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非洲的加納,很多人可能會先想到,“黑人抬棺”的魔性旋律。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被稱作“黃金海岸”的國家,地下埋著約20億盎司黃金、1億克拉鉆石,還有數(shù)億桶石油,資源豐富得讓世界羨慕。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坐在金礦上”的國家,全國超過28%的人,每天賺不到10塊錢,連一口干凈的水都喝不上。
更讓人意外的是,改變這一切的,不是那些手握資本的西方國家,而是中國派去的一支工程隊。
他們在加納的土地上,打了1000多口水井,這些看似普通的水井,最后竟成了50萬加納人的“救命藥”,徹底改寫了當?shù)厝松娴睦Ь场?/p>
加納位于非洲西部,緊挨著幾內(nèi)亞灣和大西洋,562公里的海岸線旁,2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3300多萬人,其中99%都是黑人。
這里的氣候很特別,北邊是草原氣候,南邊是熱帶雨林氣候,南部每年能下2000多毫米的雨,可雨水要么被曬蒸發(fā),要么滲不進地下,根本留不住。
按說有這么多資源,加納人本該過得富足,可現(xiàn)實卻打了個大大的折扣。
早在1471年,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的殖民者,就陸續(xù)闖了進來,把這里的黃金、鉆石一車車運走,還把當?shù)厝水敵珊谂溬u。
就算1957年加納獨立了,日子也沒好起來。
獨立后的加納,經(jīng)濟命脈還攥在外來資本手里,礦產(chǎn)開采全靠跨國公司,本土既沒建立起工業(yè)體系,也沒培養(yǎng)出技術(shù)人才。
黃金在當?shù)爻闪藢こQb飾,婦女們戴著金戒指、金耳環(huán),卻連溫飽都成問題。
28%的人,掙扎在國際貧困線以下,日均收入只有1.25美元。
更糟的是,西方發(fā)達國家,還把加納當成了“垃圾場”,大量洋垃圾漂洋過海,堆在首都郊區(qū),污染了土地和水源。
加納人喝不上干凈水,只能去村里的水塘打水。
那些水塘里混著動物糞便、泥土和植物碎屑,下雨后更是渾濁不堪,可他們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喝。
長期喝這樣的水,加納人的健康根本沒保障。
瘧疾、蛔蟲病、霍亂成了常見病,人均壽命一直上不去,農(nóng)村人的壽命更低。
每天清晨,村里的婦女和孩子都要提著水桶,走很遠的路去水塘打水,不僅累,還可能被蚊蟲叮咬、被毒蛇咬傷,取水成了一件既辛苦又危險的事。
不是加納人不想挖井,而是他們根本沒能力。
這里的地下水位太深了,有的地方要挖到60米以下才能見水,比中國南方挖幾米、北方挖十幾米難多了。
而且加納沒有勘察水脈的技術(shù),連挖深井的設(shè)備都沒有,挖井的事只能一直拖著。
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開始幫非洲國家建民生基礎(chǔ)設(shè)施。
2015年11月,江西中煤建設(shè)集團的工程隊,帶著設(shè)備來到加納。
他們的任務,是在6個省的832個村莊,打1000口水井。
可剛到加納,工程隊就遇上了難題。
加納的村莊又偏又散,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車輪一壓就卷起漫天黃沙。
村里沒有酒店,連像樣的飯店都沒有,工程隊只能自己帶干糧,有時候只能睡在車里。
而且當?shù)氐刭|(zhì)特別復雜,地層和中國完全不一樣,巖石又硬又厚,找水脈更是難上加難。
炎熱的天氣也給施工添了麻煩,隊員們在高溫下干活,一會兒就汗流浹背,體力消耗得特別快。
更要命的是蚊蟲,一到晚上就成群結(jié)隊地咬,不僅癢得難受,還可能傳播疾病。
可就算這樣,隊員們也沒放棄,他們知道,這些水井對加納人來說有多重要。
為了找到水脈,工程隊擴大勘察范圍,一遍遍地測試。
為了應對硬巖石,他們改進了鉆頭設(shè)計。
為了提高效率,他們調(diào)整鉆探的速度和壓力,還根據(jù)每片區(qū)域的地質(zhì)情況,專門制定施工方案。
慢慢的,施工速度提了上來,從一開始五天打一口井,變成了一天就能打一口,成功率還達到了80%。
到2018年的時候,工程隊不僅完成了原定任務,還超額了。
他們在1092個村莊,打了1000口水井。到2019年,水井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1000口,覆蓋了10個省。
當?shù)谝豢诰虺銮宄旱乃畷r,圍觀的加納人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圍著水井載歌載舞,那場景讓工程隊的隊員們特別感動。
這些水井就像“救命藥”,徹底改變了加納人的生活。
50多萬人喝上了干凈的水,霍亂、腹瀉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
孩子們不用一大早去水塘打水,可以安心去上學。大人們也省下了取水的時間,能去干活賺錢。
中國幫加納打井,不只是解決了飲水問題,還帶來了更多機會。
中國企業(yè)在加納的金礦開發(fā)中,不僅用先進技術(shù)提高了開采效率,還注重保護環(huán)境,搞植被恢復和土壤修復。
而且中國從不提附加條件,不像西方國家,援助時總帶著政治要求,還想著摧毀非洲的發(fā)展能力。
因為中國的幫助,加納人特別感激,他們把中國隊員當成“救星”。
后來,加納還把部分鋁礦的開采權(quán),交給了中國,形成了互利共贏的局面。
這種合作不是單方面的施舍,而是平等的幫助,既幫加納解決了民生難題,也為中加兩國的友好關(guān)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現(xiàn)在再看加納,那些曾經(jīng)因為缺水而困苦的村莊,因為一口口水井煥發(fā)了生機。
孩子們喝著干凈的水長大,健康有了保障;大人們靠著勞動改善生活,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中國在加納打的這1000多口水井,不僅是基礎(chǔ)設(shè)施,更是連接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橋,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民生優(yōu)先的最好體現(xi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