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女士的女兒上三年級,班主任在群里接連提問:有家長愿意當家委嗎?結果群里一陣尷尬的沉默。
“現(xiàn)在家長都不愿意當家委了嗎?還是我們班的情況特殊?”開學倒計時,關于要不要加入家委會的討論,又在家長圈里熱鬧了起來。
這個問題,估計不少家長都自問過,尤其新一年級、新初一的家長,道聽途說了很多案例,心中搖擺——加入家委會,希望能掌握孩子在學校的動態(tài),與老師打好關系,孩子也能得到更多關注;可真加入,又擔心事情太多,自己時間不夠、能力不足,遭來其他家長的不滿。
家委會到底是香餑餑,還是吃力不討好的苦力活?
開學一周,對于新一年級家長來說,好不容易孩子稍稍適應了學校生活,又面臨一個新的令人糾結的問題:要不要加入家委?
近日,一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發(fā)帖問“要不要加入家委”,引發(fā)了許多網(wǎng)友的討論。
大部分網(wǎng)友覺得,當家委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比較適合工作自由或全職在家,并且溝通能力、執(zhí)行力、社交力強的家長?!癷人”家長可以直接勸退,上班族也吃不消。
有家長細數(shù)家委需要負責的工作,比如收集資料、錢,和老師、學校做好溝通,“會來事有人脈有空的”最適合。
也有8年家委網(wǎng)友聊起經(jīng)驗,表示有時出錢出力,也要被個別家長在班級群直接懟。不過盡管如此,這位網(wǎng)友也不后悔,因為上班時間相對自由,自己也有心為班級出力。
要不要加入家委?可能是每個新手爸媽在孩子上學后必須要面臨的問題。社交平臺上,對此的討論也絡繹不絕。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出臺過《關于建立中小學幼兒園家長委員會的指導意見》,明確表示“建立家長委員會,對于發(fā)揮家長作用,促進家校合作,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建設現(xiàn)代學校制度,具有重要意義?!辈⒐膭睢坝袟l件的公辦和民辦中小學和幼兒園都應建立家長委員會。”
家長委員會應在學校的指導下參與學校管理、教育工作,溝通學校與家庭。
很多網(wǎng)友也承認,加入家委會有好處,能更好地家校溝通,或者參與“膳食監(jiān)督”等學校事務,更令人放心的同時也能配合學校引導孩子,也能與家長們交流育兒經(jīng)驗。
又比如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委工作讓人避之不及,甚至變得“吃力不討好”?分析了兩個原因。
一是部分家長和學校沒有正確對待家委工作,家長想以此作為親近老師或為孩子贏得特權的途徑,而有些老師則把家委變成了躲避責任的“擋箭牌”。
不少家長認為作為家委多幫老師分擔工作,會讓老師對孩子另眼相待。
有網(wǎng)友評論,要當家委與否,看你想做家委是為什么,如果是想老師照顧,讓孩子成績拔尖,那就沒必要。
而另一邊,家委也變得越來越“卷”。不僅是競選時競爭激烈,在家校溝通、完成班級工作時也多了很多“明爭暗斗”,例如集體活動購置物資要和別的班級卷。
進南京擇校家長群
了解更多擇校升學信息
在協(xié)調(diào)各方意見時也容易陷入“拉幫結派”的困境,讓許多想為班級做事的家長叫苦不迭。
有網(wǎng)友說,如果真的想做好家委工作,就要回歸家委最原本的職能,簡簡單單才最好。
家委工作好不好干,不同班級差別大
小到為班級購買衛(wèi)生紙、礦泉水,大到策劃富有教育意義的班級活動,家委就像一個班級的大家長,事務瑣碎繁雜,不僅要手腳麻利,腦子清爽,還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有些家長看來,家委會的工作大多“吃力不討好”,遇上難搞的家長,還要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
