的命運因為西安事變而得到了改變,張學良和楊虎城,以及一眾東北軍和西北軍將領的命運也因此改變,而在此其中,也包括張學良的兒子張閭琳。
張閭琳是張學良和趙一荻的獨子,1928年的時候,張學良在一場舞會上認識了年僅16歲的趙一荻。
張學良與兒子張閭琳及其保姆
兩人很快就成為了情侶,但這件事同時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趙一荻的父親是北洋政府高官,最后在報紙上刊登消息,與趙一荻斷絕父女關系。
無家可歸的趙一荻,只能跟著張學良到東北生活,可在大帥府里還有一個難關在等著她,那就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
張作霖允許兒子的風流行為,但對于兒媳婦這個角色的選擇上,心中從始至終都只有于鳳至一人,所以于鳳至在大帥府里也是說一不二的存在。
于鳳至自然不會放任他人挑戰(zhàn)自己的身份,所以一開始,只允許趙一荻在帥府以外居住,兩人的關系也很緊張。
后來趙一荻有了身孕,于鳳至才選擇和解,讓趙一荻以秘書的身份陪同在張學良左右。
1930年11月,趙一荻和張學良的獨子張閭琳出生,本該含著“金湯匙”生活的張閭琳是相對不幸的,因此他出生的第二年就發(fā)生了九一八事變。
身在襁褓中的時候,父親張學良每日忙著軍務,只有母親趙一荻有時間照顧他,東北軍南下入關以后,張閭琳在這種相對平靜的生活中長大到了七歲,人生又一次迎來巨變。
二、 遠離父母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與楊虎城發(fā)動西安事變,在我黨的努力下,這場事變最終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共兩黨展開第二次合作,統(tǒng)一抗日。
民族大計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張學良的命運也因此中斷,在此往后過著幽禁生活,在一開始,陪同在他身邊的是正妻于鳳至。
趙一荻則帶著張閭琳在香港生活,直到兩年之后,于鳳至患上乳腺癌,張學良就向宋子文提出請求,希望他能說通蔣介石,讓于鳳至到美國治病。
在此期間,由趙一荻前來照顧自己,蔣介石最后答應了這個要求,趙一荻接到信件以后內(nèi)心激動,此時已經(jīng)與張學良多年未見。
可在前去會面之前,趙一荻還有一件事要做安排,那就是張學良在蔣介石的控制下,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證。
如果帶著張閭琳一同前去,不僅會讓孩子也失去自由,將來還有可能產(chǎn)生不可控的危險,所以趙一荻將張閭琳托付給了張學良的好友伊雅格撫養(yǎng)。
伊雅格(左一)
伊雅格是美國人,因為大學的時候?qū)W習土木建筑專業(yè),后來跟隨叔父到中國東北等地監(jiān)督鐵路建造,最后混成了張作霖的軍需官。
在張學良少年時期,伊雅格經(jīng)常與他聊天,講所聞見識,兩人結下了深厚友情,后來張學良掌握東北軍權利以后,讓伊雅格繼續(xù)出任軍需官一職,逐漸成為張學良的經(jīng)濟代理人。
在民國時期,軍需官可是一個“肥差”,因此伊雅格掙了不少錢,西安事變發(fā)生以后,張學良的自身安全得不到保證,東北軍也前途未卜,伊雅格就打點行李回到了美國舊金山定居。
趙一荻在前去尋找張學良以前,就將兒子張閭琳交給了伊雅格夫婦撫養(yǎng)。
伊雅格為了保護好張學良和趙一荻的這個獨子,在美國的時候,不允許他說中文,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與讓他與外人見面,因此上張閭琳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接受教育。
張閭琳天資聰穎,在伊雅格夫婦的悉心教導下,學習成績一直十分優(yōu)異,最后考到了加州大學學習航天專業(yè)。
有關這個專業(yè)選擇,是因為張閭琳記得自己幼年的時候,父親張學良很喜歡科學技術,與他講過航天方面的相關知識,這個選擇之中也有著他對父親張學良的思念。
張閭琳到了美國以后就和父母失去了聯(lián)系,后來與陳濟棠的侄女陳淑貞相識相戀的時候,才與父母恢復聯(lián)絡。
三、 回鄉(xiāng)祭祖
當時是1955年,張學良的好友董顯光按照國民黨政府的安排,要到美國任職,在臨走之前,張學良找到董顯光,希望他到美國以后,能幫自己找找兒子張閭琳。
董顯光欣然答應,到美國以后不久,就通過關系聯(lián)系到了伊雅格,隨后找到了張閭琳,董顯光將一張閭琳的照片寄回臺灣省。
張學良和趙一荻在得知兒子生活的很好,還成為了航天專家以后,內(nèi)心十分高興,雙方至此開始通信,并約定在1956年會面。
在國民黨當局的允許下,張閭琳和妻子陳淑貞在1956年抵達臺灣省高雄,探望正被蔣介石囚禁的父母。
至此往后的很長時間里,只要雙方有機會就會見面,而這個時候,張閭琳已經(jīng)是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了,他與于鳳至的孩子張閭珣等人都先后因為意外而離世。
1988年,蔣經(jīng)國病逝以后,臺灣當局對張學良的看押逐漸變得寬松,最后在1990年解除囚禁,張學良和趙一荻去往美國生活。
這個時候,身在美國的張閭琳也已經(jīng)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一家人有了團聚的機會。
也就是在這段生活中,張閭琳了解到父親張學良一直在思念在東北家鄉(xiāng),從九一八事變以后,張學良就再也沒有返回過東北,那里有他的無數(shù)記憶,也是張作霖的安眠之地。
但因為身份十分敏感,一旦張學良親自回到中國,勢必會引來美國和臺灣當局的巨大反應,為了自己的后人著想,張學良只能留在美國生活。
為了滿足父親回鄉(xiāng)祭祖的心愿,1994年,64歲的張閭琳借著回到中國大陸參加航天會議的機會,按照父親張學良的囑托,到故鄉(xiāng)沈陽祭拜爺爺張作霖。
張閭琳此行拍下許多照片,回到美國以后給張學良查看,當看到大帥陵保存完好的時候,張學良內(nèi)心十分感動。
除此之外,張閭琳和陳淑貞的兩個兒子也都十分聰慧,長子張居信和次子張居仰都成為了美國的社會精英。
張居信
2005年,張閭琳又一次來到中國大陸,這一次是受中國政府邀請,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活動,并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
在此后多年時間里,張閭琳都關注著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并且力所能及的做出一些貢獻,直到2024年8月,張閭琳在美國病逝,享年94歲。
參考資料:
[1]畢萬聞.今年6月張學良在美夏威夷喜度九六生日時稱希望以“老兵”身份回遼寧 張學良何日回大陸[J].世紀,1996,(04):4-10.
2.80余年前老照片解密張學良張閭琳父子溫情一幕——2017-08-29 13:34:00來源:沈陽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