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國防部官宣:開建第三艘航母,核動力配置,未來將打造核艦隊!
估計印度是受到了“東方神秘力量”的刺激,在下一艘航母的建造中它們已經正式決定放棄常規(guī)航母了,重點突破核動力航母。
就在最近印度國防部對外公布了一份為期15年的國防現(xiàn)代化計劃,印度媒體將其稱之為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最雄心勃勃的軍事現(xiàn)代化計劃”,其中的重點包括投資、采購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高超音速導彈、隱身無人機以及先進的網絡和天基系統(tǒng)等武器系統(tǒng)。
當然了,與其他武器發(fā)展相比,印度這次的現(xiàn)代化計劃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內容是首次提到了未來印度海軍的水面艦艇將會以核動力為主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規(guī)劃、建造第三艘核動力航母,同時海軍還計劃在這艘航母上首次使用國產艦載機并擴大無人機的使用范圍...
在海軍武備的采購中計劃還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數字,即在未來十五年海軍將會至少采購10艘下一代驅逐艦、10艘先進兩棲登陸平臺以及大量的先進直升機。
除海軍的擴張力度明顯之外,陸軍和空軍的規(guī)劃同樣不能“小覷”,該計劃要求印度陸軍未來將引進1800多輛下一代主戰(zhàn)坦克、400輛輕型坦克以及數千套各種火炮系統(tǒng)。
空軍將重點關注隱身無人機、集群式無人機、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高功率定向能量武器的研發(fā)。采購數量包括至少500枚高超音速導彈、150架隱身無人機、87架中、高航時無人機以及350架的多用途無人機等。
印度國防部在未來15年國防現(xiàn)代化路線圖中特意指出:“隨著國家在未來幾十年里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和責任,各軍種必須配備相應的武器、裝備。因此,加強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之間的合作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另外,在這份計劃中印度還提到未來它們至少需要10個核動力推進系統(tǒng)來支持航母和潛艇未來戰(zhàn)艦,以保持本國在印度洋的強大影響力。
對于空軍、陸軍的規(guī)劃還算普普通通,沒有什么超規(guī)格的要求,但是印度海軍打算將水面艦艇打造成核動力艦隊,還要搞第三艘核動力航母,這就有點離譜了。
首先來說核動力艦隊;
所謂的核動力艦隊顧名思義就是全部艦只都要上核動力(人家也給了一個限定范圍“水面艦艇”);
這個操作縱觀全世界的海軍似乎還沒有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即使強如美國也只不過是在自己的11艘航母上使用了核動力,水下潛艇部隊倒是全核的。俄羅斯也有點核動力的軍艦,比如“基洛夫”級。
這兩個世界軍事強國也只是部分實現(xiàn)了核艦隊,印度要打造全核艦隊,不能說計劃離譜,只能說太不現(xiàn)實了。
目前印度海軍內真正配備有核動力的裝備其實只有兩艘“殲敵者”級核潛艇,第三艘“阿里達曼”號據說今年會服役。
該型核潛艇裝備的CLWR-B1壓水反應堆最大功率僅有100兆瓦,實際為83兆瓦,這種東西推一推6000多噸的核潛艇還勉強湊合,要是直接用在數萬噸的航母上,估計動力會嚴重不足。
美國的航母咱就不對比了,就拿法國的“戴高樂”號比一下吧;
這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只有4.2萬噸,但是其配備了兩臺K-15壓水反應堆,單臺功率為150兆瓦。
印度的壓水反應堆與之相差一代以上,這個差距不知道該如何追趕呢?
第二就是艦載機的問題;
印海軍艦載機的問題不太好說?如果說嚴重,那是真的特別嚴重...
因為該國現(xiàn)在就沒有一款合適的艦載機,維克拉特號上用的是俄羅斯供給的米格-29K,可印度早就看不慣這款艦載機了,今年年初的時候就與法國簽訂了24架“陣風M”的采購合同,目的就是替換大俄的這批艦載機;
可是要說到國產,“光輝”艦載版的N-LCA的確已在航母上測試成功,可人家印度海軍根本不認,他們希望性能更為強大的TEDBF能夠成為米格-29K的繼任者。
TEDBF看似是一款新型艦載機,實際上它就是“陣風M”的印度國產版本,細摳一下TEDBF的“案底”,它至少要在2032年才能服役,2038年才會量產,這個時間多少有點讓人措手不及。
總結來說,印度海軍既沒有可靠的核反應堆,也沒有穩(wěn)定的艦載機,單憑這兩個技術短板,我個人覺得它提出的所謂未來十五年現(xiàn)代化規(guī)劃純屬忽悠國內民眾的PPT,沒有一點實際意義,估計是受到了咱家閱兵的刺激才不得不拋出這么一個有點好高騖遠的計劃。
反正印度國內的民眾好騙,前不久與巴基斯坦的那一仗不也是在自家媒體的大力洗腦之下從實際戰(zhàn)敗者搖身一變成為了戰(zhàn)爭勝利者嘛?
所以印度的這種操作一點都不意外...印國防部官宣:開建第三艘航母,核動力配置,未來將打造核艦隊!