陳先生在女兒幼兒園時就遇到過“事兒多”的家長,對家委會做出的決定,有家長總是不滿意,挑刺很多。好在男同志心態(tài)好,不會往心里去,“要讓每一個家長滿意是很難的,絕大多數(shù)家長都是通情達理的,自己用心干,溝通到位,都好解決?!?/p>
而涉及到班費的問題,會更微妙。
有家長說,孩子初中開學才交了500元班費,結果不到一個月就花完了,會有家長質(zhì)疑費用的去向;還有家長說,因為購買校服的尺寸問題,家委們就沒少受氣,既要安慰家長,又要與廠家溝通,費時費力。
當然,也有“神仙家委”,干得讓家長們心服口服。
家長朱女士夸贊自己遇到的家委,幼兒園開學時交了100元班費,三年下來還有結余,臨近畢業(yè),家委們又把余下的班費購買成了各種小禮物,讓小朋友們抽盲盒。
“三年錢花得不多,但體驗感、儀式感拉滿,活動布置、物品采購,賬目清清楚楚。”朱女士參與過一次幼兒園的活動,組織小朋友們一起唱歌,30多個小家伙滿場放飛自我,把她累得不行,“平時幼兒園里一些集體活動,基本都是熱心的家委媽媽們參加,要給每位小朋友拍照,要一張張發(fā)到群里,說實話他們付出很多?!?/p>
讓朱女士感動的是,畢業(yè)典禮當天,家委們還很用心地給老師們送上了一則自制小視頻,把老師感動哭了,“素材是每位家長提供的,家委們剪輯幾個小時,才有了最終的成片?!?/p>
總的說來,家委就是有事情要沖在第一線,而能不能得到正向肯定,也是因人而異。
“家委不僅代表一個班,而是整個年級各個家委會的比較?!庇欣蠋熣f,同樣是家委,有的家長能力強,不僅和校領導、老師搞好關系,聊成長、學習,給班級其他家長傳授很多寶貴經(jīng)驗,而有的家長幾乎干成了“透明人”,“我們班有表現(xiàn)好的家委,后來爭取到了年級、校級家委,而能力弱的也有中途退出的。”
不同班級,家委工作量也有差別,這與班主任風格息息相關。有初中老師說,相對來說,家委會主任會忙碌一些,除了組織班級活動,偶爾還會參加一些學校的會議,“大部分班級活動沒有那么頻繁,尤其到了初中,工作量沒那么大?!?/p>
為什么要加入家委會?估計不少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希望孩子能被老師更多關注,一句話總結——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倒不是求老師多照顧,而是跟老師接觸多了,互相更了解,孩子跟老師更熟悉,自然而然更愿意多交流?!庇谐踔欣蠋熃ㄗh,在有時間、有興趣的前提下,家長可以考慮加入,至少孩子有問題時,老師私下肯定會多和家長交流。
很多家長關注的另一個點,是加入家委,孩子是不是會變得更優(yōu)秀?
一位從業(yè)近20年的資深班主任透露,自己帶過很多屆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家長是家委會的,孩子成績普遍不錯,最后好多都考上了很好的學校。“但不要從結果倒推,認為加入家委,會對孩子的學習有幫助,其實是老師在挑選時,那些紀律性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我們不建議他們的家長加入家委會。連自己家的孩子都管得焦頭爛額,可能也不會有精力為班級做事?!?/p>
當然,老師也不會只按照孩子的成績來挑選家委?!坝行┖⒆映煽兒芎?,但家長很忙,肯定不能選。老師會優(yōu)先選擇人比較熱心,時間相對比較自由,孩子也還不錯的家長來當家委,一般一次家訪就能看出來。”這類家長,往往管孩子也很有一套,孩子自然不會太差。
也有老師說,第一次家委會時,就會主動告知家長,孩子不一定是班里成績最好的。“這個要讓家長有心理準備,我會多關注孩子,有事情會主動和家長說,但無法保證孩子成績。希望家長們帶著服務和付出的理念,來參加家委的事務?!?/p>
老師們普遍反映,在挑選家委時,雙職工家庭一般不會優(yōu)先考慮,“家長們自己工作都已經(jīng)夠忙了,還是要互相體諒。”
對于參加家委?你有什么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qū)溝通討論
來源:潮新聞自蕭內(nèi)網(wǎng)蕭山論壇、網(wǎng)友評論、南京擇校、錢江晚報等
關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