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日寇特務機關和各級偽滿警察機關發(fā)出布告,懸賞20萬元,通緝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機構頭子戴笠;即便提供戴笠行蹤等情報,有助于將其捉拿的,也可領取5萬元獎賞。但是懸賞布告發(fā)出后,日偽方面突然發(fā)現(xiàn)一個尷尬的問題:手上沒有戴笠的照片,甚至連他的相貌特征都不知道。這樣只知道名字的懸賞,無異于盲人摸象,根本無從下手。
戴笠雖然資歷淺卻天生是干特工的材料
原來,戴笠雖然從未受過專業(yè)的情報和特務訓練,僅在黃埔軍校六期受過1年多訓練,學的還是騎兵科。但不得不承認,戴的確是個干特工的材料,他在軍校學習期間,就暗中投靠了蔣介石的親信、黃埔二期的胡靖安,奉命暗中搜集軍校同學的思想動向,一直到畢業(yè)都未被人發(fā)現(xiàn)。
北伐戰(zhàn)爭開始后,蔣介石當上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權力越來越大,胡靖安也水漲船高當上了高參,戴笠卻越混越慘,只能跟著胡跑腿遞送消息,順便搜集一些社會花邊新聞之類的情報,當起了“編外情報員”,雖然沒有什么薪酬,戴笠倒也干的不亦樂乎。
二次北伐期間逐漸嶄露頭角
1927年7月底,國民黨軍總司令部密查組成立,這是在蔣介石授意下成立最早的準特務組織,胡靖安被委任為組長,戴笠經(jīng)胡推薦也加入其中,擔任上尉聯(lián)絡參謀,總算有個正式身份。在密查組里,多多少少有些專業(yè)特務,戴笠整日耳濡目染,搜集情報的能力迅速提升,一般每隔2天,他就會搜集一份材料呈報上去。
“二次北伐”期間,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伙同退守長江北岸的“五省聯(lián)軍總司令”孫傳芳、山東督軍張宗昌等勢力,與北伐軍對抗。戴笠單槍匹馬潛入敵后,經(jīng)濟南、保定、天津、北平一路北上,詳細掌握了張作霖、孫傳芳、張宗昌等部的虛實,足跡幾乎踏遍華北各省,如入無人之境,對“二次北伐”的勝利起了不小的作用。
日寇暴怒,卻找不到照片發(fā)通緝令
1932年,蔣介石組建復興社特務處,戴笠被任命為處長,從此發(fā)跡,到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時,已經(jīng)成為赫赫有名的“特工王”;“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戴笠在上海四處奔走,不僅多方搜集情報,還與杜月笙等上海大佬合作,組建了上萬人的“忠義救國軍”。后來,這支武裝被留在敵后,不斷發(fā)展壯大。
上海等地淪陷后,戴笠在這些城鎮(zhèn)布置了大批潛伏人員,對日寇和偽軍高層不斷實施暗殺等行為,惹得日偽方面暴怒,最后還對戴笠發(fā)了通緝令。好在戴笠出于安全考慮,輕易不照相,更不拿自己的照片送人;有一次,中央社記者把戴笠與蔣介石在一起的情景拍了照,戴笠當時不好發(fā)作,事后立即派人通知中央社將其照片取消,不準洗印。
因此,軍統(tǒng)內(nèi)部許多大特務都沒有見過他的相片,那些中小特務更是只聽其名、不見其人,至于日偽方面想找照片,更是癡心妄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