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教師節(jié),我的思緒便不由自主地飄向那個遙遠的小山村,那里有我初為人師的記憶,有土筑的校舍,還有那位親和的校長。那溫馨的教師節(jié)場景,如同一幅幅淡雅的畫卷,鋪展在我的心頭,漫過一陣陣淡淡的鄉(xiāng)愁,讓我沉醉,也讓我懷念。
那是1986年的秋天,我到山村小學任教的第二年。那時的我,還帶著幾分青澀,幾分忐忑。記得那年暑假剛開學,校長便興致勃勃地找到我,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他說:“你準備個發(fā)言稿吧,村里的書記過兩天要來給我們慶祝教師節(jié),還要表彰一名優(yōu)秀教師,學校已經報了你。”
我一聽,連忙擺手說:“不行,不行,我剛來任教不到一年,這樣的榮譽應該給比我優(yōu)秀的教師?!毙iL笑了,笑得那么淳樸,他說:“我們都是土生土長,只有你一個是??飘厴I(yè),你是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的驕傲?!?/p>
教師節(jié)那天,表彰會如期舉行。說是表彰會,其實規(guī)模并不大,只有我們學校的五名老師加上村里的書記和主任。盡管人少,但那份莊重和喜悅卻絲毫未減。學校狹小的辦公室容不下這么多人,于是就在校園土墻邊的那棵老柳樹下,用幾張課桌布置成了會場。那棵老柳樹,仿佛也在靜靜地聆聽著我們的歡聲笑語。
書記一定是在家認真學習了文件的,他講話時把教師節(jié)的意義說得頭頭是道,把尊師重教的口號喊得響滿了院子。他的每一句話,都像是溫暖的陽光,灑在我們的心田。書記講完話,就開始發(fā)獎。獎品很特別,是一個搪瓷缸子,上面用紅漆寫了一個大大的“獎”字。我接過獎品時,書記笑著說:“聽說你是大學生,教五年級,明年的畢業(yè)班如果有一半的升學率,我就獎勵你毛巾被?!?/p>
書記的話,像是一股無形的力量,激勵著我更加努力地備課教學。那時的農村,師資力量差,每年的小學升初中,班里三十多人,僅有十多人升入鄉(xiāng)里中學讀書。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
自那以后,不知是書記的承諾還是那個搪瓷缸子獎品的激勵,我更加用心地投入到教學中。那一年的冬天,我患了感冒,嗓子咳嗽沙啞得話都說不清楚。課堂上,我天天抱著那個搪瓷缸子,猛勁喝水。那個缸子,仿佛成了我的護身符,給我?guī)砹藷o盡的溫暖和力量。后來感冒好了,我卻再也離不開那個缸子,手時不時地摸向帶有溫度的缸體。泥土筑成的教室,總擋不住寒風,但在搪瓷缸子的陪伴下,我卻感受到了無限的溫暖和滿足。
第二年,我?guī)У漠厴I(yè)班爆出了冷門,32名學生中,有21人升入了鄉(xiāng)里中學。那年教師節(jié),學校再次開表彰會,書記真的獎給我了一床毛巾被。會后書記笑呵呵地說:“明年如果再提高升學率,我就獎你一輛自行車?!?/p>
面對這樣隨和的領導,我也笑著說:“我更喜歡那個搪瓷缸子!明年我如果帶好了畢業(yè)班,您就給學校蓋間教室吧。”我本是一句戲言,卻讓書記鎖了半天眉頭。他鄭重地說:“如果明年真的再提高升學率,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蓋個新教室!”
暑假時,當村里組織人給學校蓋新教室的時候,我卻迎來了命運的新的轉折點??h中學在全縣招考新教員,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名列其中。面對這個難得的機會,我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扎。我真的不愿意離開這個小山村,離開那些淳樸的孩子們和親和的校長。但校長卻對我說:“你是個好苗子,不能埋沒了你,到了城里的大學校,你會教出更多優(yōu)秀的學生?!?/p>
就這樣,我離開了那個小山村,開始了新的教學生涯。后來我又經歷了許多個教師節(jié),除了登臺領了幾回獎狀,再沒領到過像茶缸、毛巾被之類的獎品。但那些獎品,卻永遠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成為了我最珍貴的記憶。
多少年里,那個搪瓷缸子就一直陪伴著我。每當我看到它,我就會想起當年鄉(xiāng)下的教師節(jié)和淳樸的鄉(xiāng)村。那里有我初為人師的青澀和忐忑,也有我收獲的第一份榮譽和喜悅。那個搪瓷缸子,不僅是一個獎品,更是一份責任和使命的象征。它時刻提醒著我,無論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用心教書,用愛育人。
“寧品讀”專欄投稿請發(fā)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聯系電話,一經發(fā)布,稿費從優(yōu)。
圖片來源于網絡
作者:魏益君
責編:李 博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