估計印度是受到了“東方神秘力量”的刺激,在下一艘航母的建造中它們已經正式決定放棄常規(guī)航母了,重點突破核動力航母。
就在最近印度國防部對外公布了一份為期15年的國防現(xiàn)代化計劃,印度媒體將其稱之為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最雄心勃勃的軍事現(xiàn)代化計劃”,其中的重點包括投資、采購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高超音速導彈、隱身無人機以及先進的網絡和天基系統(tǒng)等武器系統(tǒng)。
當然了,與其他武器發(fā)展相比,印度這次的現(xiàn)代化計劃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內容是首次提到了未來印度海軍的水面艦艇將會以核動力為主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規(guī)劃、建造第三艘核動力航母,同時海軍還計劃在這艘航母上首次使用國產艦載機并擴大無人機的使用范圍...
在海軍武備的采購中計劃還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數字,即在未來十五年海軍將會至少采購10艘下一代驅逐艦、10艘先進兩棲登陸平臺以及大量的先進直升機。
除海軍的擴張力度明顯之外,陸軍和空軍的規(guī)劃同樣不能“小覷”,該計劃要求印度陸軍未來將引進1800多輛下一代主戰(zhàn)坦克、400輛輕型坦克以及數千套各種火炮系統(tǒng)。
空軍將重點關注隱身無人機、集群式無人機、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高功率定向能量武器的研發(fā)。采購數量包括至少500枚高超音速導彈、150架隱身無人機、87架中、高航時無人機以及350架的多用途無人機等。
印度國防部在未來15年國防現(xiàn)代化路線圖中特意指出:“隨著國家在未來幾十年里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和責任,各軍種必須配備相應的武器、裝備。因此,加強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之間的合作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p>
另外,在這份計劃中印度還提到未來它們至少需要10個核動力推進系統(tǒng)來支持航母和潛艇未來戰(zhàn)艦,以保持本國在印度洋的強大影響力。
對于空軍、陸軍的規(guī)劃還算普普通通,沒有什么超規(guī)格的要求,但是印度海軍打算將水面艦艇打造成核動力艦隊,還要搞第三艘核動力航母,這就有點離譜了。
首先來說核動力艦隊;
所謂的核動力艦隊顧名思義就是全部艦只都要上核動力(人家也給了一個限定范圍“水面艦艇”);
這個操作縱觀全世界的海軍似乎還沒有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即使強如美國也只不過是在自己的11艘航母上使用了核動力,水下潛艇部隊倒是全核的。俄羅斯也有點核動力的軍艦,比如“基洛夫”級。
這兩個世界軍事強國也只是部分實現(xiàn)了核艦隊,印度要打造全核艦隊,不能說計劃離譜,只能說太不現(xiàn)實了。
目前印度海軍內真正配備有核動力的裝備其實只有兩艘“殲敵者”級核潛艇,第三艘“阿里達曼”號據說今年會服役。
該型核潛艇裝備的CLWR-B1壓水反應堆最大功率僅有100兆瓦,實際為83兆瓦,這種東西推一推6000多噸的核潛艇還勉強湊合,要是直接用在數萬噸的航母上,估計動力會嚴重不足。
美國的航母咱就不對比了,就拿法國的“戴高樂”號比一下吧;
這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只有4.2萬噸,但是其配備了兩臺K-15壓水反應堆,單臺功率為150兆瓦。
印度的壓水反應堆與之相差一代以上,這個差距不知道該如何追趕呢?
第二就是艦載機的問題;
印海軍艦載機的問題不太好說?如果說嚴重,那是真的特別嚴重...
因為該國現(xiàn)在就沒有一款合適的艦載機,維克拉特號上用的是俄羅斯供給的米格-29K,可印度早就看不慣這款艦載機了,今年年初的時候就與法國簽訂了24架“陣風M”的采購合同,目的就是替換大俄的這批艦載機;
可是要說到國產,“光輝”艦載版的N-LCA的確已在航母上測試成功,可人家印度海軍根本不認,他們希望性能更為強大的TEDBF能夠成為米格-29K的繼任者。
TEDBF看似是一款新型艦載機,實際上它就是“陣風M”的印度國產版本,細摳一下TEDBF的“案底”,它至少要在2032年才能服役,2038年才會量產,這個時間多少有點讓人措手不及。
總結來說,印度海軍既沒有可靠的核反應堆,也沒有穩(wěn)定的艦載機,單憑這兩個技術短板,我個人覺得它提出的所謂未來十五年現(xiàn)代化規(guī)劃純屬忽悠國內民眾的PPT,沒有一點實際意義,估計是受到了咱家閱兵的刺激才不得不拋出這么一個有點好高騖遠的計劃。
反正印度國內的民眾好騙,前不久與巴基斯坦的那一仗不也是在自家媒體的大力洗腦之下從實際戰(zhàn)敗者搖身一變成為了戰(zhàn)爭勝利者嘛?
所以印度的這種操作一點都不意外..印國防部官宣:開建第三艘航母,核動力配置,未來將打造核艦隊!
