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鵬怕是連做夢都得拍大腿 —— 誰能料到,自己居然會因為一只雞,攪出這么大的 “飲食界海嘯”!
這話還得從一檔美食綜藝說起。在《炙熱游戲?百廚大戰(zhàn)》里,他就隨口打了個圓場,結(jié)果不僅把全紅嬋的哥哥全進華送下了賽場,還直接捅了兩廣老鄉(xiāng)的 “美食蜂窩”。節(jié)目剛播完沒倆小時,熱搜就跟燒開的水似的咕嘟冒泡,把小岳岳直接架到了輿論的 “烤架” 上,那叫一個騎虎難下。
奧運冠軍哥哥闖廚綜,自帶流量 buff 登場
故事的開端,得從這檔號稱 “集結(jié)百路民間廚神” 的綜藝說起。原本這節(jié)目就跟菜市場的大白菜似的,沒多少人特意關(guān)注,直到節(jié)目組突然扔出個重磅消息:奧運冠軍全紅嬋的哥哥全進華,要來參賽!
你可能對 “全進華” 這三個字沒啥印象,但他妹妹全紅嬋,那可是從湛江小漁村 “跳” 上世界巔峰的天才少女,拿奧運金牌跟鬧著玩似的。有了這層光環(huán),全進華瞬間從 “普通廚師” 變身 “奧運冠軍親哥 + 鄉(xiāng)村宴席掌勺人”,自帶 “話題制造機” 屬性。
節(jié)目組一看這情況,那可不就跟撿到寶似的,趕緊把他打造成 “帶著家鄉(xiāng)菜闖全國” 的草根代表。果不其然,節(jié)目一開播,鏡頭就跟長在全進華身上似的,網(wǎng)友們也紛紛湊過來吃瓜。誰能想到,這還只是 “雞飛狗跳” 大戲的序幕,后面的劇情才叫一個反轉(zhuǎn)又刺激。
白切雞成 “導火索”,評委一句話炸了鍋
比賽當天,全進華端上桌的,是道讓廣東人看了就眼冒金光的硬菜 —— 白切雞。別瞅這菜看著簡單,在廣東人心里,那可是 “飯桌上的靈魂”,沒了它,宴席都不算完整。更牛的是,這雞不是菜市場隨便買的速成雞,是全進華自家養(yǎng)了 180 天的本地土雞,每一口都是 “時間沉淀的鮮味”。
廣東吃貨都懂,正宗白切雞講究的就是 “雞齡夠、肉質(zhì)緊實”,這樣才能做到皮脆肉嫩,連骨頭縫里都透著香。可評委席上,周曉燕評委嘗了一口,輕描淡寫地扔出三個字:“不夠嫩?!?br/>
這話一出口,全進華當場就跟被踩了尾巴的貓似的,直接 “炸毛” 了:“您說的嫩雞,怕是一兩個月就出欄的速成雞吧?在廣東,這種雞白送都沒人要!”
現(xiàn)場空氣瞬間凝固得能擰出水來。要知道,白切雞在廣東人心里,那可是從小吃到大的 “飲食信仰”,你說它不好吃,就跟否定人家的文化傳承似的。一群人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主持臺的岳云鵬,那場面,跟等著看 “救場神仙” 下凡似的。
小岳岳趕緊出來打圓場,一邊幫全進華解釋:“廣東白切雞確實看重雞齡,不是所有人都能 get 到這味兒”,一邊把矛盾往 “南北飲食差異” 上引。不得不說,這波操作確實顯情商,既沒硬捧評委,也給全進華留了臺階,本以為能 “平穩(wěn)過關(guān)”,結(jié)果網(wǎng)友們根本不買賬。
觀眾眼睛亮著呢:人家端的是家鄉(xiāng)特色菜,你用 “嫩不嫩” 來否定,這哪兒是專業(yè)評審,分明是 “外行瞎指揮”!
輿論 “火山爆發(fā)”,兩廣網(wǎng)友集體 “護雞”
節(jié)目一播出,評論區(qū)直接 “失守”。網(wǎng)友們跟約好了似的,一邊倒地支持全進華,還組團跑到節(jié)目組和周曉燕的賬號下 “理論”:“不懂就別裝懂!”“廣東白切雞是信仰,不能瞎點評!”
節(jié)目組急得趕緊開了 “精選評論”,可這火哪是說壓就能壓的?話題噌噌往熱搜上沖,尤其是兩廣的網(wǎng)友,直接在輿論場里掀起了 “地域保衛(wèi)戰(zhàn)”:
- “白切雞 180 天起步,這是廣東吃貨的基本常識!”
- “北方朋友不懂咱廣東雞,就別亂評價了行不行?”
- “出了湛江,就沒真正的白切雞!”
總結(jié)下來就一句話:白切雞是廣東的 “文化名片”,哪能憑 “嫩不嫩” 這種輕飄飄的標準來定義?
全進華高情商反擊,靠教程圈粉又帶貨
面對這波爭議,全進華沒選擇躲起來,反而玩了波 “神操作”—— 他在社交平臺上發(fā)了個超詳細的白切雞制作教程。視頻里,從選雞、殺雞,到煮雞、擺盤,每一步都親自示范,把 “正宗廣東白切雞” 的秘訣全給抖了出來。
結(jié)果呢?不僅圈了一大波粉,還順帶把家鄉(xiāng)的美食推廣到了全國。網(wǎng)友們紛紛點贊:“這波反擊太體面了!既沒吵架,又漲了知識!” 不得不說,全進華這腦子,比他養(yǎng)的土雞還靈光。
一只雞的啟示:沒那金剛鉆,別攬評委活
說到底,這事兒就是典型的 “隔行如隔山”。岳云鵬一個河南人,常年在北京說相聲,對廣東美食的了解,估計還沒他對 “五環(huán)” 的熟悉度高。節(jié)目里他說句 “肉硬”,可能就是隨口吐槽口感,可放到廣東的文化語境里,就成了 “外行人瞎點評”,這不就鬧誤會了嘛。
網(wǎng)友的質(zhì)疑也挺直接:“你一個說相聲的,憑啥評判人家傳了好幾代的美食?” 這話雖然有點沖,但理不歪 —— 錢能掙,節(jié)目能上,可要是沒足夠的專業(yè)水準,就別隨便往評委席上坐。不然既淘汰了別人,又砸了自己的招牌,這不妥妥的 “賠本買賣” 嘛。岳云鵬這次算是栽了個小跟頭,也給圈里的明星們提了個醒:跨界需謹慎,點評要專業(yè)!
全氏兄妹的 “光環(huán)魔法”:一個跳水帶火村,一個做菜帶火菜
這事兒還有個特有意思的角度 —— 全紅嬋和全進華這兄妹倆的 “影響力 Buff”。全紅嬋靠跳水把老家湛江的小漁村帶成了 “網(wǎng)紅打卡地”,現(xiàn)在全進華又靠一只白切雞,把家鄉(xiāng)的飲食文化推上了熱搜。
一個在奧運賽場為國爭光,一個在廚房灶臺推廣家鄉(xiāng)味,倆兄妹愣是憑著不同的賽道,都成了輿論焦點。不得不說,這一家人身上的故事性,才是真正的 “流量密碼”。
至于那只引發(fā)爭議的白切雞,說到底還是應了那句老話:“一萬個人心里有一萬種白切雞”—— 你覺得嫩的好,我覺得老的香,口味這事兒,本就沒標準答案。但有一點得記住:不懂就別瞎點評,尊重別人的文化,總沒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