估計印度是受到了“東方神秘力量”的刺激,在下一艘航母的建造中它們已經正式決定放棄常規(guī)航母了,重點突破核動力航母。
就在最近印度國防部對外公布了一份為期15年的國防現(xiàn)代化計劃,印度媒體將其稱之為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最雄心勃勃的軍事現(xiàn)代化計劃”,其中的重點包括投資、采購新型核動力航空母艦、高超音速導彈、隱身無人機以及先進的網絡和天基系統(tǒng)等武器系統(tǒng)。
當然了,與其他武器發(fā)展相比,印度這次的現(xiàn)代化計劃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內容是首次提到了未來印度海軍的水面艦艇將會以核動力為主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包括規(guī)劃、建造第三艘核動力航母,同時海軍還計劃在這艘航母上首次使用國產艦載機并擴大無人機的使用范圍...
在海軍武備的采購中計劃還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數字,即在未來十五年海軍將會至少采購10艘下一代驅逐艦、10艘先進兩棲登陸平臺以及大量的先進直升機。
除海軍的擴張力度明顯之外,陸軍和空軍的規(guī)劃同樣不能“小覷”,該計劃要求印度陸軍未來將引進1800多輛下一代主戰(zhàn)坦克、400輛輕型坦克以及數千套各種火炮系統(tǒng)。
空軍將重點關注隱身無人機、集群式無人機、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以及高功率定向能量武器的研發(fā)。采購數量包括至少500枚高超音速導彈、150架隱身無人機、87架中、高航時無人機以及350架的多用途無人機等。
印度國防部在未來15年國防現(xiàn)代化路線圖中特意指出:“隨著國家在未來幾十年里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和責任,各軍種必須配備相應的武器、裝備。因此,加強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之間的合作是未來發(fā)展的方向?!?/p>
另外,在這份計劃中印度還提到未來它們至少需要10個核動力推進系統(tǒng)來支持航母和潛艇未來戰(zhàn)艦,以保持本國在印度洋的強大影響力。
對于空軍、陸軍的規(guī)劃還算普普通通,沒有什么超規(guī)格的要求,但是印度海軍打算將水面艦艇打造成核動力艦隊,還要搞第三艘核動力航母,這就有點離譜了。
首先來說核動力艦隊;
所謂的核動力艦隊顧名思義就是全部艦只都要上核動力(人家也給了一個限定范圍“水面艦艇”);
這個操作縱觀全世界的海軍似乎還沒有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即使強如美國也只不過是在自己的11艘航母上使用了核動力,水下潛艇部隊倒是全核的。俄羅斯也有點核動力的軍艦,比如“基洛夫”級。
這兩個世界軍事強國也只是部分實現(xiàn)了核艦隊,印度要打造全核艦隊,不能說計劃離譜,只能說太不現(xiàn)實了。
目前印度海軍內真正配備有核動力的裝備其實只有兩艘“殲敵者”級核潛艇,第三艘“阿里達曼”號據說今年會服役。
該型核潛艇裝備的CLWR-B1壓水反應堆最大功率僅有100兆瓦,實際為83兆瓦,這種東西推一推6000多噸的核潛艇還勉強湊合,要是直接用在數萬噸的航母上,估計動力會嚴重不足。
美國的航母咱就不對比了,就拿法國的“戴高樂”號比一下吧;
這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只有4.2萬噸,但是其配備了兩臺K-15壓水反應堆,單臺功率為150兆瓦。
印度的壓水反應堆與之相差一代以上,這個差距不知道該如何追趕呢?
第二就是艦載機的問題;
印海軍艦載機的問題不太好說?如果說嚴重,那是真的特別嚴重...
因為該國現(xiàn)在就沒有一款合適的艦載機,維克拉特號上用的是俄羅斯供給的米格-29K,可印度早就看不慣這款艦載機了,今年年初的時候就與法國簽訂了24架“陣風M”的采購合同,目的就是替換大俄的這批艦載機;
可是要說到國產,“光輝”艦載版的N-LCA的確已在航母上測試成功,可人家印度海軍根本不認,他們希望性能更為強大的TEDBF能夠成為米格-29K的繼任者。
TEDBF看似是一款新型艦載機,實際上它就是“陣風M”的印度國產版本,細摳一下TEDBF的“案底”,它至少要在2032年才能服役,2038年才會量產,這個時間多少有點讓人措手不及。
總結來說,印度海軍既沒有可靠的核反應堆,也沒有穩(wěn)定的艦載機,單憑這兩個技術短板,我個人覺得它提出的所謂未來十五年現(xiàn)代化規(guī)劃純屬忽悠國內民眾的PPT,沒有一點實際意義,估計是受到了咱家閱兵的刺激才不得不拋出這么一個有點好高騖遠的計劃。
反正印度國內的民眾好騙,前不久與巴基斯坦的那一仗不也是在自家媒體的大力洗腦之下從實際戰(zhàn)敗者搖身一變成為了戰(zhàn)爭勝利者嘛?
所以印度的這種操作一點都不意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